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01 一维的结构稳定性问题:是一个一维的闭圆。定义这个闭圆每一点的切向量有两个方向,设为正向和负向。于是,一个上的向量场

来源: 2011-11-18 13:16:43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http://www.liuxiaochuan.org/2011/10/structuralstability.htm

动力系统基本概念:结构稳定性

我目前在学习动力系统的基础知识。为了学习动力系统的基本知识,应当先有一门常微分方程课的基础,了解微分流形的基本概念,以及点集拓扑学基本概念。如果要从大学程度的常微分方程的课程开始学起的话,我推荐MIT的Arthur Mattuck教授主讲的公开课:”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微分方程的中文教材,我使用丁同仁和李承志的“常微分方程教程”。微分动力系统的教材,中文的我主要参考“微分动力系统原理”,作者是张筑生。英文的书,是我重点阅读的部分,包括下面几本书,V.I.Arnold的书”Geometrical Methods in the Theory of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Jacob Palis和Welington de Melo的书“Dynamical Systems”,Welington de Melo 和 Sebastian van Strien的书”One-Dimensional Dynamics”,以及Michael Shub的书”Global Stability of Dynamical Systems”.这些将是我短期内投入学习的最重要内容,有相同学习计划的朋友可以与我联系。

结构稳定性是我一开始就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我用这个帖子写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希望作为初学,不会犯严重的错误。 

拓扑等价:如果存在流形M上的两个向量场X_1X_2和从MM的同胚h,满足hX_1上的每一个轨道都保方向的映到X_2上的一个轨道,则我们称这两个系统拓扑等价。

结构稳定性:流形M以及其上的一个向量场X组成的系统(M,X)被称作结构稳定的,是指当存在X的一个在C^1空间中的邻域,使得邻域中每一个向量场都与X拓扑等价。

一维的结构稳定性问题M是一个一维的闭圆。定义这个闭圆每一点的切向量有两个方向,设为正向和负向。于是,一个M上的向量场X可以表示为M上的周期函数f。当f取值为正时,X的方向是正向;当f取值为负时,X的方向是负向;而f取值为0的点,就对应X的奇点。在函数f取值为0的点上,如果f'取值不为0,则我们称该点是非退化的奇点。于是我们有一维结构稳定性的充要条件如下(参见[1]):

定理1:上述M上的一个向量场X是结构稳定的,当且仅当该向量场所有奇点都是非退化的。

证明.首先,假设向量场X的所有奇点都是非退化的。那么,这样的奇点一定只有有限个(只要使用连续函数的性质即可看出)。由于在这些奇点上,向量场的二次导数非正即负,所以在奇点的两侧,向量场的方向不同。因此,我们看出,对于任何一个这样的奇点,它不是稳定点就是不稳定点。比如,当在某个奇点x_0点,f'(x_0)>0时,我们有向量场在两侧都是指向远离x_0的方向。因此,我们说fx_0点是不稳定的。这样的向量场经过微小的扰动之后,显然拥有相同的奇点数量以及稳定性质,所以一定与原场X拓扑等价。

另一个方向,如果存在一个退化的奇点x_0,我们有f(x_0)=f'(x_0)=0,f在该点至少有两阶零点。因此取x_1x_2足够接近x_0,构造g(x)=\frac{f(x)}{(x-x_0)^2}(x-x_1)(x-x_2),使其在f的任意一个C^1邻域当中。对应于g的新的向量场在x_1x_2两处各有一个非退化的奇点。这样,奇点总数的增加造成轨道等价被破坏。因此,有退化奇点的向量场一定不是结构稳定的。方面,设所有的奇点都是非退化的,由于这样的奇点都是孤立的,所以它们一共至多有限。f在这些奇点处,视f'的正负,分别是稳定和不稳定的。

观察上面定理证明的第二部分,我们还可以继续得到,

定理2:在整个闭圆上的全体向量场组成的集合,配备以C^1拓扑。则全体结构稳定的向量场在这个集合中形成开的稠密集。

我们先证明一个一维情况下的sard定理。

sard定理:(一维)在[0,1]区间的一个光滑函数f(x),所有f'(x)=0的点组成的集合的像集合是零测集。

证明 将[0,1]区间平均分成N等分。标记上所有包含有f'=0的点的那些部分。由于f光滑,我们可以设定f''在整个[0,1]区间中不超过M.于是,在上面选定的那些部分上,f'不会超过\frac{M}{N}.这样,f的像不会超出长为\frac{M}{N^2}.于是,我们显然可以在[0,1]区间选取测度不大于\frac{M}{N}的开集包含所有f'(x)=0的点。由于N时一开始任意选取的大整数,我们的结论成立。

定理2的证明:我们的系统由向量场X表示,如果X_0表示所有的方向是模都是1的向量场,则我们可以用X=f X_0来表示向量场X.上述系统受到了一点点扰动后的新系统的向量场可以用f(x)-\epsilon表示。sard定理保证了,我们可以选取任意小的\epsilon使得不会有x_0使f'(x_0)=0并且f(x_0)=\epsilon.这样,在新系统中,零点是非退化的。用这个方法对所有的奇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选取恰当的足够小的\varepsilon,使得新系统在所有的奇点处都是非退化的,于是定理2的结论得到了证明。

关于结构稳定性,概念比较多,需要仔细区分。比如,与拓扑等价很类似的还有下面这个定义。

拓扑共轭:两个向量场XY拓扑共轭是指,存在一个拓扑等价h:X\to Y(由拓扑等价的定义,这是一个同胚),使得,hX_t(p)=Y_th(p)对所有的p\in M以及t\in \Bbb R成立.

如果f:X\to Xg:Y\to Y是两个同胚(或者要求更高,C^r微分同胚).它们被称作拓扑共轭,如果存在空间X到空间Y的同胚h,使得h\circ f=g\circ h

结构稳定性(注意,这是另一组对象的结构稳定性):Diff^r(M)是指所有M到其自身的C^r微分同胚组成的集合,配备以C^r拓扑。f\in Diff^r(M)被称为结构稳定的,如果存在fC^r中的某个邻域\mathfrak{U},使得对任意的g\in \mathfrak{U},都有gf是拓扑共轭的。

为了区分和理解众多概念,有很多的例子可供阅读。一个比较有趣的例子是存在两个系统,他们互相拓扑等价,可是一个是结构稳定的,另一个却不是。这个现象的本质其实就是上述定理中提到的有退化奇点的状况发生。

这个例子涉及到下面两个系统,都是在R^3中单位球面S^2上的向量场.它们都来自[2].为了描述这两个系统,我们先标注p_N=(0,0,1)p_S=(0,0,-1)为球面的北极点和南极点。

系统1.向量场X_1定义在S^2上:X_1(x,y.z)=(-xz,-yz,x^2+y^2).这个系统是结构稳定的。注意,通过计算,我们可以知道在两极点处DX_1作为一个极点处的切空间到自身的线性变换是满秩的。

系统2.系统2是一个很造作的系统,它的构造的人为色彩比较重。

首先定义一个过渡的,在\Bbb R^2上的向量场\tilde{X}。先定义函数f:\Bbb R\to \Bbb R是一个C^\infty的函数。它还同时满足几个条件:当t\neq 0时,f(t)>0t>1时,f(t)=1/t;f(0)=df/dt(0)=\cdots=d^rf/d^rt(0)=\cdots=0.注意,这样的函数一般都由基本函数g(x)=e^{-\frac{1}{x^2}}, when x\neq 0,g(0)=0变化而来。因为g(x)在零点既满足任意次导数为零,同时它又不是解析函数。

向量场\tilde{X}定义为

\tilde{X}: (\cos x,\sin x)\to (rf(r)\cos x,rf(r)\sin x).

\pi:S^2-\{p_\Bbb N\}\to \Bbb R^2球极平面投影。我们定义S^2上的向量场X(p),当p\neq p_N的时候,X(p)=d\pi^{-1}_{\pi(p)}\tilde{X}(\pi(p))X(p_N)=0.我们看到,XX_1是拓扑等价的,单位映射就可以作为相应的同胚h.

我们最后需要证明的是,X是不满足结构稳定性的。为此,我们将要构造一个与XC^r拓扑下足够接近的向量场Y.在Y中,因为拥有闭轨而不与X拓扑等价。

类似的,我们先来定义\Bbb R^2上的向量场,

\tilde{Y}(r\cos x,r\sin x)=(rl(r)\cos x+rg(r)\sin x,-rg(r)\cos x+rl(r)\sin x),

其中的两个实值函数l(x)g(x)的定义如下:

l(0)=l(a)=0;l(t)=1/t, \text{ if } t\geq 1;l(t)<0, \text{ if } 0<t<a;l(t)>0, \text{ if } t>a

g(0)=g(t)=0,\text{ if } t\geq c;g(t)>0,\text{ if } 0<t<c;g'(a)=0,g(a)=b

S_a表示以原点为圆心,半径为a的圆周。它显然是$latex\tilde{Y}$的一个闭轨。因为在这个圆周上,\tilde{Y}一直与它相切。在半径为1的圆周意外,则有\tilde{Y}=\tilde{X}.利用同样的球极平面投影,我们定义出S^2的向量场Y.于是,我们通过控制a的大小可以让YXC^r拓扑的意义下足够接近。但是,他们显然不是拓扑等价的。

[1] V.I.Arnold, Geometrical Methods in the Theory of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2] J.Palis and W. de Melo, Geometric Theory of Dynamical Systems

Categories: math.DS, Mat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