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士霄 电子无法在真空中自由走过,她拆散别人的婚姻,很快归于堙灭,产生一个新的怨妇,怨妇又学她的做派,接力赛的游戏持续不断。这样

来源: 2011-04-25 11:27:03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物质波告诉我那些内容?唯物主义哲学为什么无效?共3页  1   2  3 下一页  页码:作者:袁士霄 提交日期:2003-10-30 13:46    自从玻恩给出波函数的几率解释,普通大众紧紧抓住的就是“几率”二字,而丢掉了波函数更为重要的内容——相位。
  
   纯粹的几率概念属于经验世界的范畴,为我们的直觉能力所把握,与相位紧密相连的机械波动也能够在大众的脑海中浮现出图形,因为有介质存在。在没有介质的空间,颗粒化的粒子表现出带相位的波动,对经验世界的直觉是一个严重的挑战。
  
   在狄拉克的波动方程及其反粒子理论和真空理论出现以前,包括最优秀的物理学家们的所有人们只能采取回避的态度,这是那时候的终结的“为什么?”
  
   构成波函数的两个因素——幅度和相位——共同形成微观世界的奇异特征,幅度的平方就是几率密度。在经验的世界里,几率事件之间受一门专门的逻辑——概率论支配,几率在数学上是0到1之间的数,那里没有相位这种东西。而在波的世界,波函数本身是复函数,微观上被操作的是波函数,而不是它的幅度平方值——几率密度。
  
   结论:一切基于对直觉世界的了解而建立起来的各种哲学理论,在量子力学的理论面前全部报废!
  
-
作者:袁士霄 提交日期:2003-10-30 17:52  作者:可爱小狗狗 回复日期:2003-10-30 15:33:08
    
    可见,宇宙太多太多的奥秘我们不知道,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之上的唯物主义哲学远远不能解释这个世界。
  
  __________
  
  俺觉得,唯物主义建立在古典科学基础之上.

作者:袁士霄 提交日期:2003-10-30 22:31  作者:yywwaa 回复日期:2003-10-30 18:59:36
    楼主金庸迷?天池怪侠?书剑恩仇录?西西
  ____________
  
  TO yywwaa,
  
  金庸迷,谈不上,然而,天池怪侠确实是俺的偶像。袁大侠的武学品德代表武学的最高境界。不妨抄一段金庸原文:
  
   袁士霄和天山双鹰站在墙顶,哈哈大笑,得意已极。陈正德道:“狼群为害天山南北,杀人无算,数百年来始终难以驱除。袁大哥一举将之灭绝,这番大功造福百世。为民除害,才是真正的大侠。”
  
  

作者:袁士霄 提交日期:2003-10-30 23:45  作者:可爱小狗狗 回复日期:2003-10-30 19:16:56
    
    TO 可爱先生,
  
   Dirac的反物质预言拉开了真空结构黑幕的一角,从Dirac方程到量子场论大厦的建成,代表量子理论的成熟。
  
   真空有无穷无尽的涨落,无处不在的虚粒子成对产生又很快堙灭。电子无法在真空中自由走过,她拆散别人的婚姻,很快归于堙灭,产生一个新的怨妇,怨妇又学她的做派,接力赛的游戏持续不断。这样一幅图景,正是波动性的根源。
  
   旧的迷惑解决了,新的迷惑又产生了。
  
   暗物质与宇宙的命运息息相关,弦论以前,中微子有无静止质量关系重大,小柴昌俊证明中微子有静止质量。但此质量能否足以使宇宙封闭,还没有结论,天文观测的结果飘忽不定。
  
  
  ======================  
    
  
  
  作者:lyl82 回复日期:2003-10-30 22:16:15
    
   说真空是个凝聚态,是弦论的结果,大爆炸以来空间多次发生相变,结构相变是凝聚态的基本特征。真空也许还有过冷水那样的不稳定态,进入那样的太空对任何天体来说都是毁灭性的。
    
  
  
  作者:欣夫 回复日期:2003-10-30 22:21:19
    
   量子力学确实厉害,您没听说吗?Feynman曾经动员所有的哲学家都去上吊。这家伙够损的!
  
   微观行为与测量的关系,搞了八九十年,都没有结果。微观层面上的量子逻辑如何过度到宏观(经验世界)的逻辑,也一直不得要领。又是这个油腔滑调的Feynman,把量子论比喻为SEX,尤其是动物性的SEX,知道怎么做,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谁家的哲学都不管用。除了研究科学史的哲学外,其它的自然哲学都已经寿终正寝了!
  
   欣夫先生,暗物质是测得到的,请我吃涮羊肉,俺就告诉您怎么测。
  
  
  

作者:袁士霄 提交日期:2003-10-31 12:48  作者:蛤蟆一满地 回复日期:2003-10-31 00:03:32
    我靠,是超弦理论吗?
    没有证据的科学走向,只有数学一条路了
  
  ~~~~~~~~~~~~~~~~~
   超弦理论不是空穴来风,成果很出色,涉及到的迷惑也很多,老夫也没有弄懂.
  
  ===============================
  
  TO 欣夫,
   谢谢!
  
   上海没有好羊肉,火锅的配料也不地道,有机会来北方我请你,如果嫌弃美味的韭菜花、辣油、香菜(银须)、葱花、豆腐乳、糖蒜那就作罢。下次去上海,你就请我吃蟹黄包子得啦。奥妙不妨先提示你一下.
   凡物质都有它的性质,暗物质也不例外,即使其它的性质都没有,暗物质得有质量,......
   Feynman就是理查德 费曼,喜欢跟家庭妇女聊量子电动力学的那位。
  
  ================================
  
  作者:gimmy 回复日期:2003-10-31 01:58:15
   海森堡同学最先对测不准原理的描述是纯操作方式的:
  
   一个微观粒子,测量其位置的有效方法是:用波长尽量短的光线进行卡位,但是光子会与粒子相互碰撞,其结果粒子的动量会改变,因此,粒子的坐标和动量不可能都测得很准。
  
   后来,在量子力学完整体系的基本假设里面没有这一条原理,它为其它更基本的原理所取代,在那里,测不准原理的内涵已经改变,新的定理是:
   处于某一状态的粒子,某一自由度的力学量广义坐标算符x和与之相应的广义动量算符p的对易公式是:[x,p]=2π i h
  
  =================================
  
  作者:dokomo 回复日期:2003-10-31 4:05:59
    dokomo 模拟世界模型定理一 : 当所模拟的系统之参量值运算超出主机的运算能力的时候,主机就用一随机值代入,此所谓“参数边界”。
  
  ~~~~~~~~~~
  TO dokomo
  
  这不象测不准原理,更像是计算误差定理.呵呵.
  
  =====================
  
  作者:lyl82 回复日期:2003-10-31 10:35:13
  
  TO lyl82
  
  更深的问题太专业.
  
  

作者:袁士霄 提交日期:2003-10-31 14:29  作者:tu-22mc 回复日期:2003-10-31 13:32:40
    图先生,过谦了,mail索性公开吧! hjw6065@sina.com
  
  
  作者:欣夫 回复日期:2003-10-31 13:38:58
    原子弹那会儿,费曼正忙量子场论的事儿,他做最大的事儿是在洛斯 阿拉莫斯偷开别人的密码柜子!他为政府做的最有名的事件是调查挑战者号的事故原因.
  
   玻姆的隐参量理论在逻辑上有严重的问题,早以被否定.
    
  作者:寂寞秋江 回复日期:2003-10-31 14:01:38
    是我的表述出了问题,要是换成费曼或伽莫夫或是霍金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有耐心的话,我们可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来交流.
  

作者:袁士霄 提交日期:2003-10-31 19:52  关于费曼故事太多了,给你介绍两本书吧。费曼自己写的“别闹了,费曼先生”,一对英国科学家格里宾夫妇写的“迷人的科学风采”。

作者:袁士霄 提交日期:2003-11-01 09:02  TO dokomo
  
  太好了,终于发现一位Steve Wolfram 的高徒!之前,只是风闻Wolfram的一些观念,建议先生另开一个帖子,专门谈谈Wolfram的理论,士霄将竭尽所能与你捣一回糨糊。

作者:袁士霄 提交日期:2003-11-01 10:37  TO 欣夫
  
   用一下google吧。
  
   先生的消化系统够皮实的。“重整化”与“退相干”是两码事。
  
   除去弦理论,粒子物理都是把粒子当成几何的点来处理,这是方程的解出现无穷大的根源。量子场论的专家们——施温格、费曼、戴逊、朝永邦一郎——通过分析,找出了成双成对的项,彼此之间是互相抵消的,用这种方法消除了无穷大,这就是重整化方法。
  
  在被测量以前,量子系统由许多可能状态混合而成,每个状态有被测量值的确定值,测量的过程是强迫系统由原来的混合态进入其中的某一态,退出与其它状态的相干状态。

作者:袁士霄 提交日期:2003-11-01 10:58  TO gimmy
  
   在物理学中,一个物理量与它和另外一个无量纲数相乘看成一种东西。在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中,2π 和 h是在一起的,薛定谔给它一个新符号——在h上划一横杠,叫 h bar.行家们也把这个“h把”叫做普朗克常数。

作者:袁士霄 提交日期:2003-11-01 12:10  TO 痛起来
  
   其实,士霄最见不得的是一个“唯”字,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荒唐的。对自然的本质你可以有一点偏见,如把它归类为“物质主义”、“理念主义”、“信息主义”、“计算主义”、“意志主义”,但是,千万在你的主义前加一个“唯”字。
  
  物质只是一个载体,它的运动受什么规律支配,没有点儿别的因素是不行的。

作者:袁士霄 提交日期:2003-11-01 12:12  对不起,丢一个“别”字:千万别在你的主义前加一个“唯”字。
    
  

作者:袁士霄 提交日期:2003-11-01 12:16  
  TO 杨柳叶凋谢
  
   谢谢!士霄希望能像孩子一样说天真的话。

作者:袁士霄 提交日期:2003-11-01 13:41  TO 作者:寂寞秋江 回复日期:2003-11-1 12:24:21
  
  先生提出了一个本题以外话题,一下字成了一位考官了,一笑。
  
  好吧,请问支配宇宙的规律是不随时间而改变的还是随时间而改变的?
  
  支配宇宙的规律本身有一个时间参数,但是秋江先生的时间似乎是宇宙外的一个时间,这样问题就很麻烦了,这成了约翰保罗二世研究的问题。
  
  有一个小一点的问题:物理学的规律是不随时间而改变的还是随时间而改变的?最早研究这个问题的大牛是狄拉克,这牛人大胆地说:万有引力常数G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还有一些其它的物理常数也随时间而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对宇宙的规律做了一些预言。在狄拉克之后没有太多主流物理家做这项工作。士霄不敢想这样的事件,近代科学才300年,而设想物理学的常数随时间的变化是那样慢,也许在人类短暂的光阴中不会得到什么结果。
  
  能不能做这样的假设,士霄说不好,可能这又是一个哲学问题或是一个宗教问题。搞不好,宇宙只是在时间和空间上按比例自我复制,而在其中的一分子并不知道自己是长大了还是缩小了,只有宇宙外的“人”才能看出来,但是,谁能保证这个宇宙外的“人”的时钟和尺子没出问题呢?
  
  
  

作者:袁士霄 提交日期:2003-11-01 13:43  对不起,第三行删掉。

作者:袁士霄 提交日期:2003-11-01 14:42  TO 酷流
  
   谢谢你的提醒。量子逻辑的怪异无法从各种各样的哲学理论那里得到解释,物理学家也只能告诉我们“事实是这样的”,但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哲学家更不能够!
  
   叔本华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书名有点儿象量子力学的语言,可惜没有钻研过。
  
   听爱因斯坦说他信仰斯宾诺沙的上帝,士霄屁颠儿屁颠儿找来斯宾诺沙的书读,就那本“神,人及其幸福论”就让老夫足足实实的坐了一回飞机,更别谈他的“知性改性论”。另一个大牛黑格尔,也无让人读懂。
  
   在士霄看来,哲学家通常把简单的道理整糊涂。
  
  

作者:袁士霄 提交日期:2003-11-01 15:07  TO 欣夫
  
   可是测量只能“强迫系统由原来的混合态进入其中的某一态”,这“某一态”似乎是随机的,这会不会影响测量的正确性呢?科学的规句是“可重复性”,即每次测量的结果应保持一致。难道这一条规句对量子力量就行不通?海森堡是否可以说:对不起,这就是“测不准原理”,对量子态被对象来说,可重复性实验是行不通的。海森堡能这样说吗?
    
  ~~~~~~~~~~~
   确实是随机的,举一典型的例子:单个光子通过干涉双缝,缝后的屏幕强迫光子对自己的坐标作出回答,其结果是:单个光子的坐标就是随机的。
  
   用大量的同波长光子在时间的先后上,一个一个地重复实验,就会渐进地得到双缝干涉的光强度分布,这与波函数几率的预言相一致。
  
   在这里,科学的规矩的“可重复性”表现在这种几率一致性,而不是单个光子行为的“可重复性”。
  
   这里单光子坐标的精确性带来了与动量相关的运动方向的严重不精确性,与测不准原理吻合。

作者:袁士霄 提交日期:2003-11-01 20:47  TO 胡熙先生
  
   首先,提醒你:在别人的帖子下面作广告是下作的。
  
   其次,网民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如果想把网络社区变成批判大会的会场,对不起,老夫盖不奉陪!
  
   等你的回话。

作者:袁士霄 提交日期:2003-11-01 22:06  TO elre 和 头脑
  
   我们先来看看氢原子,核外电子没有确定的轨道,化学家干脆叫它电子云,在一个确定的区域只能以一个小的几率找到电子。
  
   我们来做这样一个理想实验:把电子和原子核的电荷都去掉,同时把电子和原子核的质量都改变,使得它们之间的总能量等于原来的总能量,质量之比与原来相同。按照量子力学规律。新的电子的行为方式与原来一模一样,电子仍然是一团云雾。
  
   现在我们让这个系统逐步过度,最终电子变成月亮,原子核变成地球,系统的能量也逐步地发射出去,最终等于地月系统的能量,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小月亮的运动是怎么过度的呢?她的电子云逐渐收缩,最后的尺度由测不准原理确定:坐标不确定值X动量的不确定值 >=普朗克常数。月亮的质心仍然在一个小范围内晃动,你无法确定它究竟在那里!

作者:袁士霄 提交日期:2003-11-01 23:34  TO 欣夫
  
   有谁会说“物质消失了”?......,物质不一定表现为“实体”,能量也是物质的表现形式。
  
  ================
  
   “物质能够转化成能量”的说法只是一种简略的表达,严格的表达应该是“消灭一定物质的质量可以转化成一定正的能量”,注意是正的能量。如果正的能量是物质,那么负的能量是什么?
  
  负能量的例子太多了,月亮被地球拉在他的周围,是因为他们之间的的总能量是负的;电子被束缚在原子核的周围,也是因为他们之间的的总能量是负的;粒子能够组成一个独立的单元而不散开,也是因为有负的结合能量;总之,凡是抱成团的实体都有负的结合能量。解除束缚必须补充正的能量或者消灭一些物质,完全拆散粒子也是如此。
  
  物理学中有一个很不幸的结果是:完全拆散宇宙所有的物质需要消耗宇宙中所有的质量和所有的正能量!宇宙大爆炸之初,有一个暴涨过程,在此过程中,创生的负能量等于物质与正能量的和。
  
  现代科学发展以来,每种哲学都想去套近乎。而唯物主义则扮演了一个很不光彩的角色——始弃后乱。除了意识形态强烈的那些国家的科学家们,科学圈子里的大牛们从来没有理会这一派的学说。
  
  上世纪初,有人从故纸堆里找出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手稿,出版商征求爱因斯坦的意见,爱翁明确地说:如果作为一个历史名人的作品,我赞成出版它,如果想作为现代科学的参考书,那就不必了!

本文由天涯热帖网(www.tianya200.com)自动同步脱水整理,访问地址:http://www.tianya200.com/r/106/1060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