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e.sysu.edu.cn/course/course/10/build/lessen3-7.htm
第三章 晶格振动与格波
§3.7 声子的热导率(非简谐效应)
我们在(3.4)式中展开相互作用能时仅保留了δ2项,而忽略了δ的三次方以上的高次项,即作简谐近似。在这样的近似下,晶格的原子振动可以描述成为一系列线性独立的谐振子。由于振动是线性独立的,相应的振子之间不发生作用,因而不能交换能量,这样,在晶体中某种声子一旦被激发出来,它的数目就一直保持不变,它既不能把能量传递给其它频率的声子,也不能使自己处于热平衡分布。
实际晶体中δ三次项及高次项的存在,晶格振动就不是严格的线性独立谐振子。当原子位移小时,δ三次项及高次项与δ2项相比为一小量,则可把这些高次项看成微扰项。这样,这些谐振子就不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间要发生作用,即声子与声子间交换能量。如果开始时只存在某种频率的声子,由于声子间的作用,这种频率的声子转换成另一种频率的声子,即一种频率的声子要湮灭,而另一种频率的声子会产生。经过一定时间弛豫之后,各种声子的分布就达到热平衡。
两个声子通过非简谐项的作用,而产生第三个声子,这可看成是两个声子相互碰撞,最后变成为第三个声子。声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必须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
(3-42)
(正常过程Normal process) (3-43)
或 (倒逆过程Umklapp process) (3-44)
图3-16
问题11:如何理解倒逆过程?
1. 热导率
定义: (3-45)
其中Q为热能流密度,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κ为热导率。
对绝缘体,晶体中的热导主要由声子来完成。把声子与气体分子相比较,借助气体分子论的图像和推导,我们将证明:
. (3-46)
设晶体的单位体积热容量为C,晶体存在温度差,高温的一端,晶体的晶格振动将具有较多的振动模式和较大的振动幅度,也即较多的声子被激发。当这些格波传至晶体的另一端,使那里的晶格振动趋于具有同样多的振动模式和幅度,这样声子就把热量从晶体一端传到另一端。如果晶格振动间也即声子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则热导系数κ将为无穷大,即在晶体内不能存在温度梯度。(对存在相互作用的正常过程,如图3-16,由于总动量守恒,热导也为无穷大)。实际上,声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当它们从一端移向另一端时,相互间会发生碰撞,也会与晶体中的缺陷发生碰撞,因此声子在晶体中移动时,有一个自由路程l,这是在两次碰撞之间声子所走过的路程。假设晶体内温度梯度为dT/dx,则在晶体中距离相差l的两个区域间的温度差△T可写成:
△T=-(dT/dx)l
图3-17
声子移动l后,把热量C△T从距离l的一端携带到另一端。若声子在晶体中沿x方向的移动速率为vx,则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即热能流密度Q或写成:
Q=(C△T)vx=-CvxldT/dx,
因为 l= τvx,,其中τ为声子两次碰撞间的相隔时间,
这里,应是对所有声子的平均值,由能量均分定理可知,
于是有(3-46)式.
在高温下, ;而在低温下
[问题12:为什么?]。所以T→0K,κ→∞。[转问题13b]实际上,存在杂质、缺陷,则声子的平均自由程由D决定,D为常数,(3-38)式变为
低温下, 。
电介质晶体有很高的热导,如Al2O3单晶(Saphire),在30K,其热导率达到最大值: 200Wcm-1K-1,比金属Cu的最大值100Wcm-1K-1还高;金属Ga在1.8K达到最大值:845Wcm-1K-1。
(有关金属电子的热导率见第四章)
图3-18
2. 热膨胀
物体的热膨胀是由势能曲线的不对称性所导致的。(详见量子力学)
问题13:
a)声子的速度是由什么决定的?与温度关系如何?与格波关系又如何?
b)声子有几种可能的散射机制?它们与温度的关系又如何?
c)声子参与各种物理过程,与其他元激发等产生相互作用,导致或影响多种物理现象,设想发现了一种新的现象,请设计一个实验判断声子是否参与影响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