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集合与映像联合王国的基础概念就暂时介绍到这,其实也没有太多别的啦。如果到此你还没有产生恐惧感,我认为你绝对有起码的数学天赋,品尝几口21世纪数学饭馆的酒菜还是受得了的,甚至能够尽情玩乐享受一番。下面讲一个具体的集合的例子,跟本主题有关的空间,即纤维丛。
描写变化的函数,如车辆飞机的路线,股票的涨落,影音讯号,都是用平面曲线记录的,因此,X-Y坐标系人人会读,人人要用。其实带坐标系的二维平面就是一个纤维丛。我们可以想象整个平面是一根Y向直线横扫X空间而形成的。被横扫的空间(这里是X)叫底空间,那根直线就是纤维。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也可以将XY平面当作一个乘积空间,即每一个X点可以与Y的每一点相乘得到一条直线。
当然这是一个太平庸的例子,但一般意义的纤维丛确实是乘积空间的推广。"推广"了什么?刚才的例子之所以叫平庸,是因为他每个地方的乘法完全一样,不同X的地方的Y直线毫无差异,就像红朝人民的脑袋,万众一心,平庸得可怕。总而言之,一张四平八板的纸片确实有点无聊。不过,稍微变一下就可以别开生面,例如,将纸带扭一圈或几圈以后对接,形成Mobius带子。哈!你没办法用简单的坐标系或通用的乘法了。局部看来,小人度腹,依然是个"平面方形",直线段尚在,依然可以用乘积空间描写,但稍微走远一点就发现,原来的"Y直线"整条都是直的而且对得很齐但现在"弯掉了",不对齐了。跳出三界,来个全观,则发现,相邻的弯掉的直线之间的关系(转换函数或联络)与扭曲的程度有关。
简言之,底空间各个地点各有各的纤维空间,就是非平庸丛了。
为了对阁下负责,对底空间,要做点补充。
第一是底空间无须平直,可以弯折。这个不奇怪,地球表面,阁下的俊脸贵体,都是弯曲空间。不弯还不行。没有曲线美。问题就大了。
第二,空间的长度单位(标准尺)可以随位置甚至时间而变,即,各个地方的长度单位还不一样(上海的1尺是广州的9寸)。这就是最通用的黎曼空间了。黎曼提出这种空间60余年以后,爱因斯坦找到了一个物理实例(使之成为最伟大的科学家),也就是阁下所在的宇宙,其实就是一个黎曼空间。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然阁下想看到尺子钟表不一样,或者看到时空之弯曲,您得稍微走高一点看才行,例如走100万光年回头看。藉助现代仪器如原子钟,地面与卫星轨道的时间差异就可以量出来。这里终于搭上了短江兄的GR(广义相对论)话题。
这有个休息亭,好,歇一会:一些人觉得像流形、非欧空间或弯曲空间难以捉摸,这里试着从一种特别的角度解释一下。我们回顾一下微积分干了什么。依我看,其实就是用古希腊数学家们关于线段、长方形和长方体的已知结果(长度、面积和体积)用来量度一般曲线、曲面和曲体的长度、面积和体积。其中用到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不管多么"弯曲"的东西,总可以找到一个足够小的尺度,在此尺度下一切都是平直的。故可以用大量的微小线段、微长方形或微长方体为"尺子"拼凑出任意的形状或体系。微分几何的大部分也就是告诉你如何用微小的平直空间来建造一个"任意的"流形,所以基本思想还就是那一点东西在兜来兜去。
非欧空间简单讲就是一个到处充满奸商政痞地头蛇的国度,尺度和时间或物价等标准(数学家叫度规)由这些地头蛇制订。经历千万年演化,这些地头蛇现在都成了蛇精,变态已极,弄得流形上每一点都有其自己的度规标准,成语"点化成精"得改成"精化成点"。对于一个生活在这个国度的人而言,弄清各个地头蛇之度量时间标准之兑换率是至关重要的,这个兑换率就叫做联络(系数)。有人可能会讲,度规确定联络系数,简直是一句废话,纽约(N)一美元是波士顿(B)的95美分,联络系数当然是L_{NB}=1.05或L_{BN}=0.95。大体没错。不过,你们可能还不知道这些地头蛇有多么无耻变态,原来,"上海的1尺是广州的9寸"只是一个大体的说法。地头蛇说,真正的兑换率还要看你的尺子是朝南北方向量,还是沿东西方向量,还是朝民主街方向量,还是朝自由大道方向量....也就是度规还与方向有关。还有比这更黑心变态的地头蛇吗?那种国度最后被上帝警告惩罚,地头蛇稍有收敛,将同一位置不同方向的度规兑换率用一个简单函数约束。只要知道三个互相垂直方向的两两兑换率(对三维流形总共是9个,对吧?)就可以知道任意方向的兑换率。这9个值就是度规张量。不同地方的度规张量之间的转换(联络系数)也可以决定:度规-->联络-->曲率(后面细讲)。
这里我们也看到一个数学与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范式对应:线段、长方形和长方体就是数学里的原子、分子和微晶,由此堆集出千千万万的流形(包括纤维丛)。
休息完,继续爬。
底流形上的转换函数之非平庸由结构群描述。例如,Mobius带,我们注意到平面与弯折纸带可能有整体的差异。这是什么意思呢?从纸带上垂直于纸面放一根铅笔,当他沿纸带走一圈回来时,平庸情形没有变化,但在扭曲带上走时会反向。的结构群为{1,-1},-1出现在反向黏贴的那个地方。
类似地,纤维也有"转换函数"的对应物,由叫和乐群的东西描述。再看Mobius带。现在,不同于平庸情形的"相邻直线或纤维完全等价",相邻"直线"满足特定的转换关系(这就是称为"局部规范变换"的东西)。和乐群归根到底由结构群决定。
对于一个普通的黎曼流形而言,休息时提了,流形的度规张量完全决定联络系数。而对于一个纤维丛而言,底流形的度规张量加上纤维的holonomy群才能决定联络。底流形上完成一个循环时纤维空间可能没有回归原状,和乐群是指纤维变化的变换群。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说,你讲的所谓整体差异还不是那些局部差异(规范变换)积累起来的吗?铅笔指向在扭曲带上走一圈出现倒向还不是他在走的过程中慢慢逐步积累起来的?太对了。把这句话将得更清楚一点,就是给一批大师赢来功名利禄的东西。包括陈大师省身先生。即所谓的"将整体不变量用某些局部性质的积分表示"。别急,这个东西我们后面也要把他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至此,看官自己就可以给纤维丛下定义了。需要的东西为:底空间,纤维空间,转换映像,还有结构群,或简记为E(F,M,π,G)。看官看看时间,您花了多久到这里?数学系本科生四年下来能到达这一步的,罕也,Princeton,Oxford不例外。
好,现在讲一讲切丛,他是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纤维丛。过底空间上每一点可以画出无限多条切线,构成切平面。因此可以将切平面当作纤维与底空间合成一个纤维丛,故名切丛。每个切空间也是一个向量空间,故切丛也是向量丛。
于是,我们知道所谓纤维丛的截面就是每一根纤维上拿一点(一个值)来拼出来的东西。是平面曲线y=f(x)的推广。
以二维球面为底空间的切丛上的一个截面就是该球面上的一个向量场。
古典微积分中导数是函数的变化除以自变量的变化,推广到纤维丛就是截面的变化(平行移动)对底流形参数的变化,这就是联络(一般有多个分量)。直感上可以猜到,纤维丛的联络由底流形和纤维二者共同决定。
阁下有一个天生的纤维丛。脑袋表面是底空间,上面长的头发就是纤维,转换函数依赖于阁下梳头的风格,结构群为平庸(不是吗?)。梳梳头,你得到纤维丛一个不同的截面。
前已述,群本身也是一个空间,因而我们可以将结构群的群空间就当作纤维空间,这种特殊的纤维丛叫主丛。既然主丛的纤维与结构群同一,只需标出底空间和结构群即可,故主丛记为P(M,G)。一个抽象群的元素都可以通过一些具体动作(操作)表现出来,叫群表示。李群,平移群,点群,等等天上神仙客都可以来个投胎下凡,即具体化。具体化就是选定群元素作用的场所,即表示空间。神迹在地球上表现。地球就是神的表示空间。看官可以看到,"表示空间"是多么地误导。当初要是叫表演空间多好。既然表演空间也是空间,我们假如将此表演空间当作纤维,也可以构成纤维丛,叫主丛诱导的伴侣丛,简称伴丛,记为PxVg,x指直乘,Vg是结构群G的表演空间,他是一个向量空间,故伴丛也叫伴向量丛。
下面是插曲,看官尽管可以略过。
令人惊心动魄的是这些看似灵界仙境才有的东西刚好是我们描述自然界的最可靠工具。现在物理学家认同所有的相互作用都是规范场刻画,而规范场在数学上与纤维丛完全是一回事。吴大俊和杨振宁证明规范势是纤维丛(主丛)上的联络,而规范场强是纤维丛(主丛底空间)的曲率。朗朗乾坤其实只是纤维丛世界之投影,像在我们世界扮演重要角色的电子似乎生活在三维空间,但实际上他的波函数是生活在以三维空间为底的纤维丛中。量子粒子由波函数描述,通常包含内部自由度。内部自由度对应的波函数可以当作纤维,底空间可以是普通的三维欧氏世界,也可以是(能量算子的)某个参数空间。因此,按纤维丛术语,体系的波函数就是丛截面。相位部分有动力学部分,几何部分和拓扑部分,其中后两种由和乐群描写。微观体系的很多"古怪"行为全因于此,例如成键机制,超导,量子霍尔效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