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1年,在意大利的拉文那(Ravenna),有一个流放者得疟疾死去。此人名叫阿利基埃里·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刚刚写完一部一万四千余行的长诗,叫《神曲》(Commedia)。长诗以极其广阔的画面,通过对幻游中遇到的各种虚构或现实人物的描写,反映出意大利从中世纪向近代转折期的社会变化。《神曲》第一次明确地展现出新时代思想——人文主义(Humanism)的曙光。但丁和弗朗西斯克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a),乔万尼·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文坛三杰的思想启迪,揭开了文艺复兴(Renaissance)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的序幕。
但丁雕塑像,意大利佛罗伦萨
但丁长诗《神曲》插图之一
人文主义歌颂世俗,蔑视天堂,标榜理性,鄙夷神启,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人”的感情是文学艺术表现的主体,“人” 的利益是科学技术的服务对象,“人”的个性发展是教育启迪开发的主要目标。“人”要从神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人文主义提倡“人”有个性自由,与中世纪的宗教神本主义分道扬镳。人文主义的精髓,是一个大写的“人” ……
在人文主义的大旗召唤下,文艺复兴运动始发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Florence),后来扩展至欧洲各国。文艺复兴影响深远,遍及文学、哲学、艺术、政治、科学、宗教,为十七世纪兴起的启蒙运动树立了榜样。文艺复兴是“黑暗时代”的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舆论先驱;是使欧洲摆脱腐朽封建宗教束缚,向全世界扩张的一曲嘹亮的前奏。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发展以意大利为中心。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代表以画坛三杰的作品最为突出,画坛三杰是:达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 1452-1519)、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 1475-1564)和拉斐尔(Raffaello Sanzio 1483-1520)。在他们艺术中,冷冰冰的‘神’,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人’……
拿著名油画题材“最后的晚餐”的画作,对比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和中世纪画家的区别。“最后的晚餐”的油画,主要是描绘当年耶稣在晚餐桌上告诉使徒们,他们中间的一个将会出卖他们,众使徒愕然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时刻。
意大利画家奈利奥(Ugolino di Nerio)于1324年画的《最后的晚餐》
奈利奥的画中,中规中矩地坐着耶稣和十二使徒,除了告密者犹大,每个使徒头上都顶着光环。除了圣约翰倚在主耶稣臂上,其他众使徒基本上正襟危坐。奈利奥画的是神……
达芬奇于1498年画的《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的画中,一石激起千层浪。除主耶稣本人表情恬静悠然外,十二使徒表情各异。有愤怒,有震惊,有疑惑,有剖白。画中对人物的神态、手势、眼神和行为的刻划,无不精细入微,惟妙惟肖。个个是有血有肉的人……
在重大的文化革新时期,音乐的改革通常比其他艺术的改革来得晚些。文艺复兴时期也不例外。一般认为: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改革大约比文学或绘画晚近两百年。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改革中,以‘人’为音乐服务的中心,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在人文主义弥漫的氛围中,作曲家们跳出了宗教音乐的圈子,开始写作结构简练、曲调欢快的世俗音乐,用来表达“凡人”的情感。
二.器乐音乐逐渐摆脱了声乐附庸的地位,形成各种类型的独立曲目,由“凡人”演出,为“凡人”喜爱。
当时的乐器改革,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发生的。人们需要新的乐器,用以表达日常的喜怒哀乐。由于新科技的发展,制作乐器的工具也有了改善。有抱负的乐器制作家纷纷展示才华,追逐梦想。想要造出新的乐器,能够唱出像人声一样优美歌声。唱出春天的明媚阳光;夏天的万紫千红;秋天的累累硕果;和冬天的皑皑银装。
意大利成为当年乐器改革的主要战场,有各方面的原因。历史学家认为:13世纪后,意大利北部的热那亚、威尼斯、佛罗伦萨、米兰等地,由于海上贸易和工商业的蓬勃发展,成为欧洲最富庶的地区。这些地方资产阶级日益强大,建立了城邦共和国,取得了自治权。新的思想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所以能够产生文艺复兴这样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
西门同意历史学家的认定,但是西门认为历史学家忽视了一个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意大利人是天才的艺术家。他们的艺术才能,是与生俱来,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别人是学不像的。文艺复兴这个伟大的文化运动产生在意大利,是天命所归……
在今天时尚奢侈品市场中,和法国名牌杀得难舍难分的,是意大利的Armani, Gucci 和 Prada;在今天高端跑车市场中,把德国,英国,日本,美国打得黯然失色的,是意大利的Ferrari和Lamborghini;在今天世界食品市场中,和各国美食对决,让食客垂涎三尺的,是人人喜爱的Pizza。连帮派世界也不例外,上世纪二十年代,芝加哥的意大利裔大佬"Al" Capone(1899-1947),把帮派搞成艺术。在社会上他要当明星,进了监狱,明星都想当(演)他。。。又有我乡亲美女,明目皓齿,才华出众。一干哥们,追前跟后,摩拳擦掌。在未定之际,忽一意大利帅哥飘然而至,举止高贵,谈吐优雅,浑身散发出艺术家的气息。乡亲美女怦然心动,倏忽之间,意大利帅哥如愿以偿,抱得美人归。一干哥们,目瞪口呆,瞠乎其后,纷纷徒唤奈何,垂头丧气。意大利帅哥的超凡杀伤力略见一斑。
玩笑少开,言归正传。
早在公元九世纪,在拜占庭帝国(Byzantine Empire)就出现了一种安装三到五根弦的梨状弓弦乐器,叫拜占庭里拉(Byzantine Lyra)。拜占庭里拉被认为是提琴的最早祖先。
该图中拜占庭里拉只有两根弦,应是雕刻家的简略。
到了中世纪,出现了一种叫维埃琴(Vielle),据信是从拜占庭里拉和阿拉伯弓弦乐器Rebab发展出来的。维埃琴在十三至十五世纪间为行吟诗人和杂耍艺人使用。
巴里·豪尔(Barry Hall)演奏现代仿制五弦维埃琴,充满乡村舞蹈音乐情趣
文艺复兴时期的弦乐器制作家改革研制的两种最有影响的弓弦乐器是:膝上类提琴(Viola de Gamba),和臂上里拉(Lira da Braccio)。而臂上里拉注定要成为现代提琴家族(Violin)的祖先。
现在称为古提琴(Viol 或 Viola de Gamba)的膝上类提琴,其实和现代提琴没有什么关系。古提琴在十五世纪由意大利威尼斯制作家发明制造,是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最盛行的弓弦乐器。古提琴是从维埃琴和西班牙的拨弦乐器Vihuela发展而来,其结构和现代提琴非常不同。如古提琴的琴身呈梨形,而现代提琴呈8字形;古提琴的背面是平的,而现代提琴背面有弧度;古提琴指板上装有像吉他一样的音品,而现代提琴没有;古提琴琴肩下溜,而现代提琴是耸肩;古提琴琴面板中间开有c孔,而现代提琴开有f孔;古提琴装有六根弦,而现代提琴只有四根;定弦也不同。演奏时持弓方式完全不同。
1618年出版的古提琴家族图(含高音,中音,低音,和贝斯古提琴)
阿根廷的爱多尔都·安东尼罗(Eduardo Antonello),是多种古乐器的演奏专家。请看他制作的一人古提琴乐队的视频。演奏的是十六世纪意大利作曲家帕莱斯特利那(Palestrina)的音乐。
古提琴和羽管键琴(Harpsicord)的组合,也是当年常见的一种组合。古提琴优雅柔和的音色,受到羽管键琴多声部伴奏的衬托,相映成趣。请看古提琴家约施.奇坦(Josh Cheatham)和羽管键琴家斯基普.萨姆普(Skip Sempe)演奏的法国巴洛克作曲家马林.马莱斯(Marin Marais)的Sarabande Grave。演奏的贵族气氛很浓,意境隽永。
一六二五年古提琴乐队演奏图,看乐队的规模。
随着建筑业水平的提高,房子越造越大。贵族们喜爱的古提琴由于音量偏小,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终于败给了声音洪亮的较世俗化的里拉类乐器。
朗佛兰可(G. M. Lanfranco)在1533年第一次提到了臂上里拉(Lira da Braccio)。里拉在北意大利的城邦共和国曼图阿、威尼斯、佛罗伦萨、法拉拉等地非常盛行。人文主义诗人通常用里拉伴奏吟唱诗文。里拉曾经有过极其辉煌的鼎盛时代。在这个时期,几位最富盛名的大画家,包括达芬奇在内,都是演奏里拉的行家里手。
图为乔凡尼·达利亚(Giovanni Daria)1525年间在威尼斯制造的臂上里拉,陈列于牛津阿施莫林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
伊戈尔·波米卡罗(Igor Pomykalo)在2002年吟唱演奏十五世纪意大利作曲家波西南西斯(Franciscus Bossinensis)的音乐。重现当年人文主义吟唱诗人载歌载奏的洒脱风采。
随着牧歌(Madrigal)和器乐合奏(Instrumental Consort)的兴起,以及更加灵活洪亮的现代提琴乐器的问世,臂上里拉终于完成它的历史使命,退出宫廷的演出,转向舞台伴奏和合奏,而后逐步为人们遗忘……
在十六世纪的意大利出现的现代提琴(Violin),当时的名称为臂上类提琴(Violas da Braccio),用以区别于传统的膝上类提琴(Viola de Gamba)。现代提琴被公认为是拜占庭里拉和臂上里拉的后裔。
值得一提的是:膝上类提琴(Viola de Gamba)中有一种六根弦的爱情古提琴(viola d'amore),外形类似于普通高音古提琴,但琴体稍薄,指板上没有音品。背板是平的。琴头雕刻出一个蒙着眼睛的人头像,表示人们坠入爱河时的盲目。音孔的形状像燃着火焰的剑。演奏时像小提琴一样放在腮下。声音很好听,充满爱情的甜蜜。
爱情古提琴图片
荷马·乔尔基(Homas Georgi)演奏爱情古提琴
此外还有一种叫肩上提琴(Viola da Spalla)的巴洛克大提琴,是臂上类提琴的一种,可由小提琴家或中提琴家演奏。尽管不是现代提琴的先驱,但由于这种乐器很有特点,所以西门在这里也介绍一下。
俄罗斯演奏家谢尔盖·马洛夫(Sergey Malov)演奏肩上提琴
最后请大家欣赏一段由旧金山音乐学院巴洛克合奏团演奏的约翰·瓦德(John Ward)的第五幻想曲以结束本文。
以上介绍的乐器不管和现代提琴有没有直接关系,在历史传承上总归是现代提琴家族的先驱(肩上提琴除外)。很多乐器音色甜美,表现力也很强。只是因为某些方面有所不足,才让位于现代提琴。但它们的存在,在欧洲乐器史上,都曾留下过浓重的一笔。
近年来,更有不少演出团体重新发掘出这些古乐器进行演奏,录音,或制作视频,让这些古乐器再次焕发青春。西门听了这些音乐,照样感受到内心的感动和激荡。西门感谢和赞许这些音乐家的努力,为他们的成果喝彩。
听了这些古乐器演奏家充满感情的演奏,西门想看诸位比较喜欢哪一件乐器。并请大家谈谈对这些古乐器复出江湖的看法……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参看《提琴制作家系列之一》参考书目表。
写于2013年八月,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