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又一重量级歌手吴涤清-狂欢。顺便胡说80年代的软

今天我们重新回忆,初期的流行歌曲似乎是整体格调都比较软,也就是一些朋友所说的奶油小生或者女人气,这里暂且就称为婉约吧。这首歌听上去,音色和周峰差不多。就是曲末的笑声有些浪而不漫。那么这一时期的歌手为什么缺乏的后来的摇滚歌手的豪放呢?我想我们不可能从我们的民族音乐和最初期的李谷一,朱明瑛,苏小明,王洁实谢丽斯等等直接跑步进入舶来的摇滚主义。这种流行音乐的进化中一定要有个融会吸收的过程。那么在这些人之前,国内的歌手基本是蒋大为,李双江,关牧村,以及前述的李谷一等人来演唱一些创作歌曲。当然也有由民歌民谣改编而来的一些经典歌曲。第一批过渡性人物大约要数成方圆,沈小岑等人,而在这些人之后就是周峰,吴涤清,张行,郁钧剑等人和比这些人稍晚一些的程琳,朱晓琳等人基本都可归为婉约派。早于这些人的刘文正时代也是此类抒情曲为主。当时所谓的沙哑音色基本就是破锣嗓子,无法令人接受。即便是崔健的一声我曾经问个不休的时期,不接受这种唱法的也大有人在。可以说当时受传统认识所限创作阵营和欣赏阵营都没有摇滚的要求。即便当时的演艺界男演员比如唐国强和比他早得多的王心刚,赵丹等人基本也属于奶油类。那么这种奶油无疑在当时实属正统,而那些后期摇滚的信口开河在当时应当属于不入流。那么在当时或者比那更早以前我们是不是就没有呐喊式呢?也不是,应该说是有的。它不存在于这类流行音乐,而是存在于一些民歌当中例如陕北民歌。那么当时非要赶鸭子上架是不是就可以鬼哭狼嚎出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以及流行歌曲的信天游呢?似乎也不能。因为这两首看似本民族的呐喊同样有融入外来的音乐要素,比如摇滚式呐喊和电声乐队参入属土洋结合产物。从我们的流行歌曲来看是缘于港台的流行音乐,而港台的流行音乐前身是一些校园歌曲,而这些校园歌曲受日本六七十年代的流行音乐的影响较大。而日本六七十年代的流行歌曲基本以清新质朴为主流。我们比较熟悉的谷村新司那一代歌手也是以字正腔圆的抒情为主流,而不是歇斯底里般的呐喊。那么我们当时还是个农业国,即便今天工业化的也很有限,这也是我们没喊出来的原因。婉约派的流行歌曲如同早期的爵士乐,从录制效果,配器上各乐器间的配合生硬以及乐器本身的落后,比如某些乐器由于没有实现电声化被淹没在整个乐队当中等等问题正是我们需要去理解的去辩证的看这些问题。由于年代差异造成无法比较的情况下,有一种比较方法就是将其置身于各自所属时代里同其他人比较。如同评价历史人物一样,不考虑他所处的时代是得不出正确结论的。又如贝利的足球时代无疑与今天相比是落后的,把当时的他放入今天的西甲意甲我相信他不会有太多建树。但不能因此否定他。至于几个版本之间的比较再此不再啰嗦。顺便说几句港台歌手的标准话发音问题。港台很多巨星在演唱国语版歌曲时,发音不标准是个很普遍的现象。那么这些人的不标准是不是可以忽视呢?事实上不是可以不可以的问题,是我们早就在忽视它。这个宽容哪里来的?主要来至于地域差异和分断时间。就像我们虽然觉得当时成方圆的英文歌曲有些恶心,但是我们感到厌烦的不是她的英文发音问题,因为总归不是她的母语,而是她不能适可而止。比如新拍泰坦尼克上演后就预感到别人不敢说,成方圆一定要唱。果然不出几天她真唱上了。作为大陆歌手,你不是在演小品或者唱地方戏,民歌等等,就应该做到发音正确吐字清晰。这是作为专业歌手最起码的条件。我们一直也是用双重标准来衡量港台和大陆歌手的咬文嚼字。港台的歌手的国语歌曲的非标准发音是个美中不足,这不能成为大陆歌手做不到标准发音的借口,更不能以此为大陆歌手的非标准发音进行合理化。看看港台的潮流就知道,相对于这种非标准发音,现在是标准发音的歌手越来越多,渐成主流。而由于回归,香港的小学教科书里早已加入汉语拼音的教授内容,现在也有很多人普通的香港人在学习普通话。香港歌手的非标准音国语歌曲的消亡只是个时间问题。那些美中不足的专辑实际上应是非标准发音国语专辑。一个英国歌手对文法及发音处理后唱出肯德鸡味,在本国能获得什么程度的认可?仅仅是其他英语圈国家的存在英国人就应该对本国歌手的发音不准听而不闻?


所有跟帖: 

当然个别可归呐喊式歌曲还是有的比如红极一时的成吉思汗 -自然流露- 给 自然流露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7/2004 postreply 11:37:02

哈哈,这位兄台 -I服了U!- 给 I服了U! 发送悄悄话 (295 bytes) () 09/17/2004 postreply 12:07:12

这位仁兄知道你也是老资格了即便意见不同仍是共同语言哈哈 -自然流露- 给 自然流露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7/2004 postreply 12:11:03

忘记提个意见 -I服了U!- 给 I服了U! 发送悄悄话 (155 bytes) () 09/17/2004 postreply 12:12:14

您有所不知,发上去的一直是没分段,包括段初的空格,写的 -自然流露- 给 自然流露 发送悄悄话 (101 bytes) () 09/17/2004 postreply 12:24:08

捧个场: 吴涤青版本的<阿里巴巴> -俺是新来的- 给 俺是新来的 发送悄悄话 (243 bytes) () 09/17/2004 postreply 12:50:18

哈,我也找到这个 -I也服了U!- 给 I也服了U! 发送悄悄话 (76 bytes) () 09/17/2004 postreply 12:56:17

这个怎么只有头两句,不知道是不是试听的?:) -俺是新来的- 给 俺是新来的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7/2004 postreply 13:01:45

不会吧。比较慢, -要下载了才好听的- 给 要下载了才好听的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7/2004 postreply 13:05:53

这次可以了,刚才不知道为啥下来的只有400k.:) -俺是新来的- 给 俺是新来的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7/2004 postreply 13:14:32

听着很快就是个别处理有些起鸡皮疙瘩,这几声哦哦哦,哈哈 -自然流露- 给 自然流露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7/2004 postreply 13:13:05

谢谢楼上二位老兄让我重温回忆。 -I服了U!- 给 I服了U! 发送悄悄话 (100 bytes) () 09/17/2004 postreply 13:22:4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