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书心筆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个人资料
不忘中囯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财经观察 2176 --- 产能过剩能阻止通胀发生吗?

(2009-08-13 04:32:05) 下一个

产能过剩能阻止通胀发生吗?
苑德军

在经济社会和公众对渐行渐近的通胀深感担忧的时下,有一种观点颇为流行,即认为我国目前存在的产能过剩对物价有向下拉动的作用,因而其能够阻止通胀。

不过,产能过剩并不能成为通胀的阻遏因素。美国、日本和一些欧元区国家都存在产能过剩,但通胀并没有远离这些国家,而是与其经济发展如影随形。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刚刚结束的上一轮通胀,也是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形成的。

强调产能过剩不能阻遏通胀,并非否定产能过剩拉动物价向下的作用。在上一轮通胀中,PPI持续走高但CPI却没有相应上涨,PPI向CPI的传导过程受阻,就是产能过剩的原因所致,即下游行业的产品由于严重供过于求,即使上游行业的产品价格上涨,下游行业的产品也无法通过提价来消化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但是,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影响物价变动的各因素之间的力量发生了变化,国际输入因素在物价变动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并左右了物价变动的方向和变动程度,进而引领物价向上形成了通胀。这就是上一轮产能过剩背景下通胀的形成机理。

产能过剩只是从需求角度影响物价,而除了需求拉上型通胀这种由需求因素导致的通胀外,还有其他类型的通胀形成机制。从影响物价变动的因素看,需求扩张在现实的通胀生成机制中已不占据主要地位,而国际输入型通胀和成本推进型通胀则成为主要的通胀生成机制。

美元贬值引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上一轮通胀的主因。而眼下逐步增强的通胀预期,仍主要来源于美元贬值预期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压力。此外,随着美、日等主要经济体经济逐步摆脱衰退进入复苏,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将显著回升从而拉动其价格向上。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扬,必将使我国目前的通胀预期转变为现实的通胀。

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融合度越来越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已经成为我国通胀经常性的、重要的策源地,而这种通胀生成机制与国内产能过剩毫无关联。国内产能过剩的程度再高,都不会影响输入型通胀机制的生成,也不会削弱这种机制对国内通胀的影响程度。

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是引发通胀的又一持续性、长期性因素。我国劳动者工资收入增长长期落后于GDP的增长,成为消费增长放缓的重要原因。提高企业人力成本,使劳动者工资收入随着经济增长和物价上升明显提高,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节能投入和环保投入增加,资源和能源价格改革推进使资源品和资源价格上升,也会拉动企业成本上升。而由于处于过剩状态的产品并非引起企业成本上升的产品,因而产能过剩对成本推进型通胀亦无抑制作用。

客观分析和评价产能过剩对物价总体水平的影响,还必须分析CPI的结构。在CPI中所占权重最大的是农产品价格,产能过剩的产品的价格对CPI的影响相对较小。尽管我国农业持续5年增产,今年夏粮又获得丰收,但我国的粮食供求仍处于“紧平衡”状态,粮价上涨的压力始终存在。从国际农产品市场看,全球粮食储备处于30年来的最低水平。如果再考虑美元贬值的因素,未来国际农产品价格仍会上升,从而将拉动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由于农产品和产能过剩的产品在CPI中所处地位不同,所以,产能过剩产品的价格下行,并不能改变物价变动的方向和趋势。

必须看到,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现实因素和潜在因素、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等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判断物价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难度相应增加。传统金融教科书中建立在封闭经济条件下货币与商品对应关系基础上的需求理论,已经难以科学、全面地解释今天开放的中国受纷繁复杂因素影响而导致的物价变动现象。

认为产能过剩可以显著消减通胀压力,延缓通胀实现的进程,实在是太过天真的想法,不仅有悖于物价变动的实际,而且容易使人们低估现实的通胀压力并模糊政策决策者的调控视线,使其有可能做出不合时宜的政策决策。

(作者系中国银河证券公司高级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文中所述仅代表他个人观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