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论隐志骗金刚

(2006-08-04 08:56:40) 下一个



超级厚黑评三国:论隐志骗金刚

 

 

作者:郭知熠

 

 

话说刘备被吕布所逼,不得已投靠曹操。曹操破吕布后,刘备随曹操回朝。汉献帝封刘备为左将军、宜城亭侯,并认了叔侄之亲,世人从此就称刘备为刘皇叔。

 

刘备赋闲在家,但唯恐曹操谋害,遂在家种起菜来。“关、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二人乃不复言。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諕得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引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看来曹操对刘备是有防金刚的。刘备的一举一动,曹操都能够知道。但刘备为什么要在家种菜打发时光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刘备在这里所使用的“伎俩”:

 

刘备本有冲天之志,他却在家种菜。使得关羽和张飞二人也大惑不解。其实,刘备在这里正是运用了他的骗金刚。刘备种菜是假,而想借此来迷惑曹操是真。郭知熠先生把这个骗金刚称为“隐志骗金刚”。

 

隐志骗金刚:一个人在与对手的较量过程中,为了能够达到迷惑对方的目的,他可以设法让对手觉得他毫无野心,从而放松对他的警惕性。而他却在等待时机,进行反扑。

 

我们在讨论少帝之死与后主之生时曾提到过袁世凯。其实,袁世凯正是应用了隐志骗金刚。不过,刘备在这里是借种菜来隐志,而袁世凯却是在借钓鱼来隐志。这二者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妙。有趣的是,还有一位三国里的重要人物也应用了隐志骗金刚。可是,他却是借装老装病来隐志。这个人是谁呢?也许读者已经猜到了。这个人就是司马懿。

 

司马懿在与曹爽的较量中,把自己装得又病又老,从而骗住了曹爽。“曹爽一向专权,不知仲达虚实,适魏主除李胜为荆州刺史,即令李胜往辞仲达,就探消息。胜径到太傅府中,早有门吏报入。司马懿谓二子曰:‘此乃曹爽使来探吾病之虚实也。’乃去冠散发,上床拥被而坐,又令二婢扶策,方请李胜入府。胜至床前拜曰:‘一向不见太傅,谁想如此病重。今天子命某为荆州刺吏,特来拜辞。’懿佯答曰:‘并州近朔方,好为之备。’胜曰:‘除荆州刺史,非并州也。’懿笑曰:‘你方从并州来?’胜曰:‘汉上荆州耳。’懿大笑曰:‘你从荆州来也!’胜曰:‘太傅如何病得这等了?’左右曰:‘太傅耳聋。’胜曰:‘乞纸笔一用。’左右取纸笔与胜。胜写毕,呈上,懿看之,笑曰:‘吾病的耳聋了。此去保重。’言讫,以手指口。侍婢进汤,懿将口就之,汤流满襟,乃作哽噎之声曰:‘吾今衰老病笃,死在旦夕矣。二子不肖,望君教之。君若见大将军,千万看觑二子!’言讫,倒在床上,声嘶气喘。”(引自《三国演义》第一百六回)

 

司马懿装得可太神了。不知读者诸君读完此段后有何评论?曹爽做梦也不会想到,这个“又病又老”的司马懿还会夺取他手中的权力,使得他满门被抄斩。我们今后还要再评论司马懿。

 

超级厚黑教主说,隐志骗金刚是你在处于劣势时所用之法宝。刘备借种菜隐志,袁世凯借钓鱼隐志,司马懿装老装病来隐志。不管用什么方法,你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的对手以为你胸无大志,从而对你不加防范。至于具体用什么方法来隐志,却取决于你当时所处的景况和条件。

 

为什么隐志骗金刚会屡屡得逞呢?刘备和司马懿用它能够得逞也许还可以理解,为什么袁世凯使用它也能够得逞呢?

 

郭知熠以为,这个隐志骗金刚能够屡屡得逞的主要原因大概有三个:一个是隐志骗金刚本身的欺骗性;一个是我们人性的仁慈方面;还有一个是没有人对于历史作应该有的总结。我们来一一讨论这三个原因。

 

隐志骗金刚能够屡屡得逞的第一个原因是它本身的欺骗性。当一个人运用隐志骗金刚时,他向对手表明他自己无法与对手相争,或者,他向对手表明他已经完全没有了这个方面的兴趣。司马懿所表明的是他已无法与任何人争权夺利了,而刘备与袁世凯向对手所表明的是他们已经没有这个方面的兴趣了。而通常人很容易被这个假象所迷惑住。为什么一般人会被这个假象所迷惑住呢?这是因为使用隐志骗金刚的人一般处于劣势。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他又装出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或者象司马懿一样,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真见鬼!教主一写到“司马懿可怜兮兮的模样”,眼前就浮现出司马懿“汤流满襟”的样子来),而那个胜利者还会对他加以防备吗?当然不会!

 

隐志骗金刚能够得逞的第二个原因是人性仁慈的一面。当一个人得意的时候,他往往会忘记争权之残酷性,不去斩草除根。当一个人得意的时候,他也往往容易放弃他的防金刚。一个人不能随便滥用他的“仁慈”,该仁慈的时候可以仁慈,不该仁慈的时候就不能仁慈。很多人走向死路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在不该仁慈的时候滥用仁慈。当然,如何知道什么时候应该仁慈,什么时候不应该仁慈本身是一个不易解决的课题。教主把这个问题留给读者思考。

 

也许有人会说,不要仁慈,不要手软。那么,一个人应该如何做呢?一个人在夺权的时候应该运用他的黑金刚。该杀就杀,该防就防。在这个问题上不能犯下错误。也许曹操怕杀掉刘备会堵住贤路,但曹操却可以将刘备永远监视住,不让他带兵出征;至于司马懿,教主觉得曹爽应该永远不忘记他的防金刚,永远不放松对司马懿的警惕性。他甚至应该杀掉司马懿,因为一个人要为别人找一个罪名实在是太容易了。所以,所谓没有过错根本不是借口;对于袁世凯,当时的摄政王也应该杀掉他,他不应该被袁世凯“钓鱼”的诡计所迷惑住。

 

隐志骗金刚能够得逞的第三个原因是我们对历史研究得不够。很多人在研究历史,但是,恕教主直言,他们的水平实在是有限。这些人研究来研究去,他们得出了什么结论呢?他们提出了什么东西值得后人来借鉴吗?!教主非常清楚他说出这些话会得罪很多人,包括那些早已作古的历史专家们,可是,教主还是忍不住说了。是真是假,是褒是贬,是郭知熠狂妄还是实情,留给后世判断吧。

 

如果有人在郭知熠之先,在研究历史的时候,提出这个“隐志骗金刚”,那么,袁世凯的诡计岂能得逞?!须知,袁世凯的“诡计”和刘备以及司马懿的诡计是完全一样的啊!这么多个世纪算是白过了!

 

 

请读者诸君深思!

 

 

 

 

写于200683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