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可能很多, 让人能刻骨铭心记住的不多, 或许是俺的记忆很差8!


当然我们判断也很受文化和时空限制, 很多作品要未来检验, but很多旷世作品基本上, 应该是连让街头普通人流泪的, 让监狱犯也能感动,在第一时刻打动灵魂的,个体灵魂, 民族灵魂的!  比如王洛宾的一些民歌, 梁祝, 亨的尔的弥赛亚, 贝多芬的英雄 命运, 莫扎特的双簧管协奏曲,巴赫的作品, 充满人道关怀。 

梁祝的另一个成功我觉得是其悲剧, 在中国的舞台上不喜欢演悲剧,很少悲剧,  民众的悲情无处投放认可,同情只是家庭, 朋友的职责, 而不是社会的责任,
 
音乐戏剧不是用来饭后消遣的, 是让整个社会的感情疏通,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喜欢读文学书, 而音乐戏剧可以关怀到每一个人, 甚至文盲, 让他们的悲喜被聆听,被同情, 被认可, 民族的感情就这么细腻化,人之间的不理解就这么疏通吧,

既然不让唱红歌, 那总的有点什么其他的让社会共鸣, 现在的情况 年轻人在流行音乐寻找理解, 老人们公园音乐怀旧, 中年人很忙, 一个社会应该有点什么共同的东西让不同的人有些共鸣和理解吧, 现在 能让不同年龄坐到一起可能就是吃饭的时候   

既然音乐是无国界的, 那也是无年龄界的, 戏剧, 艺术也是这样

OMG, 说了这么多, 好像跑题了, 谢谢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