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pin Nocturne Op.9 no. 1, 2 and 3

本文内容已被 [ utopia99 ] 在 2012-02-05 21:16:20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注:文字来自网络,作者月之创造者,呵呵,不过写得很好,就JY了》

这三首夜曲,作于1830-1832年,出版于1833年,是肖邦最早出版的夜曲,献给玛丽·普莱耶尔夫人。


 降b小调夜曲 Op.9 No.1
这首夜曲所表达出的意境与之前所有的钢琴作品的意境都不一样,把人带入了一种全新的感受。这是属于肖邦所设想的独特梦境,他的每一个音符都是在点缀、描绘一个梦境。
如果你进入了这首乐曲的境界,可能你会感觉自己飘在了一个梦幻世界里,不停的游荡,不停的游荡,而围绕在你身边的,是你从未看见过的景象,也许你看见过,那也只会是在你的梦里。 

中段是一种追寻。第19小节从降b小调转到了降D大调再从降D大调游离到D大调,我们一定要注意色彩的变化,这里整个意境的光线在发生变化。转到降D大调时我们感觉得到色彩光线比之前变得稍微明亮,但只能看见微弱的光。逐渐的,渐强和调式游离使光线渐渐明朗,我们也随之飘到了那个地方,在这里我们一定要感受到和弹出追寻那束光的感觉。

全曲的最高点是整个意境最明亮点,之后又渐渐地回到了原有的梦境。而在中间,我们是在不断的飘荡在幻境中.乐曲又会到了先前的意境,但已与先前的不一样了。

降E大调夜曲 Op.9 No.2

可以说这首夜曲是音乐爱好者里面是最熟悉不过的了,真挚优美的旋律只要听过一次就不会忘记。肖邦自己也非常喜欢演奏这首夜曲,并且每次演奏的都不一样。在现流传的学生乐谱中,这首夜曲的变奏都不相同,表现了肖邦出众的即兴演奏能力。我们可以注意到,这首夜曲的主题重复三次,而每次重复肖邦把乐句添加了自身独具特色的装饰经过句,使全曲如一朵鲜花一样,我们先看到花骨朵,然后看到花看了一半,最后整朵花开完,一次比一次更美丽。

有批评家认为肖邦这首夜曲完全是模仿菲尔德夜曲的织体,连旋律都是模仿的。但时间已经证明了一切,肖邦的夜曲流芳百世,而菲尔德的夜曲在现在却基本无人问津。

肖邦是真正的旋律大师与和声大师,他能让最朴实的旋律花枝招展,也能让和声自己歌唱起来。肖邦的每一首乐曲旋律和和声织体都结合的天衣无缝,让我们觉得就只能这样配才是最好的了。像小提琴大师海飞茨改编的夜曲,我们始终觉得不尽如人意,没有钢琴演奏出的效果好。肖邦的音乐只能用钢琴来演奏,而且只能用他所写得调来演奏,肖邦的乐曲是不能转调来演奏的,这样色彩和情感都会发生变化。肖邦对调式色彩极度敏感,每个调在他眼里都代表了不同情感,不同画面色彩。从他的成熟作品开始,肖邦的创作就表现出了空前的完美性,每一首作品就好像花岗石雕塑出来的石像,破坏每一个织体,少一个音符,都会给肖邦作品带来瑕疵。在我看来,没有几个音乐家做到了肖邦这点。


B大调夜曲 Op.9 No.3 

这首夜曲也是在梦境里面,但与第一首不同,这首的甜蜜梦幻的,是在追寻一个梦。乐曲开始的半音进行让人感觉思绪在飘絮,就好像是看见美好的恋人的身影,但只是在眼前忽隐忽现,飘忽不定。而自己却努力的想把“她”抓住。

第41小节流离到升F大调,感觉自己与幸福渐渐触手可及,情绪开始出现起伏。
之后重复主题,肖邦做了乐句装饰处理,使人感觉和一起的感觉有所不同。
突然乐曲转为了激烈、如暴风雨般的b小调,仿佛开始穿过被一片乌云所笼罩的意境。
逐渐的,烟消云散,又回到了之前情景中。

经过了一番追寻后,乐曲最后表现自己终于获得了自己想要的,情绪激动。

伴随着幸福感,自己渐渐地消失在美妙的梦境中。


所有跟帖: 

wow, 这篇厉害,把音乐描述的这么形象具体。谢谢Utopia! -none- 给 none 发送悄悄话 non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4/2012 postreply 16:04:25

不谢, -utopia99- 给 utopia99 发送悄悄话 utopia99 的博客首页 (109 bytes) () 02/05/2012 postreply 03:30:39

很用心 -yy888- 给 yy888 发送悄悄话 yy88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4/2012 postreply 18:55:0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