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askovsky作品欣赏】Sonata for Cello and Piano No 2 Op.81 in A minor

来源: 肖萧 2013-06-03 05:43:5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764 bytes)

【Miaskovsky作品欣赏】
Sonata for Cello and Piano No 2 Op.81 in A minor
One of the best sonatas for cello and piano


乐乐妈摄影

Alexander Rudin - Cello
Victor Gin*****urg - Piano


尼古拉•雅科夫列维奇•米亚斯科夫斯基(1881年4月20日-1950年8月8日),俄罗斯-苏联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最为人所认识的是一生创作了27首交响曲,占其87首已编号的作品中的差不多三分之一产量。因此后人亦称他为“苏联交响曲之父”。

米亚斯科夫斯基出生于华沙附近的一个要塞,其父是一名军事工程师。青年时代移居至圣彼得堡。早年因家庭并不支持其修读音乐,因此被派往接受军事训练,1896年,米亚斯科夫斯基欣赏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启发他立志成为作曲家。1902年从军校毕业后,一方面在莫斯科军营中担任工程师,同时间利用私人时间跟作曲家格里埃尔学习。1906年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格纳祖诺夫和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学习作曲,同时亦结识了普罗科菲耶夫,二人成为终身好友。

在音乐学院中,米亚斯科夫斯基的作品深受柴可夫斯基的影响。这从他的毕业作品《c小调第一交响曲》中可见一斑;另一位则是史加尔亚宾。他的《d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和极具狂暴而阴郁的《a小调第三交响曲》都能找到史加尔亚宾式的写作技巧。

1911年毕业后,开始从事音乐评论的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派往奥地利前线,在海军中担任防御工作。这段时期,他创作了《e小调第四交响曲》和《D大调第五交响曲》-两首风格截然不同的作品。在这段期间,他的父亲、姑姐和妹夫均先后过世,令他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十月革命期间,他参加红军。1921年成为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并加入作曲家联盟,并定居于莫斯科。

米亚斯科夫斯基在创作上始终与苏联官方保持一致,但仍然未能避免在1948年受到批判。米亚斯科夫斯基曾多次获得斯大林奖和列宁奖。

米亚斯科夫斯基是著名的多产作曲家。在十月革命前的作品大多色彩灰暗、和声阴晦,类似斯克里亚宾风格。十月革命后的作品较为乐观,常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大部分作品采用传统曲式,结构严谨,气魄恢弘,技术娴熟,在苏联音乐史上起开先河之作用。

──── wiki ────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