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书心筆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个人资料
不忘中囯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财经观察 2179 --- A股大跌给贝南克敲响警钟

(2009-08-13 04:34:27) 下一个

A股大跌给贝南克敲响警钟

刘罡

未来几个月将是决定贝南克能否在美联储主席的岗位上再干四年的关键期。贝南克执掌美联储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与经济低迷作斗争,人们普遍认为,金融危机后美国乃至世界经济之所以能够避免经历一次大萧条,贝南克功不可没。为了避免另一次大萧条,贝南克带领美联储实施了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也由此造成市场的流动性泛滥,埋下了通货膨胀隐患。现在,让美国经济从美联储铺下的这一烂摊子中全身而退,将日益成为贝南克今后工作的重点。如果未来几个月他在这项工作上出现重大闪失,导致美国经济成为鲁迅小说《祝福》里的贺老六──本来痨病已经好了,一碗凉饭却让病势出现逆转──很难说他明年1月后还能继续坐镇美联储。

虽然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美联储在周三结束的政策会议上决定加息的可能性很低,但他们对美联储在会后发表的政策声明却极为关注,因为声明的字里行间很可能传达出美联储对通货膨胀形势的判断,投资者将根据这一判断来预测美联储何时开始收紧货币政策。鉴于美国7月份的就业形势出现了明显改善,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公司第二季度的业绩普遍好于市场预期,美联储如果能在政策声明中透露出希望尽早结束超宽松货币政策的意向,将可能被市场认为是给美国经济复苏投了一张份量很重的信任票,美国股市很可能会更上一层楼。

但与前任格林斯潘相比,贝南克在判断全球通胀形势时多面临了一个重大不确定因素,那就是中国市场。鉴于中国经济现在已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中国需求正日益成为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因此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将成为贝南克判断全球通胀形势时必须考虑的一点。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7月份的铁矿石、原油和煤炭进口量均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摆在贝南克面前的问题是,如果中国当前逐渐加快的经济增长已经步入可自我持续的良性轨道,那么中国的大宗商品进口未来一段时间很可能会延续当前这种显著增长局面,他面对的全球通货膨胀前景也将比较严峻;但如果中国当前的经济较快增长仍主要依靠大量银行贷款的推动,那么随着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由6月份的1.53万亿元骤降至3,559亿元,未来几个月中国的经济增长则可能会有所放缓,大宗商品进口也将步入一个低谷,这意味着全球未来的通货膨胀形势可能不会太严峻。

中国的股市投资者看来倾向于后一种看法。A股市场周三收盘大跌,新增贷款大幅下滑以及人们对银行贷款会进一步收紧的担忧打击了曾一度过分乐观的投资者人气。当初美国决策者力劝中国全力刺激经济增长时,他们可能没想到,中国的经济刺激政策还会给贝南克判断通胀形势增加这一重“幸福的烦恼”。中国股市周三的大跌至少警告贝南克,抗击全球经济衰退的“正面战场”可能尚未取得决定性胜利,别把美国失业率下降和生产率提高看得太重。

(本文作者刘罡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编辑兼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个人观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