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的感觉是她的暴风雨表演不流畅,疙疙瘩瘩的。

本帖于 2013-03-25 20:05:44 时间, 由普通用户 尘埃2.0 编辑

比如,:20, :24处停顿的不自然,特别是:36处好像是手指绊了一下。这让我联想到那谁谁学钢琴时的情形。

其实生活是公平的。既然她不幸遭遇了这场疾病,她的表演技能必定下降。表演艺术家听不到自己演奏的声音,她不可能知道自己弹的是什么。整整二十多年处于低谷,就已经说明单单从表演的角度她无法与其他人抗衡。而在这二十多年中其他人在进步,新的表演家在出现。因为一家日本电视台介绍她就突然一越而恢复了?如果是,这已经不是电视台了,而是神!另外以80高龄,她已经没有足够的力气弹琴了。每个学钢琴到足够水平的人都知道,每个音符的优美和准确演奏都是体力换来的。我记得看过一个介绍,某某男钢琴家在晚年表演时自知力气不够,所以就把音符拉长来掩盖。至于唱片的销售比较说明不了什么,因为它们比较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其他人的唱片销售是从单纯表演的质量来比较的。比如Gould,阿劳,Kempff,朗朗,等等。而她的则是以她的故事为铺垫来说明她的精神,进而买一张唱片听听。在文中你谈到你自己的动机不也是她的精神吗。DECCA签约也不说明什么。DECCA是什么?是生意,是卖唱片的。DECCA为什么早没和她签约试问:如果没有她的故事,你还会想去听她的音乐会,买她的唱片吗?可能会,但你的判断会是以音乐质量为准。你就会把其他的大师拉进来进行比较,你的结论可能就是不一样的。而这里,因为有她的故事,其他大师没有,所以其他大师都从你的视野消失了。

我同意她的精神是感人,也被感动。但是,精神是精神,表演质量是表演质量。前几天这里不是还有人谈到维也纳爱乐乐团的纳粹背景吗?

我闪!

所有跟帖: 

看来DECCA赚的就是我这种人的钱,坚决打倒DECCA!嘿嘿。。。 :) -Rainier- 给 Rainier 发送悄悄话 Rainier 的博客首页 (639 bytes) () 03/24/2013 postreply 21:47:07

矮油,犀利过头了辣。。 -华灜- 给 华灜 发送悄悄话 华灜 的博客首页 (647 bytes) () 03/25/2013 postreply 04:40:5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