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研究问题太喜欢选择参照物了,不是时空混乱而是人们在不同尺度空间时间参照点的选取问题:物理上没有给时间明确定义,量子物理学早期

mkt's 参照物 constantly changes

2011-03-20 18:22:43来自: Bluemax(我就爱讨论)

(尊重他人劳动,未经本人许可不得转载更勿作为商业用途!)
一、时空参照时间点问题
人们研究空间物体总要引入参照点,这是个很大问题!要探究时空必先弄清这个问题:
1)牛顿研究时空物体运动时他选的时间参照点是他自己,用他自己(观察者)的时间作为标准时间,他的运动定理都以这个为出发点,以地球空间为背景研究该空间物体运动情况,这些定理上下前后左右都是对称的,选任意一点运算结果一样,在地球空间适用,放到更大一点时空太阳系近似等于。
2)爱因斯坦研究时空要比牛顿的大,他研究时空物体运动时是以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任选其一作为参照时间点并以该参照时间点的时间作为标准时间,得出所有惯性运动系都一样,但也由此引发时空问题,造成时空错乱,仔细分析相对论效应1963D.H.Frisch和J.H.Smith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华盛顿山山顶(海拔1910米),用闪烁器检测铅直向下而速度在0.9950~0.9954c 之间的μ子数目,结果检测到每小时平均有563±10个,然后下到离海平面3米处,用闪烁器检测相同速度的μ子数目,结果检测到每小时平均有408±9个。这些μ子从山顶运动到海平面所花费的时间应为:
(1910-3)米
t = ——————————— = 6.4×10-6秒
0.9952×3×10+8米/秒 ,
这是静止μ子半衰期 1.53×10-6秒的4倍多,如果高速飞行μ子的半衰期与静止时相同的话,可以预期,飞行了1907米后,在海平面附近的μ子数目应不到563/24 ≈ 35个,而当时实际测量却有408个。几乎所有的物理学家都认为,这个实验清楚地表明,飞行μ子的半衰期 增长了,寿命延长了。这牵扯到参照时间选取问题,以观察者时间为标准时间μ子存在时间延长了,但如果以μ子的时间为标准时间呢?
简单说我现在发表这篇文章北京时间2011年02月20日12:36,而在地球的另一边美国中部时间为2011年02月19日22:36!注意时间,混乱之兆,如果以太阳系时间为标准时间就不一样,xxxxx,yyyy,zzzz,某某点TTT:ttt:sss发生某事,这是小区域,那放大到极大尺度,宇宙吧,A,B,C三点某一点发生某事, 对其它观察者两点距离不一样,观察者得到发生时间也不一样。在宇宙大尺度空间内发生的变化对观察者是有次序的、顺序的,但其实是同时发生的没有什么先后顺序、间隔、平行宇宙问题,你认为现在发生的在宇宙早已发生过了,你认为是未来的在宇宙中已正在发生也可能已发生过了!回过头再说极小尺度问题,同样以观察着时间为标准时间,你在某一时刻观察电子或光子,结果它们会象分身术般同时出现在不同位置,你的“同一时间”对应出不同位置!
3)量子力学的时空,在极小尺度空间研究极小物质,不但跟标准时间的选取还跟我们的计时单位、计时装置、以及观察工具有很大关系,时间是物理学中的七个基本量纲之一,符号t。在国际单位制(SI)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在1967年召开的第13届国际度量衡大会对秒的定义是: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阶间跃迁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这个定义提到的铯原子必须在绝对零度时是静止的,而且在地面上的环境是零磁场。量子力学认为普朗克时间是时间的最小单位,不过似乎并没有严格的证明,相当于5.3x10^(-44)s ,我们在做单光子干涉实验时出现单个光子自干涉,在同一时间出现在不同位置,问题出在我们选取的标准时间最小时间单位对这种极小物质而言还是太大!在以观察者的万分之一飞秒标准时间相对光子或电子自身的时间是很长的,在这段时间内光子或电子早已在空间里移动了好多位置,有些地方都去了几个来回!任何空间内的物质作用都需要时间,无论光电传播、还是电磁力、强作用力、弱力、引力在空间作用都要有时间,简单地说化学反应也要有时间过程,核聚变也如此。再说说观察者的观察工具,出现测不准问题,被观察的量子级极小物质与观察者的仪器观察工具发生作用后我们才收集到信息(这种相互作用也要时间),得到些被观察量子级极小物质部分信息,这其中的相互用早已改变量子级极小物质状态,量子级极小物质的时空状态也早已发生改变。时间的产生:空间内能量、物质作用的延续与连续,时间就是空间及其内部能量、物质的延续与连续。

二、时空整体性、连续性与时空悖论问题(粗略构思)
人类研究问题太喜欢选择参照物了,不是时空混乱而是人们在不同尺度空间时间参照点的选取问题,略谈关于关于探究空间物质运动时间参照点选取的几个小问题:以宇宙大尺度空间为例,把太阳系在宇宙中存在的有效时间段作为时间轴计时,研究太阳系内星体运动,但当太阳系不存在了,那个太阳系时间点也就无意义了。
再以量子级物质空间为例,我们如果选取参照时间以π介子的时间为标准时间来研究大尺度空间物质运动也同样无意义(π介子在我们的时空域内用我们的时间做标准时间它存在的时间仅有两亿分之二点五秒),π介子的存在相对于大尺度物质极短,它不存在了它的时间也就无意义了,否则会造成大尺度物质的时空呈无穷大及恒定静止问题。
如同在地球重力作用下,我们不能把自己抱起来一样(你自己跳起来不是自己把自己抱起来,你把作用力给了地球,地球把反作用力里给了你,自己把自己抱起来其发力者与受力者都是你自己,将自己克服重力托离地面),在宇宙的一个时空域内,(该域所有物质)我们都受时间量约束,宇宙的包括我们的(还有量子级极小物质的)时间都是一个正向增量,无论我们有多大能量有多快速度甚至超光速也罢,我们只能使自己的时间与外部时空产生时空差,让自己的时间正向增量相对于外部时空的时间正向增量变慢变小,但我们永远不可能超到自己的过去,从这一秒的自己回到上一秒的自己。不存在杀死自己祖父的悖论。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有次序先后顺序,在前文我说过,任何空间内的物质作用都需要时间,在极大尺度空间相对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认为的那种时间顺序会被打乱,当极大尺度空间相距很远很远时域的物质相互作用波及到我们的时空,(这种跨时空作用是个延续过程需要时间,有时空差)换句说当别的时空域内物质相互作用作用传递到我们的时空并发生作用时,我们见证了宇宙一部分的过去!例如哈勃太空望远镜所拍摄到的宇宙。(这段本人不太满意但找不更合适的表述,只能如此,以后有了更合适的再重新解释描述该问题)
物质要跨越不同时空域需要速度,极大尺度空间如此,极小空间也一样,要使我们的有效时间轴赶上π介子的有效时间轴,使两者的正向时间增量变化趋近一致就会产生超光速问题。我们的时钟要比量子级极小物质时钟慢很多很多倍,用10后面的零来表示的话可能会占满这个页面大半个页面,许多量子级极小物质从爆发产生到衰变覆灭时钟非常快,从它们那个角度看我们的世界就是恒定不变的静止的。我们的时空域相对量子级等极小物质就是极大尺度空间。

声明:我不是搞数学和物理或天文的,本人不属于任何技术和科研机构也不属于任何学术组织,只是兴趣所致,本文是本人针对近现代探究时空物质运动一些现象进行个人总结并由此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看法及相关推断、猜想,并未经实践检验和相关科学论证,也未经大量数学计算推导和物理理论公式推导,本人自负该文相关责任和后果!!发布本文目的主要是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其次告知大家除了跟从西方的平行宇宙论、多重宇宙论、时空断裂论等等,还有别的形式方式可以理解、解释宇宙空间物质运动!
本人联系方式:limitman@126.com或者直接留言(英文其他语言的就算了本人不懂,一大堆数学方程和物理公式的也算了,本人解不了)
另外说说本文成形情况,本文从构思到成文仅用了两天半左右,有些部分是现想现写就发布到网上,十分仓促,其中也许会有许多始料不及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或者我的想法根本就是错的,但我更希望大家能真诚积极发表自己对本文的看法和见解,使我认识到文章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并做出及时相应纠正和补正。(鉴于自己目前能力请大家只针对本文范围的问题发布看法超出本文范畴的就不要讲了)

本文不涉及高深的数学和物理演算推导,仅是一种思维模式和方式,最后祝大家有个好心情:)

  • Bluemax

    2011-03-20 18:30:46 Bluemax (我就爱讨论)

    本问提到的时间相对问题,在相对论中说的很明确
    我说说我自认为本文可取之处:
    )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研究一物体或系统,观察者不能与被观察者发生作用和联系否则很难得到正确结论,观察者都是作为旁观者存在,像一个上帝之眼在审视一切且超然一切,只是一个视角
    2)时间参照点选取问题,人们自以为能做到观察者是作为旁观者存在,像一个上帝之眼在审视一切且超然一切,只是一个视角,但在时空领域不太容易,观察者用自己的时间作为标准时间去计算衡量所有时空物质就已发生相互“作用”了

    再说时间问题:
    时间在哲学和物理学都有意义,所以两者都关注其意义
    物理上没有给时间明确定义,用本文的话说时间是个正向增量,任何空间内的物质作用都需要时间,时间的产生:空间内能量、物质作用的延续与连续,但物理上的严格定义、量化公式也没有,因为时间不是物质的,不是具体的什么东西,没法取一部分放在实验室分析拆解,刨去物质、能量、空间没法谈时间,它与物质紧密相关。人们在物理中虽然大量使用时间但使用时间方式,也就是个计量单位,你可去查看所有物理公式,无论把这个单位化做飞秒、秒、小时、光年…,t,⊿t,ict也罢,它们无非做的就两件事t1-t2=t'和t1+t2=t',就象在处理空间两点间距离一样,关于这个我个人对此很有看法,所有较明智物理学家都不去碰这个问题,量子物理学早期就很明智,就算跟时间有点联系的也用频率化解了,他们的大量计算公式跟时间没多大关系,几乎见不到t,但发展到今天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了也试图解释时间这个问题,但较复杂
    再有相对论中把时间t与光速c捆绑到一块,空间物质作用传递速度极限为c,相应建立的闵可夫斯基空间物质作用信息被局限于质点的两个光锥内。我想相对论的闵可夫斯基空间当时没有考虑到宇宙存在暗物质,关于暗物质我知道的不多,不了解,所以只能谈到这个样子。
    再谈时间问题
    我细想了一下,用一个不恰当的类比:人的大脑是一个复杂的物质形态,我们知道自己的意识在活动能够思考并会得到结果,但我们不知道整个大脑中的每个细胞、分子、量子级物质相互复杂作用的过程。时间是物质、能量作用的过程,是这个作用延续过程的呈现。因此时间是没有具体形态的。
    时间是物理学中的七个基本量纲之一,符号t。在国际单位制(SI)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在1967年召开的第13届国际度量衡大会对秒的定义是: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阶间跃迁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这个定义提到的铯原子必须在绝对零度时是静止的,而且在地面上的环境是零磁场。但我们不可以用这个秒作为唯一标准单位刻度去度量一切时空,这个在上文讨论过。
    在相对论中,空间物质作用传递速度极限为c,相对论的闵可夫斯基空间内t为ct,就是说c与t有紧密的关系,我猜想并假设通过数学应该可以建立出c与t关系的具体量化公式,因此也可以建立出各个时空域的时间比例关系。进而在量子级物质空间,E=mc^2,通过E于C的关系可推导出E与t的关系。
    我想说的是时间有时并不是象尺子的刻度,用铯133原子、秒、飞秒、秒、小时、光年……来打出的刻度单位,有时会呈现为一种比例关系!

  • 筱淑媛

    2011-04-11 00:32:48 筱淑媛 (物理之美,静雅之习。)

    好好看看相对论……

  • Bluemax

    2011-04-12 14:09:44 Bluemax (我就爱讨论)

    说你还是说我?
    若是说我的话,我想说两句,
    我看了高等基础物理依据相对论主要做了两个猜想(1)在一界定时空域内物质作用传递速度极限为c(依据相对论中速度的极限为c);(2)物理公式的t象在处理空间两点间距离一样,时间有时并不是象尺子的刻度,用铯133原子、秒、飞秒、秒、小时、光年……来打出的刻度单位,我猜想t有时是非线性的,有时会呈现为一种比例关系。
    根据你的话里第二种含义意,我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想请你指点一下,解一下惑:
    相对论中依据什么让空间第四维时间T=ct(相对论的数学形式闵可夫斯基空间内T为ct),相对论是怎么的得出来这一结论的?

  • 眼鏡大俠

    2011-04-12 14:11:28 眼鏡大俠 (努力做物理,認真打醬油)

    2011-04-12 14:09:44 Bluemax (求知若渴)
    说你还是说我?
    若是说我的话,我想说两句,
    我看了高等基础物理依据相对论主要做了两个猜想(1)在一界定时空域内物质作用传递速度极限为c(依据相对论中速度的极限为c);(2)物理公式的t象在处理空间两点间距离一样,时间有时并不是象尺子的刻度,用铯133原子、秒、飞秒、秒、小时、光年……来打出的刻度单位,我猜想t有时是非线性的,有时会呈现为一种比例关系。
    根据你的话里第二种含义意,我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想请你指点一下,解一下惑:
    相对论中依据什么让空间第四维时间T=ct(相对论的数学形式闵可夫斯基空间内T为ct),相对论是怎么的得出来这一结论的?
    ---------------------------------------
    T=ct
    ~~~~~~~~
    这只是一个方便的做法,完全可以不这样做
    就像你在处理二次函数的时候,可以用一般式,也可以用标准式,完全一样的本质,只不过标准式看起来很清晰,很方便

  • Bluemax

    2011-04-28 20:59:41 Bluemax (我就爱讨论)

    我这样想呢:
    时间与光的关系:光并不代表时间,人们总把光与时间联系到一起,我认为这两者没直接关系,黑洞中光逃逸不出来那就没时间?黑洞吞噬其他物质是不是也得有个过程?黑洞本身有辐射其能量是发生变化的,与周围物质要发生作用怎么会没有时间?无论其自己还是观测者,这一秒它存在下一秒它还存在都要时间的!如同我们闭上眼睛也不能否认世界的存在。
    引力造成光线弯曲这是可观测的事实,做个假设,一个巨大的引力场强到如同超导托卡马克装置让光子作环形运动但它能让时间也做环形循环变成时光循环机?时间与光无关。
    时间与之联系是因为那个著名的方程E=mc^2,光速:c= 299792.50±0.10km/s,时间与299792.50±0.10km/s这个常数有关系不管其是射线还是电磁波,可见还是不可见 。
    时间与能量关系更密切:热力学中讲到物质有序化与无序化都需要能量,我们的存在也是这种情形,记忆也是如此,时间是个过程量。宇宙中确定的时空域内能量变化、能量交换、能量耗散、能量传递作用应该是个常数,能量变化作用太快则形不成任何稳定物质形态,能量交换作用传递十分随意的话则形不成稳定的物质空间,所谓质量就是能量的惯性,能量能级分布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物质,刚好处在相应能级上则容易形成稳定物质,而处在相邻能级区间的物质则不稳定,能量易发生变化。复杂的情况还有质能空间分布结构也影响其物质形态与稳定性 。(爱因斯坦言:“质量就是能量,能量就是质量。”)
    宇宙能量变化存在常数,这样才能形成我们观测到相对稳定的宇宙,也因为这些常数才会导致一时间常数。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