子夜读书心筆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个人资料
不忘中囯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西藏行 之: 康巴地区

(2009-12-14 08:32:26) 下一个


康巴地区俗称康区,包括四川、云南、青海的大部分藏区和西藏昌都地区的东侧。人们这们描述康巴区:“这是彩虹升起的地方,这是天籁齐鸣的地方。这里群峰竞秀,百川争流;这里碧草如锦,万木冲天;这里旌旗猎猎,桑烟袅袅;这里歌声朗朗,舞步翩翩。造物主借这块土地展示着它的艺术才华。”

昌都历来被康巴人视为康巴的中心,昌都地处西藏东部三河一江地区。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是5460米,最低海拔是3100米。

康巴汉子们盘头结辫,挂银带金,脸黑亮得如同墨玉,无头饰者头戴威武的毡帽,各式腰刀或横跨或斜插,两眼看人,目光直且深邃,拒人千里之外。个头大多在一米八左右,走在街道上,象山峰一样移过来,稳重且严峻;说话大声,手势较少,目不旁视,不苟言笑,一副男子阳刚之气,咄咄逼人。

而女人则身体健壮,身材婀娜,长长的辫子上一串红珊瑚早早映入眼帘,她们穿金戴银,风吹银饰和着略带野性的爽朗笑声,很远就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和目光……康巴人——男人过来是一座冷峻的山峰,女人过来是一座金银的宝库。


“哦,我心中的康巴汉子哟/额上写满祖先的故事/云彩托起幻想,托起幻想/胸膛是野性和爱的草原/任随女人和朋友自由飞翔/血管里响着马蹄的声音/眼里是圣洁的太阳/当青稞酒在心里歌唱的时候/世界就在手上,就在手上……”

这是一首近年来一直传唱的《康巴汉子》,这首歌是康巴人美朗多吉作词作曲的,以青藏高原特有的粗犷和纯净,展现了奔驰在马背上的康巴汉子们的群体魅力和英雄畅想,他们充满深厚历史感的古铜色面庞和雄伟身影,不仅占据了少女们的青春和渴望,也雕塑般地升起在当代中国男人的心上……

其实,康巴汉子的声名远播不只在今日,他们历来广受关注并名扬四方. 很久以前,西北游牧民族沿中国西部游牧走廊南下,在吐蕃民族的文化熏陶下,他们已成为藏民族的一员。但由于横断山的千沟万壑和艰苦环境的磨练,他们不仅拥有了自己的康区方言,还更多地保留了西北羌人那奔腾的血液——作为藏B型藏族的故乡,他们拥有武士般的骠悍和山一般伟岸的身躯。同时,同是横断山的千沟万壑和独特区位使他们没有成为茹毛饮血的原始人类,而能以开放的心态游走四方。

近代土司制度的家族管理,使他们没有象“文明人”那样变得中规中举——对藏政府而言,他们多是些不服管教、不讲文雅的“野人”,但在他们中,却产生了大量能和英军对阵的勇士和刺杀吐蕃赞普的侠客,更有能横扫高原的起义斗士,因此被人赞誉为以勇武著名的“哥萨克人”;他们不仅有外在的强悍,也有精明的头脑,有时他们像噶玛拔希开创活佛转世那样充满创意,而从近代邦达昌的赫赫威名到当今八廓街的经商群落,有人又称他们是“西藏的犹太人”;在朝圣路上,他们时而象吉普赛人那样的自由不羁,时而又象圣徒一样的执着和虔诚……他们是人们对藏族感到迷惑的原因之一,同时又成为西藏的活力和创造之源,屡屡吸引世界的目光。


类乌齐寺的查杰玛大殿



北去的活佛




索县


 昌都强巴林寺是康区最大的黄教寺院



强巴林寺



川藏交界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