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电子磁性高于原子核,质量低,原子核管电子们,harvard prof on 原子核质量,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量子态的

来源: marketreflections 2011-04-08 14:42:4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3877 bytes)

量子态的脑

量子态的脑,晨瞑时段的头脑风暴

[已注销]

2010-07-26 22:57:00 来自: [已注销]

一早上醒来发神经,应该画下来的。很多是意象。
对格式塔心理学一直很感兴趣。


量子态的脑

词儿:

传导物质

receptors

Ladders 格式塔心理学,房间,空间

Ladder Reference Grids 简称 LRG,意指以信息代码为单位,同类信息的相位关系为内容的信息和信息流的存储网络,在思考过程中起参考和快速检索作用,或许我该叫它Ladder Index Grids?

记忆的化学属性和电属性

存储库位物质化学,读取为电化学

所谓传导物质,信息素,五羟色胺之类的物质,只是负责填充具体接口的导电体,阀门和开关


量子纠缠态 分子排布方式的微小差异, 远距离的量子态呼应,是否在母体甚至卵子精子内就已决定,卵子为主,发育为脑 成年后仍保留量子纠缠态 所谓心电感应 题外话


主题 记忆的

图形信息存储的网格
逻辑关系存储的Ladder, 空间Ladder, Houses,

Referencing

思考的实质,对应Experience和遗传在记忆Ladder 体系,图谱内的相位关系

相位关系


思考是一种波动,电信系量子态的传导


Ladder Referencing 体系内的信息发生微笑不稳定性, 则会影响整个思考过程的走向

可能的结果就是量子的不稳定性,电位差的不稳定性, 信息素分子数量,神经元输入输出倾向的量的差异,导致思考的方向变化,随机的或者可控的变化

随机为量子态的本性,更多与先天DNA信息的存储Ladder Pattern有关


可控的为后天的文化记忆,母体传承部分,个体学习部分,均来自社会总体,此信息基本稳定,按Community size 而定

信息的波以量子态为方式,受信息素或电位差总量的影响 ,以具有极大个体差异的的波动Ladder体系为参照系决定是非 I O

线性的一维思维

和图形性的网状,平面二维思维

信息总体的三维性, Ladder是空间上的俄罗斯套娃还是平面上的上下方位关系,参照与婴儿期的空间方位判断的记忆,--(格式塔心理学)城市意象节点网格等等



Community 层面,个体,Individual relationship, 亲子关系,家庭,家族,街道,村社,部落。。。 番邦, 国家 文化意义的洲 洲际 物种既 星际 这种套娃的Ladder亦来自遗传和Experiencing的 Ladder 判断referencing 体系。 大脑特定区域


Community 层面的信息互相干涉和传导, 可传导的电信息,量子态,可销往,不与核心Ladder Referencing Grid 互相参照的; 以及生物化学态,以记忆方式与核心LRG相呼应的。 意义不同,前者为知识,信息,后者为伦理,涉及传承,存亡,与传宗接代的遗传记忆有关,与存在, 生死的记忆有关, 直接影响关键判断和行动。 也是价值观(LRG排布方式 ) 最难以被影响的。

LRG 的一个典型例子, 通用的空间意象, 方位,节点等城市意象(凯文林奇), 不同文化,不同种族遗传体系,不同婴儿期生长环境,所用参照系不同。这种空间体系上的差异可以决定更多逻辑判断关系的差异,如伦理,政治,人际,科学,文化,宗教。 (如是否有神,这只是量子态的一个开关而已)

量子态: 理论的基础是量子态的存储及其可辨识、可重复, 与不可辨识,不可判断,不可存储的两种类型

前者生物电化学,有遗传和量(分子种类和数量,信息素, 传导体,接收器,既定的开关体系,闹皮层相应种类分子量,面积的大小,决定了舞台)的优势,后者的波动性,随机性,不可长期存储性(相对的)。电子的不稳定性,量子态排布的随机性,LRG的可参照性(Planning 的能力,Judging的能力,分子可存储数量的差异,决定量子态电势能的高低),


总体上的LRG是舞台,也是内存箱, 可快速检索,置放信息。 也可存储和改变,写入足够量,分子会依存,积累,惯性,习惯,Ladder的高下是可变的,培训和训练,教育,教化写就LRG的Pattern,固化,但是量子态电信息,波动的信息短期记忆和存储可以在成年以后继续改变运作方式



记忆本身: 物理性的, 分子式以特定方式存储好的,与LRG对应的存储方式,在特定的remote的分子空间网络里,特定的信息存储于特定的神经元。读取时需要足够强大的电信系以使之反应,对应LRG并作出判断,

如某年某月某日(相对的生物时间体系,以线状或有方向的二维网络来判定,正如鲸的月月语言),某空间前后经历某画面形态下某人(包括本体)与某人之间的意见事,互动关系,语言,动作,方位,当时的环境: 上下,前后,高低,大小,空间地图方位,一切为特定的信息码存储于生物态的分子神经元上,以生物形式,或者量子态的波动形式存在(更倾向前者),读取时必须足够量的信息素和生物电,让读取命令的信息波动足矣传导至此不受脑内其他波动的干绕,读取到信息后LRG还必须具有足够的可达Accessibility 可存储读出可判断性,,以利于短时间,瞬间建立的记忆单位与Ladder判断体系之间的关系,如前述信息单元,分别在时间,图像的, 空间,尺度,逻辑的,语言,利害,道德判断,体系内寻找参照系,并由皮层决定部位作出相应的判断,按照人思考的速度来判断么,这个过程是电速的,传导方式是多维度,多方向的,但是判断和影响决定的部分,则是关键之中的关键。


关于个体的海马体记忆上的差异,短期的电存储能力上巨大的差异,随年龄的衰老,原因是电信号,生物信息素开关信号的存储能力蜕化,两个可能原因: 生物层面,存储单元量的差异导致生物电长期存储的难度, 环境的差异,信息素浓度(还是量)与周围干扰性的生物量子波动的干扰强度(脑电环境?), 不良习惯和衰老对短期记忆与判断的影响巨大。

海马体和LRG的逻辑对位关系,后话。 再分析
基本上有可能海马体在LRG分析体系层面, 与最终的判断开关单元之间扮演导体和缓存角色, 缓存的范围不一定,可能与之外更大范围全脑进行的生物开关体系的表演,量子态信息处理,分析波动的传导和进行;之间是一个并行互为补充的关系。海马体的生物本质不太了解,后话。


人脑结构体系,生物层面的层叠关系,大脑皮层出现的延迟性和差异性,数量上,先天后天沟回,体积上,决定了LRG的量,或者智商,甚至包括情商(情商是决定体系部分的量和灵敏性,准确性的商数)





量子态的脑和量子态的宇宙,不稳定性是呼应的,传播的,人际之间,人机之间,人生态体系之间,物种之间,信息以多种态和速度,规模传导,积累,决断,行动,具体反映很多,灭绝,适应,变异,迁徙,定居,冬眠,空间以及,战争,交易,贸易关系,经济关系(信息和能量存储的量的宏观尺度上的波动,逻辑关系 这个后话),文化,宗教,相应伦理,道德体系的干涉和传播、。。。。 宏观尺度上潘多拉星球式的整体,可视为宇宙尺度的脑。 能力强到可以认识宏观宇宙,微观粒子,甚至宇宙之子,万物之灵人脑(皮层)本身。





----------


第二波

量子态信息的表达和传导本身就是一个大的难体,分析之


量子态的相位关系,和布朗运动,分子的扭态,键位有微妙的联系(私以为),围观层面(分子,)量子层面(原子内),个体的不可预测与总体的可预测性之间的关联,决定了思维的负载性和可回溯和可预测性。

量子态的信息,从信息元,LRG参照的纯代码,到信息流,语言,图像,逻辑判断本身,到信息波or信息回路,到脑外的信息,Community层面的大尺度的信息交流与处理,(不同层面尺度)Community之间的碰撞和互动,向上级别止于生态圈的总物种,如地球。

量子态决定了其可变性,生物判断的随机武断性,以及其速度和尺度上的可加速(未论证)可积累性。 所谓的蝴蝶效应可是一例?

个体而言,信息的流动和存储以及读取,是需要物质支持的。 量子态流动性的高低,强大与否,与物质基础关系很大,总体上是个概率的关系,当导体足够强大,遗传性的LRG和后天自创的和外界写入的LRG足够复杂有序,整个脑Atmosphere,Circumstance有足够舞台,已有的习惯性存储信息流(中尺度的信息单元,代码形式的LRG)的量的多寡,短期存储单元的速度和量(海马体?),综合决定了量子信息总体上的信息量和有效性。 物质上的健康和高度发育和进化,接受表达单元的灵敏度(聪字: 接受耳眼,皮肤,生物受体,表达体口,表情等,个体间交流的复杂性,环境:生物Community、文化意义上的总脑的总体规模和效率, 都决定了量子态信息对宏观决断的直接影响


决断,后话




------------


经济(信息的洪流!),宇宙,和量子态的脑。后话,文字实在不足以记忆和表达,干扰性和约束性太强了!!!








  • 2010-07-26 23:00:24 [已注销]

    能量就是一切,聚而成万物,成人脑,化而为氢分子云,以至四大(基本力)皆空的原初状态。

  • 2010-07-28 01:36:13 [已注销]

    为神马没人理我? 都是废话吗?

  • 者

    2010-07-28 01:37:19 (Zach Wang)

    写得好!再加上人物情节和人文关怀!15000字左右,投给我~

  • 2010-07-28 01:39:23 [已注销]

    您是???

  • 2010-07-28 01:42:51 [已注销]

    原来我写的是科幻小说???

  • 2010-07-28 01:49:19 [已注销]

    好玩好玩,难为这么跳跃都记下来了。

    支持写成科幻小说。

  • 2010-07-28 01:51:19 [已注销]

    哈哈,好吧,我是民科。。。
    我觉得的右脑非常奇怪,可以不用文字进行思考,那些画面和逻辑关系就是多维的,画面感很强,非常复杂,但是是有主线的。
    用文字整理下来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不过以后我得多整理整理了。

  • 2010-07-28 12:21:30 [已注销]

    没抽过大麻的同学看看这个、看看我的千岁寒大概能体会到自由意志是什么感觉,哈哈

  • 2010-07-28 14:16:42 [已注销]

    原来我也可以写北回归线,尤利西斯…………

  • 2010-07-29 00:32:07 [已注销]

    决断的体系

    一早醒来,做了一个和鲸有关的梦,忽然想起前几天有人让我帮助解梦,前天关于思维的一通思考又随之涌来,风暴了一忽儿之后,又想文字一下了。

    词儿:

    思维流程 信息采集 信息标签化,层级化

    在Ladder Referencing Grid里的对位

    信息流的建构

    量子判断开关 其随机性

    量变和质变

    已存储的生理反应和个人经验




    大量信息的积累, 倾向性,影响决断的潜在因素: 1 是有倾向性信息的总量, 2是开关的多寡

    思维的速度之快是因为不需要完整表述,只需要代码,图形或音频方式闪过的特征码,足以代表思维的单元,

    比如梦的速度之快,往往是因为一切都是图形化的逻辑单元,有些梦里的现象的含义难解,是因为自己醒来时候的参照系过于复杂,若想解释未终止的梦境流线的含义或结果,最好回到梦里的思维流线去问自己,为什么
    比如有的释梦理论体系认为萌到厕所或躲避肮脏厕所代表潜意识里对性的担忧(该释梦体系的决定流程是这样的:
    弗洛伊地 认为 梦境是深层潜意识性压抑的反映,
    肮脏的逃避 意味着 担忧和排斥。
    厕所 意味着裸露下 体,性,也反映了性与排泄之间不可分的关系,
    性与排泄的不可分 暗示了 性的肮脏
    因此梦见厕所反映了潜意识里对性的污名化
    因此在梦里对厕所这个空间的担忧和排斥反映了因为潜意识里对性的肮脏化而带暗示的性需要的的压抑

    好复杂,但是所谓理性思维的正常逻辑大概就是这样的,语义化,符号化,逻辑强迫——梦等于潜意识

    但是有的人比如我,梦见躲厕所
    因为身体排泄系统有压力,所以想起厕所
    躲厕所
    因为青春期前的记忆充满了肮脏厕所的记忆(包括“差点”掉进去,和掉进去的传说)
    因此一想起公共的厕所就觉得脏
    梦里梦见回到了小学或者中学时代,必须去公共厕所
    所以梦见厕所就躲了

    简单化之后,我的方法就是,不逻辑,回到梦里,比如:
    梦见中学同学在追我,我要躲,梦里在很多房间跑,跑到公厕了,
    (好脏! 意象涌上来来:有人掉进去过,踩到屎,大便,抛尸厕所的传说意象。。。)
    跑!

    就这么简单,这里并未涉及到性,也没有潜意识“暗示”的说辞,因为梦的过程我认为本身就是在特定思维通路的启动下,久未活跃的记忆开关被激活之后的潜意识自然流动,因此自己的LRG里对事物的惯性判断,往往是最直接的,也是最能代表潜意识里的思维方式,这里的判断闸门就是由量来决定的信息代码涌来的时候,每一个信息单元,或者说个人思维的词典里对该词汇单元的定义,都是图形化,含义丰富,有倾向性的,像一个网络,而且是完全个人化的网络,思维的时候标识性的团在思维的主线里流过,到了闸门的时候,是I还是O,是Y还是N,取决于具有该倾向性的意识流量的多寡,这个潜意识的判断流程往往是在瞬间完成的

    但是思维时候信息过于丰富,参照系过多,LRG中北京信息的量过大;同时导向同一结论的开关过多,就会导致思维流动的减速,混沌化,最终无法做出决断。

    简单的例子:假设今天晚上你要请某MM来吃饭,做饭选料,
    主食: 米饭,馒头,包子,面条
    主菜:猪肉,牛肉,鸡肉,鸡蛋……
    配菜:青菜,蘑菇,茄子,土豆……
    做菜方式:煎,炒,煮……
    MM口味喜好:中式、西式,咸、淡,甜、酸,辣……
    你的口味喜好:……
    做饭的时间: 每一种做饭各不相同,实际上的时间只有3小时

    很明显信息量如果一一列举会装不下整个大脑的思维前台,但是每个信息由于我们发明了语言,以及庞大的记忆体系,在思维流程里都是符号化的,按照思维方式的不同可能不同,不外乎语音化的词汇,或者事物的形象两种,在一个大前提下,这些潜在的可能性都在记忆的体系里,按照LRG的网格用符号的方式存储着,排序着,思维流过的时候,之前进行的排序越多,所谓的“经验”也就越丰富,量子化的判断开关也就反应越快,比如最后你可能选定了因为时间紧,MM口味偏中式,做一个红烧肉,一个可乐烧鸡,一个番茄炒蛋的时间加起来正好2个半小时,OK开始!

    这里前台的判断开关主要其实是两个重要程度差不多接近的客观因素:
    1 MM喜好与否, 喜欢 不喜欢
    2 时间总量够不够 不够 够

    在LRG里排序只有四种组合方式,当信息涌来的时候,记忆里有足量做菜经验信息的GG就会不用去思考菜的制作流程,只用判断这两个因素即可,判断速度自然很快, 记忆里没有经验的,每个菜都会有无数种组合,多种流程,一一组合好了再拿去被四种判断开关检验,思维自然就慢。 但是神奇的是这个判断虽然从组合的可能性上有很多种,但是实际再没经验的也不会想上几个小时,这个就涉及到思考的物理属性了,我猜测LRG存储于比较偏皮层的部分,和语言,逻辑的区域相关,思维的流线是一个个复杂的按照自有的LRG单元排序过的体系,决定的时候神经元判断是与非得量子化开关,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连串已经设定好的思维通路,是电化的,其速度之快是超出想象的,在“全神贯注”的时刻,这些设定好的思维通路,以及具有可能性的思维通路,流过同样是量子化的判断的开关的速度是惊人的,因此思考的速度也是惊人的。

    上面的分析有概念化和简单化的嫌疑,但是想一想人类在应激状态下的反应速度:
    鳄鱼袭来,DNA里对爬行动物的强烈恐惧,早已埋好了逃命的通路:一边调动下丘脑里存储好的强烈恐惧感,指挥肾上腺素瞬间大量分泌;另一边迅速观察环境,信息收集,判断逃生方式和通路,鳄鱼扑过来的时候,以非正常的力量和速度迅速抵挡并逃逸(或者由于错误选择而被吃掉)。 这一个流程里,产生恐惧感到肾上腺素激增的流程,是埋好的,和思考无关的,对死亡的恐惧是生物本能,这种固话的思维流线在思维LRG里进行优先化排序的时候,往往只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强烈电流。其后的判断,对环境的读取和信息重组,也是一个在各种激素瞬间的刺激下超速运行的过程,但是决定的好坏就还是要取决于前面说到的预存储的信息流——“经验”了,一个在农村沼泽边生活过的人和一个在城市居住高楼的人在这时的选择和反应速度一定是有差异的。


    以上的流程是老生常谈,但是LRG这个体系,我描述的其实是一种空间化,的记忆参照系,每个人的格式塔心理体系是总体相似而又因个体经验而迥异的。这里不光包含高度图像化的空间记忆,高低上下的方位,物体属性的存储区域,还包括经验化的判断流程如道德、伦理、事物处理的流程等等。

    其中早期的空间经验对整个网格的塑造和每个单元同类物体的分类排序,是高度个人化的。猜测其影响来自婴儿期和青春期两次大规模的脑神经元的发育和重组。






  • 2010-07-29 01:31:21 [已注销]

    有人说,我们现在所有的信息,貌似都是“读出来的”,有没有真正“看出来的”。
      

       “看出来”,或者可以说“感出来”的吧。在我说的LRG体系里,信息是标签形式存储的,思考的时候人并不会读取全部的信息,只是读取信息的标签和同类信息的Ladder次序,或者说评级。某种程度上就是语言了。但是在大脑里,每个词语的背后存储的是巨量的个人化的信息。举个例子: 妈妈, 爸爸 这两个词,
      每个人想到的时候,脑子里会是什么样反应?
      
      后现代主义认为,没有独立的自在的世界,世界是由语言构成的,从某种意义上,人产生意识,能够认知,能够有效记忆和思考,就是仰赖与将现象符号化的能力。
      
      回到说的鲸身上,每个月,它们会有一个不同的词汇(鲸的词汇)来标识这个月,那么在他们的记忆里,一月,和二月的差别,是怎么表述的? 是物象? 冰层的厚薄,海水的冷暖,阳光下海岸的样子? 还是符号化的声音记忆,也就是那两个不同的词汇:
      
      
      一月
      “whoop ahh”
      
      二月
      "whoop ahh"
      
      三月之后,以此类推

  • 2010-07-29 04:27:30 [已注销]

    Mark

  • goho

    2010-07-29 08:21:30 goho (愛生活,從此時此刻開始)

    資料來源呢

  • 2010-07-29 09:28:21 [已注销]

    Which part? 主要是头脑风暴,没有当论文写。

  • 2010-07-29 09:28:57 [已注销]

    鲸鱼部分可以去搜座头鲸和灰鲸的语言系统。

  • Ju-piter

    2010-07-29 09:41:53 Ju-piter (你以为填代沟是填阴沟啊!)

    好~写的有意思的

  • sunlight

    2010-07-29 11:21:56 sunlight (做一个优秀的闷骚)

    m

  • R.Shift.L

    2010-07-29 11:50:06 R.Shift.L (睡太久会死掉的啊!)

    靠 够跳跃 跟我妈一样

  • 2010-07-29 13:03:28 [已注销]

    跟LS令堂请安了(真诚的!), 我知道思维跳跃的苦,尤其是睡觉时。

    我的左脑目前正在强烈建议我的右脑做个详尽注释和有逻辑的整理,
    我的右脑表示目前很不给力,争执中。

    胼胝体表示鸭梨很大。

  • 大F

    2010-07-29 13:06:37 大F

    我好奇谁帮您解的梦啊
    求介绍
    我有几个梦也想解

  • 2010-07-29 13:14:33 [已注销]

    是我帮一个爱做怪梦的婆婆解梦,我自己研究了一下,结果被无视了。

    我不是心理专业得,您还是找专业人士比较好。

    或者公布一下你的噩梦让大家高兴一下? 这方面的流派也很多的,这种定性不定量的分析什么的高手最多了。

  • 李护士

    2010-07-29 13:19:48 李护士 (玩命)

    鳄鱼袭来,DNA里对爬行动物的强烈恐惧,早已埋好了逃命的通路:
    ----------------------------------------

    有句俗话说 初生牛犊不怕虎
    就个人经验来说,“恐惧”这种体验是一种习得潜意识逻辑。不是DNA安排的“本能”。

  • 2010-07-29 14:03:35 [已注销]

    回 LS:


    恐惧这种情绪以及随之而来的并不是习得性,而是源自大脑原始结构杏仁核的一个本能反应。主要机制是: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活动增强,血皮质醇水平升高。

    大部分的恐惧,都是你说的习得性的,包括怕狗,怕一般的猛兽,都和童年的教育和经历有关。 但是对有些事物的恐惧,实验证明,要么不用条件反射刺激,就会恐惧;要么只有很少次数的条件反射刺激就可以养成恐惧。此种可能的先天恐惧包括: 蜘蛛、老鼠,爬行动物如蛇和鳄鱼,等。 还有的人天生惧怕黑暗,森林等等,这些和早期人类的生活经历有关,很大程度上,就是写在DNA里的。 这种先天恐惧的强烈程度和人种,文化都有一定的关系。而且通过反向的条件反射培训是可以消除恐惧感的。

    参见
    焦虑的神经生物学研究 作者: 杨权
    人为什么会恐惧 http://people.bowenwang.com.cn/fear.htm 作者: Julia Layton

  • zyx1st

    2010-07-29 14:05:22 zyx1st (release)

    全是自己的东西 没让别人听懂的接口

  • 2010-07-29 14:09:50 [已注销]

    洗耳恭听! 作为外行,我写得很主观,一些Pop-up的概念和自求自洽的逻辑。

  • zyx1st

    2010-07-29 14:17:56 zyx1st (release)

    我也外行 在我眼中 你在用碎片化的词语的排列来 表达自己的思维 对于一般人来说缺乏连续的可读性 缺少脉络和推导 所以能看明白的人估计不多
    虽然我知道你在讲什么

  • 许公子|KratΩs

    2010-07-29 14:31:46 许公子|KratΩs (就这样吧。)

    mark

  • 2010-07-29 14:39:46 [已注销]

    LSS 你的智商一定很高。 至少是把文字转化为图像的思维能力。

    我现在回头读,都得部分依靠我的记忆才明白我当时是想表达什么了。

    我当时漏了一点,关于图像信息在大脑的存储模式,我思考过,和今天的以帧为单位的图片和视频存储方式有何区别,我认为更大程度上是模拟信号的,而且在LRG的体系里,图像的数据库一定是有非常高效的存取方式,否则思考的速度不会如此之快。 你知道我想起了谁么? 那个人肉照相机,过目不忘可以画出整个城市详细图景的非洲人。 这种人的存在足矣证明视神经后面那个人肉CCD的精度以将多幅图像在二维,三维空间体系里进行存储的能力是超出一般人想象的。

    英画家 Stephen Wiltshir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8YXZTlwTAU
    or
    http://v.ku6.com/show/gyX2tBsfMm-1VdIp.html


    注意观察那个视频,画罗马的时候,他是坐着直升机,用眼睛扫遍全城,截取了大量画面和空间关系,然后在一张纸上,画出一个特定角度(不是他飞过的高度)的鸟瞰图。在这个过程中,他临时建立了一个三维的甚至多维度的LRG(这个词在这可以用吧),包含了所有的空间信息,并按照他自己的信息分类方式,将图像和建筑的细节信息全部存储。

    我觉得对他的思维模式的研究,足以成为一个新的学科的发端。从城市研究的角度来看,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也可以找到更确凿的理论支持并得以进一步完善了。

    有很多的记忆高手,在短时记忆的过程中,也是采取特征代码空间方位配合特定的逻辑流而构建的层级记忆体系,不过我这里没有材料。

    (我发现我有不停自己造词的倾向,不知道该不该遏制。)

  • zyx1st

    2010-07-29 14:54:58 zyx1st (release)

    多谢夸奖 只是从你文章的某些元素中认定你是在说某些我以前想过的东西 所以主观的认为你想表达的东西 指向的是我认为的东西 但是实际上也有可能是个误会 指向的是不同的东西

    其实造词是好事 你把你脑中想表达的东西 从混沌中分离出来了 只是不知道该用何种大家都理解的词来表达 比如科学上约定俗成的名词或者公式定理 来让大家知道你所指的是什么 所以用了一些可能只有你自己才明白的词语 这些词的特点是带有很多可能自己才明白的私有属性 是在里思考的时候给附加上去的 别人没有获得你的思想 所以很可能无法理解里面包含的私有属性

    关于模糊记忆也就是你说的LRG上 我和你的观点基本一致

  • 2010-07-29 15:12:53 [已注销]

    谢谢楼上,你的词句我读起来很顺。

    我的基本大前提,和出发点,其实是信息的量子形态。这个松鼠会最近貌似有个专题,涉及到生物界许多智能用量子力学理论解释的现象,比如鱼群鸟群的协同运动等等。

    前面有人提到了利用量子纠缠态实现了远距离传输,我查了一下,虽然还是要光纤传导一个光子的信息才能实现远程的读取,但至少证明了某种程度上最微观的信息存储单位是可以有多小,其速度可以有多快。 所有的脑里存储的信息,包括DNA里存储的巨大遗传图书馆,皆来自生命自亘古以来对环境的观察,这以物质为载体又反映其他物质的信息本身,以及观察这个行为,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否有普遍的规律可循? 其中有多少事随机的偶然事件,有多少是进化的必然?

    一想到从大脑的物质实体到存储的所有信息皆是能量的不同形式的波动,原子在原子核和电子之间空如星系,从强子到原子到星系到宇宙都是空间远多于实体,一切的一切不过源自大爆炸的那股莫名的能量……我就觉得我得有必要去补一觉。

  • 2010-07-29 16:57:02 [已注销]

    搞得混乱艰深了,我先不说了。

    大家来聊聊梦境吧,我看我能不能掰一掰?

  • 阿饭@psyche

    2010-07-29 18:36:22 阿饭@psyche (名粪有花)

    提醒lz:量子态的大脑和用量子态解释大脑,是两个概念

  • 阿饭@psyche

    2010-07-29 18:51:27 阿饭@psyche (名粪有花)

    但lz你的方向还是和很多现有的一些研究方向和概念有关联的
    推荐你几篇文章,关于信息熵和大脑处理信息的uncertainty principle的:
    http://arxiv.org/abs/1007.0210
    http://arxiv.org/abs/1007.1395
    http://www.nature.com/nrn/journal/v11/n2/abs/nrn2787.html

  • 2010-07-29 19:34:21 [已注销]

    谢楼上桑推荐的几篇好文,正在读。

    我还是觉得大脑的信息单元在微观上,处理信息流的时候,在很多判断的开关上,是量子态的,可能我得对这个概念再做些了解。 不过无论标题如何,我想解决的问题其实是信息是以什么形态在什么样的架构下存储于脑内的。

    记得卡尔萨根曾经捧着布鲁卡的脑说: "保罗·布鲁卡是否依然还在装满福尔马林的瓶子里呢? " 这个问题已经多少有点哲学意味了。你是研究脑成像的,这些问题有没有答案?


    人脑的物理形态是否限制了人思维的广度和复杂度? 人脑的对感官信息的处理和记忆到底是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格式塔心理学里的独特心理地理体系是如何存储在大脑里的?

    还有人为什么会在同样的条件下,作出迥异的决定? 这种个体上的不确定性和人类团体Communities行为方式的可预测性让人惊讶。某种程度上,社会化智慧生命的单一个体从宏观尺度上看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集合起来却可以作出影响巨大的事情,这个能否从量子理论里找到一些可能的解释?

  • zhang3

    2010-07-29 19:38:22 zhang3 (the man who wasn't there)

    你这得把脑神经科学家都给气死。

    当年彭螺丝皇帝新脑一出,扯到了量子微管,引出脑神经科学家出来声明,脑部的神经活动只是一种电化学作用,丝毫看不到牵扯到量子效应的可能。

  • 小曼小西

    2010-07-29 19:41:38 小曼小西 (缪斯的看门人)

    我经常梦见自己在一个我不曾去过的城市,又往往空无一人,城市本身也很奇怪,有些风格不明的建筑之类的....请问有何解释吗?

  • 2010-07-29 19:50:03 [已注销]

    LSS

    哈哈哈哈哈哈,电化学作用,是啊,我其实不是想说微观上信息传导是什么神秘的量子纠缠态的传递之类的鬼话,我只是想说电化学反应的载体是神经元和无数的突触,数以百亿计的神经元,要靠游离状态的大量的连接分子,作为开关,这个我具体的描述不清楚,但是这些物质的浓度和随机的分布,对做决定的思维开关的倾向性是否有一定的影响? 电化学反应是一个庞大的波动的过程,其足迹脑外可以探测到,这里面的逻辑上的机制又是什么? 信息存储的方式和计算机可类比么?一定是区域存储,区域处理的模式么?我记得美国曾经有针对脑瘫患儿的治疗,讲失去的功能激活其他健康区域来替代,这个物理的职能区域转换的过程中,原来负责处理某些功能的区域,是如何重建并执行原有功能的呢?

    尤其是,人能通过思维控制先天确定的潜意识里思考的模式么?整个Physical的Structure 和实际的逻辑意义上大脑的思维结构,我编的LRG之间,是个什么样的对应关系?

    我的东西说服力我是不大自信的,毕竟定性,假设太多,引用,量化太少,但是我想你应该懂我在说啥?

  • 阿饭@psyche

    2010-07-29 19:57:09 阿饭@psyche (名粪有花)

    well,量子化的大脑并不是不可能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1823980/

    只是lz你那些都太民科了。。。

  • zhang3

    2010-07-29 19:58:35 zhang3 (the man who wasn't there)

    人工神经网络已经研究得很多了,逻辑运算,分布式记忆,简单视觉,学习机制,这些都有实现,但是仍然没有取得太多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更没有70年代开始的研究热以来,对人工神经网络的期望。有人认为是规模还不够大的原因,有人认为理论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你提的问题,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都可以给出来答案,当然也可能只是一种模仿,并不是真正的实际发生的过程。

    最近听说的新闻是蓝脑计划,据说已经模拟了一只小老鼠的大脑,根本目标是用蛮力实现人脑的规模。等到那时候,很多问题应该可以有答案了。

  • 阿饭@psyche

    2010-07-29 20:02:35 阿饭@psyche (名粪有花)

    脑模拟那部分,他们的算法还是挺落后的...

  • 2010-07-30 02:30:30 [已注销]

    暂时词穷了。。。。。。。

  • 2010-07-30 02:39:12 [已注销]

    我想, 我不是搞这个研究的,但是我认为研究和思考人类的具体思考过程和方式的时候,人本身的意识在这里起到很大的作用。

    这个在某种程度上,我说的是软件。

    你可以监控所有的运转过程,并实验所有可能的方式。如果真有一天人类能摸清楚大脑的物理机制和有意识的情况下脑的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那一定得是活体的实验。否则你可以发明出很强大的模拟神经网络机制的硬件,但是软件部分如何模拟?

    妄想解释脑的运作我想难度不亚于解释黑洞的Singularity里面到底是什么。某种程度上,所有的解释都靠外部观测来进行的。

  • zyx1st

    2010-07-30 09:28:13 zyx1st (release)

    我不觉得有多难 只要建立一个足够匹配大脑运作模式的模型用来归纳总结和推导 解释脑的运作指日可待

    关于自我意识 其实人还有大多数的思维和意识是我们无法时刻察觉到的 某些人称之为潜意识 它们部分受人控制 但是其工作无法被追踪 它也只会反馈给人决策等信息 但是就如同编程里类的调用一样 你可能并不了解其过程

    我想大脑的化学工作模式还达不到量子态的程度 用量子方面的理论来解释脑科学 自己并不看好

  • zhang3

    2010-07-30 18:48:23 zhang3 (the man who wasn't there)

    2010-07-30 02:39:12 混时大魔王 (timelessly)

    妄想解释脑的运作我想难度不亚于解释黑洞的Singularity里面到底是什么。某种程度上,所有的解释都靠外部观测来进行的。

    -------------------------------------------------------------------------------------------
    大脑不是黑洞,核磁共振就可以绘制出脑部神经活动的三维图,更何况还有
    正在发展的更先进的方法。

  • Clyde.L

    2010-07-30 23:51:48 Clyde.L (digging doctype)

    哇,这个话题好迷人。
    我在想,如果人脑的智力是有限的,但其极限刚好能达到理解自身工作的全部原理,那么它也就能去制造一台AI来扩展自身的智力(就是把人类意识导入更强大的载体),通过人工扩展,最终,人类能够理解宇宙的全部奥妙(挑战上帝权威了,呵呵)。
    如果不能的话,只能囿于自身的低级层次了。
    一点想法,不知道对不对。

  • 2010-07-31 02:04:42 [已注销]

    LSS ,这就像通过黑洞周围的恒星运动和研究黑洞辐射来探究黑洞运行的规律一样。Singularity这个概念还是得不到解释,逻辑上的没有体积和空间上的没有体积,还是很难去解释的。

    人脑的意识到底是什么,人工智能是不是有智慧的意识形态,这个问题很难给出定论,至少目前还是个谜。

  • 老虎

    2010-07-31 02:10:00 老虎 (啊美人你不要生气)

    我只想知道为什么我花了九十九元买了一件完全不合意的不可退换的打折牌子衣服。上帝这样做是什么意思。。

  • 2010-07-31 02:20:13 [已注销]

    回: Clyde.L


    挑战上帝权威就像挑战父亲本身,你也许有一天能最终理解他,但是你不能成为他。
    宇宙运行最终产生智慧生命的目的,也许就像卡尔萨根说的,a way to know itself.

    个体生命太渺小了,比起宇宙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但是目前已知的智慧生命也许就像Kevin Kelly说的,只是宇宙发展的第三阶段——信息阶段的一种重要形态,最终肉体进化已经无法满足智慧进化的需要,因此超出肉体本身而存在可能是终极的使命,某种意义上,已经在进行了。 他认为技术的产生,就是这一过程的开始。

    如果你可以上Youtube可以看看这个TED 谈话:
    Kevin Kelly tells technology's epic stor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S1xL1qcBa4
    带中文字幕的版本:
    http://www.ted.com/talks/lang/eng/kevin_kelly_tells_technology_s_epic_story.html


  • Leech King

    2010-07-31 02:21:05 Leech King (Smartass is the new sexy.)

    智慧进化超出肉体本身?

    那岂不是还得研究长生不老之类的技术?

  • 2010-07-31 02:38:17 [已注销]

    LS 超出肉体本身的就是必须面对人一定会死这个事实。

  • Leech King

    2010-07-31 02:53:57 Leech King (Smartass is the new sexy.)

    人当然会死

    有没有方法让智慧独活?

    感觉你们之前讨论的模拟方法比较可行

  • 2010-07-31 03:12:18 [已注销]

    智慧独活,应该是整体意义上的吧,40亿年后太阳也会消亡,如果还存在,那个时候的人在哪里?

    有个小说,叫计算中的上帝,里面说有的地外智慧生命,最终选择集体数字化,进入地下。还毁灭卫星以防止潮汐力引发板块运动。

    这种对生命未来形态的预测还是很多的。

  • 2010-07-31 07:02:00 水桶

    起床后能想起这么多,好厉害

  • 2010-07-31 09:46:21 [已注销]

    2010-07-29 19:41:38 小曼小西 (左右手互搏)

    我经常梦见自己在一个我不曾去过的城市,又往往空无一人,城市本身也很奇怪,有些风格不明的建筑之类的....请问有何解释吗?



    -------------------

    还是说说具体的梦境吧。

    有心理学家认为陌生城市的梦境,往往和人际关系相联系,和你需要处理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有关,越是难以辨认的城市,越意味着复杂的人际关系。
    曾经有解释甚至认为和性关系有关,但是现在似乎更多的还是认为找不到的情绪就是生活中烦躁的一种体现。尤其是人际方面的。

    这个要完全解释清楚,就得搞心理学的人了。

    我说说我的理解,弗洛伊徳推论说梦里的材料,往往要么来源于你儿时的记忆,要么来源于你最近的感受,包括各种感官所存储的。辨认你所在的街道的特征的过程,往往也是在和你能够辨识的城市的特征进行比较的过程,这个“能够辨识的城市“,无论是你的故乡街巷,还是你目前生活或者到过的地方,都是一个不断地在原有的空间关系的记忆基础上有逻辑地存储起来的。 我特别指的是不同构筑物的三维拓扑关系,如尺寸,上下左右前后等等,至于建筑表面的信息,和特别的细节,就属于我说的LRG里依托着这个空间体系所存储的信息流了,在梦里,可能是非常杂乱的。 但是你梦境的先后顺序,以及一直纠缠着你让你困惑无法解读的细节,比如墙上的字,某栋特别的房子的形态,等等,往往和当下纠缠着你的情绪有关。

    如果你重复梦到这种陌生城市,我觉得你可以记住那个城市的样子,试着回忆儿时生活的环境,以及目前生活的环境,找找和梦里的相似之处,尤其是注意你当时的情绪,以及让你惊醒的困境。越是情绪强烈的梦,越是反映你潜意识里真实的困境,据说。

    此外梦里的空间有时是可以随意被重组的,我读到说有的人甚至会告诉自己,这是梦,这是假的街道,所以我可以让我自己转过这条街,就看到海滩,然后真的就看到。你也可以试着去解读和控制这种梦境。

    梦里脑活跃的部分多是白天休眠的部分,因此随机性是很强的,假设我所谓的量子态的开关和信息存储的单元真的存在,梦境的多变和随机性也许就正反映了人脑里各类信息和情绪流在毫无干涉的自然状态下真实的倾向性,而不是你在清醒时,用你的”意识“去”观察“的时候所"思考"的吧。






  • 2010-07-31 09:57:38 [已注销]

    另一个话题,我看到关于”飞蚊症“的那个帖子,我想知道有没有人像我一样,通过观察视觉神经随机产生的纹样来催眠的。

    小时候注意过闭眼之后似乎还可以看到东西,有时候闭着眼睛瞪大了会感觉可以看到两个眼球的映像,两个发光的环形。 后来发现其实闭着眼睛的时候,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可以观察到大量的符号,图形在不停地变换,像是计算机生成的分形图样,可以控制,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细节,一般是二维的,但有些时候睡眠加深之后可以感觉到是三维的。这种时刻睡眠来得往往特别快特别舒服。 只是我一直在想这个过程的实质是什么,是否和梦境里清晰的视觉体验有关,视觉记忆的存储器,把信号反馈给负责逻辑的部门进行随机或者可控的重组。

    这些"有意义"的图形化的记忆片段,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存储和读取并在此产生视觉感受的呢?

  • Clyde.L

    2010-07-31 11:30:01 Clyde.L (digging doctype)

    我看过一本书,《万物简史》。里面的一个宇宙层次模型把事物分为了4个象限,个人,心理的,内部的;个人,行为的,外部的;公共,文化的,内部的;公共,社会的,外部的。

    里面的一个视角让我很受启发:分析事物的运行原理,不能只是简单得观察其外部行为,这样是不能深刻理解其内部逻辑的。换句话说,应该给精神上的“思想”同等的地位,而不该仅偏重物质的运作。

    举一些例子,不能简单粗暴地用荷尔蒙去解释性欲;Skinner的行为心理学站不住脚……

    我大致(只是大致)觉得你的记录里的理论很大一部分是在用物理学的理论来设法解释脑的工作原理。所以也许这个视角也能给你带来一定的启发。

    不过你的记录看起来很累:P,我对这方面的了解也不多,所以要是得不准,见谅。

    PS: 好奇lz是学什么的,这方面看的什么书?

  • 2010-07-31 12:22:10 [已注销]

    我的记录的原始形态就是随机的,意识流的,我很痛恨我的思维的控制性,让表述没有逻辑,但是我知道他们原始的形态,所以只好更多地去描述那些年头的原始形态。暴露了我的外行,不过我也无所谓了,只求有1/10有价值的东西就行。

    物理的东西在我扯的东西里只是个载体,但的确是我认为可以解释这个宇宙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费曼说物理比起数学,就好比做爱比之SY。提出假想+实验证明,是个很爽的事情,不过我这种外行,也只有YY一下了。

    我之前在看霍金的东西,属于十年前没看懂,今天结合他的电影又重新看的。 还有一部很让感慨的纪录片,Carl Sagan的《Cosmos》,他很唠叨,但是总有一些话言外之意会让人很有感悟。这个必须看英文版的。此外还有大量的硬科幻。 我不是纯理科的,所以读书非常杂而且读得很快,我不认为所有的书都有精读的必要,尤其是可能改变你的哲学观的书。

    我记得叔本华说:”被记录在纸上的思想,不过是像在沙上行走者的足迹而已,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如果我们想要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些什么,则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晴。 “ 有一定的道理,而且也很符合你说的”思想“这一说法。总之人的个体生命太短了,得试着多留下自己的痕迹。

    顺便提一下还有一个维纳,控制论的创始人,我比较佩服也很关注。

  • 2010-07-31 12:30:30 [已注销]

    问我学啥的? 我是蓝翔技校民科系大勺班肄业的。

  • 老虎

    2010-07-31 14:39:22 老虎 (啊美人你不要生气)

    2010-07-31 03:12:18 混时大魔王 (timelessly) 智慧独活,应该是整体意义上的吧,40亿年后太阳也会消亡,如果还存在,那个时候的人在哪里?



    太阳也是人造出来的。

  • 老虎

    2010-07-31 14:39:48 老虎 (啊美人你不要生气)

    再造一个银河系太阳系就是。

  • 2010-07-31 22:02:35 [已注销]

    LS真彪悍...

  • 2010-08-03 10:14:28 [已注销]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024432/
    量子纠缠:万物皆有默契可能


    先说明: 不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大量的传统思维方式,有点硬拗。(“有感知的水”,“祈祷的治疗效果”,“巴克斯特效应”,“轮回” 这就伪科学啊! )不过对事实的引述和他的第一,第二个观点还是值得看一看的。


    关于量子纠缠态与意识,以为参考:


       量子纠缠证实了爱因斯坦不喜欢的“超距作用”(spooky action in a distance)是存在的。量子纠缠超越了我们人生活的四维时空,不受四维时空的约束,是非局域的(nonlocal),宇宙在冥冥之中存在深层次的内在联系。
    ………………

    真正要研究意识,要在微观领域里找,要在量子的层次上进行研究[9]。我们知道,微观领域是量子力学描述的世界,而量子力学本身又遇到了意识的难题(测量问题)。因此,物理学和生物学在微观领域里,在量子的层次上遇到了意识这一共同的研究对象。 ………………

    ……
        实验表明,量子纠缠这种关系一旦发生后,就保持了下去,微观粒子能够保持这种记忆能力,能够区分和识别和其有“纠缠关系”的特定粒子,能够不受时空限制地“认识”和“记住”这种纠缠关系,这用纯物质的观念是无法理解的,其实微观粒子的这些特征和人的意识相似。
    ……




    以上求达人鉴定





  • 2010-08-04 06:57:15 [已注销]

    被终结了。 又看到一些论调,称海洋是生命体,有记忆,甚至有某种意义上的智慧。 不过不是LS引用的那种伪科学的说法。

  • stellastarr

    2010-08-04 11:02:28 stellastarr (蓁荒。)

    觉得Lz还是很厉害,膜拜一下。建议Lz写小说,把自己的观点包含进去,私以为有些观点可以直接以情节加以辅助说明…就是觉得LZ的语言有点私房了,碎片式的,所以我觉得还是写篇科幻可以将不同的观点一同整合进去…的确感觉Lz很想讲清楚但是讲丫讲丫讲不清楚…提个小建议,这样的叙述适合Lz自个儿品味…我是想品味但实在力不从心…能不能下次稍微在把观点整合一下呢?毕竟读者大多数都是外行…我总觉得逻辑可以复杂观点可以深奥,但是表达一定要清晰准确…读者可能第一遍读不懂但多读几遍就会有所体会了,但不能让读者再帮你理思路…一点点小建议…呵呵。还有些作为外行的小问题,我可不可以将Lz对于大脑的阐述理解为大脑其实包含无数个随机量与可控量,随机量会与外部社会环境一同作用于可控量?

  • 2010-08-04 11:53:50 [已注销]

    LS: 谢谢你的建议和批评,当时只是担心忘了,就把所有的思维片段都随手写下来了,而且我很久没有写过大段的中文,所以不光混乱晦涩,而且掺杂了很多英文词汇,很对不起读者。 之后我也没有抽时间去修改和理顺,这个我需要自己再想想,我会抽时间把我最初的想法扩展一下的,至于发展成什么,我想我的学术背景和深度,也只有可能往定性的科幻小说的角度去发展了吧。

    我阐述的时候,其实加入了后来的一些思维,最初想法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我一直纠结于一个和格式塔心理学有关的念头,人的思维模式是一个可以图像化,立体化的三维或者多维的体系,一切长期的记忆,短期的记忆,以及建立在记忆的元素基础上的逻辑和推理,都是以这个体系为基础的。

    简单说,就是一个空间的网格,它的生成可能很大程度上是和人脑的进化结构有关,部分原始的结构,包括对原始生存环境的记忆,以及婴儿时期和青春期的体验。 文中提到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是这种认知体系在城市设计领域的一个营用,他把人对城市空间的认知,分为道路(通道)、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 这种体系,是不分地域,人类所共有的,文化的差异是后叠加上去的。 那么这种思维体系的心理机制及其生理基础是什么?

    应该说我的科学知识是很有限的,但是这个不妨碍我去定性地去领悟一些由科学界最聪明的头脑所抽象出来的概念。 卡尔萨根在COSMOS里讲了很多用我们的观点看,属于“唯物史观”的观点,例如信息的概念,他不是从人本身来阐述,而是从整个生命的角度去概括,我总结和拓展一下:

    首先DNA是一种可以追溯到最原始的生命形态的一个庞大的,不断升级的数据库,原始的无脊椎动物可以在没有脑的情况下,靠DNA遗传下来的生物本能进行正常的代谢和遗传活动,其信息量之丰富,足以让人这样复杂的生命体,在大脑无意识的情况下,身体各个器官保持正常运转,并对外界刺激做出各种反应,然后出现了最基本的神经元,到脊索和脊椎;

    直到终产生了脑,此时生命所能接触和收集的信息,DNA已经不足以承载,于是脑开始多方向地进行有叠加的进化,这个过程在我们的脑里可以找到清晰的足迹,

    最终始于直立人-智人-现代人类的这一支不断向前,最终胜利地进化出了复杂的大脑皮层,信息量的剧增和强大的记忆能力使生命第一次有了 遗传以外的信息记载和传递方式: 从结绳记事到产生口头语言,象形文字,造纸术,印刷术,书籍,电子存储等等以惊人的几何级数增长的体外信息存储方式,生命的智慧从能够记录信息的那一刻开始产生并延伸到身体之外。

    这个趋势到了今天,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人脑产生的自我意识,某种程度上,是我们所独有的,但也是生命总体的一个巨大的成就,它可以反向的进行自省,甚至妄想着“了解自己”,甚至用用人工智能的方式模拟和复制自我。 这是个无法阻挡的潮流,不仅是生命意义上的,更是宇宙意义上的。

    在这个过程中,追溯生命留给我们的一层层记忆的年轮,以及如何在这年轮的基础上,产生了人类独有的语言和思想体系,也许是非常关键的一部。 有了脑,我们可以去感知和重现整个自然,发现规律;而脑本身也是这个自然的一部分,承认这一点,才有可能思维的实质。 任何人都无法否认人类思维速度之快,机制之神秘,甚至不得不引用量子理论这种模棱两可的不成熟的理论来解释它的信息存储和传导以及最终实现复杂思维的机制。

    这个机制本身,无论是怎样的,都会对人类进一步地了解自我,模拟自我,复制自我,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原因只有一个,设计是个不断失败和淘汰的过程,人脑是进化这个的巨大实验场通过无数次的失败所制造出来目前最高效的思维机器,只有师法自然,才有可能成功地复制自然之子,延续Cosmos所赋予的使命。





  • 2010-08-04 12:03:25 [已注销]

    呃,又YY了这么大一片,我必须得收敛了,言多必失,请多多鄙视!

  • zhang3

    2010-08-04 12:06:21 zhang3 (the man who wasn't there)

    科幻一把。按现在的发展,估计到不了公元3000年人类就可以电子化生存了,或者已经被自己制造的智慧取代了。

    摆脱了生死,又掌握了原子能的智慧生命,应该可以在宇宙中无限的旅行下去吧。

  • zyx1st

    2010-08-04 12:35:23 zyx1st (release)

    楼主想的和我想的东西很相似啊 第一 科学知识的缺少并不能阻止我们去探索科学的奥秘 条条大路通罗马 有些人去看一个东西 有些人去听 有些人去感觉 我自己属于去感觉的人
    第二 关于量子纠缠态这个东西原来没研究过 但是感觉和我建立的一个模型很相似 根源模型 有点像哲学上某家的思想 我们能够感觉到的所有东西(即世界上所有存在的东西)都只是根源模型里各个集合的投射 他们都是在同一个大尺度的世界里

  • 2010-08-30 16:56:50 yyts

    楼主同道中人啊,我也在QQ上写了一些观点。
    总的说来进化论很伟大的。量子学又似乎解释了人的主观性。
    另外欣赏艺术品时你会觉得它对你还是对作者的震撼大呢,所以科幻真的太拐弯了。同意LSS的说法,但是还有很多逻辑上说不通;摆脱生死不一定非要用电子化生存的 方式,不过却可以作为短途旅行的方式。未来的画卷对我们来说只是艺术品,在憧憬它时我们却常常忽略了我们自己本来就是为了它的...

  • 不觉晓

    2010-08-30 17:00:05 不觉晓

    万一进化论是错的怎么办?

  • 2010-08-30 21:43:24 [已注销]

    也许就是错的,现在哪个理论没有漏洞?

  • zhang3

    2010-08-30 22:11:25 zhang3 (the man who wasn't there)

    进化论的理论基础是不可能错的,因为“适者生存”根本就是同义反复。

  • 不觉晓

    2010-08-31 08:32:55 不觉晓

    2010-08-30 22:11:25 ?

    进化论的理论基础是不可能错的,因为“适者生存”根本就是同义反复。

    ----------------------------------

    哪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一切皆有可能的

  • 2010-09-01 00:02:22 [已注销]

    LS你在玩哲学么,跑偏了...

  • 2010-09-08 15:53:13 yyts

    同义反复....必然是洗具啊

  • iDamaG

    2010-09-08 20:46:07 iDamaG (签名太长了吗)

    不知道在说什么。。

  • 2010-09-08 22:15:59 yyts

    词汇越来越少,学外语不就更容易了?

  • 2010-09-29 08:52:57 [已注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A7GwKXfJB0&feature=sub

    Sebastian Seung: I am my connectome

    MIT的这位,说的其实挺泛,但是很有意思。

  • EVIL@BOWLER

    2010-10-22 21:54:25 EVIL@BOWLER (厚者为盾,黑者为矛)

    马克

  • EVIL@BOWLER

    2010-10-22 21:54:44 EVIL@BOWLER (厚者为盾,黑者为矛)

    马克

  • 海洋饼干

    2010-10-23 14:01:31 海洋饼干

    马克

  • armtotooth

    2010-11-01 21:17:22 armtotooth (都不是省油的灯)

    呵呵,楼主参考下
    拉康
    他后来准备用拓扑学来研究语言和思维。

  • 堂叔叔

    2010-11-02 07:51:32 堂叔叔 (“哎,喂!喂!你在哪呢?”)

    对拉康来说,那种用动物进行的研究排除了心理的概念,因为心理必然与语言、意义和价值观念相关联。

    "当婴儿获得语言和识别符号的能力时,该形象通过这些媒介,其意义就发生了变化。婴儿成了一个分裂的主体,潜意识成了'另一个'和另一种语言。"

    很有意思

  • 堂叔叔

    2010-12-21 13:45:46 堂叔叔 (“哎,喂!喂!你在哪呢?”)

    最近被封了几天,夜里老是有些奇怪的梦,梦见思维脱离了语言在感官的世界里纵横,Inception里的逻辑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下面这些是早上醒来之后,朦胧中的一些体验。

    世界是语言构成的,用于记录和表达信息的语言可简单地看成一套复杂的符号体系,人类产生了声音符号才有了文字,然而在这个语言组成的感知世界里,每一个定义,概念,名称,逻辑链的代码,绝不仅仅是文字本身所呈现的形态以及代表的意思那么简单。试着去捕捉晨暝时段那些看似毫无逻辑的思维片段,发现当表层意识由于浅睡眠而暂时沉寂的时候,潜意识的海洋是一片Solaris般汹涌的思维之海,随即,跳跃,直达结论,毫无时间和距离的限制,速度成为一个没有意义的衡量标准,在一些类似梦境的空间体验里,所有的细节纤毫毕现,而又不似梦境般完全脱离控制,一段段的逻辑流控制着结论,甚至表层的意识还可以以微弱的力量参与进来,提出问题,给予一些方向:这大洋会暂时被扰乱,然而结论却往往在瞬间就可以得出;若是一个无法解答的、涉及更深层矛盾的命题,则会瞬间引起轩然大波,所有可能的结论,图像,记忆,预存的道德和价值以及经验判断的流程在极短的时间里被一一滤过,速率远超过写这么一大片文字,然而这类问题往往无法得出结论,最终会消弭、被新的思虑所替代。

    当语言(图形或声音化的文字片段)试图在表层意识里醒来并描述这些思维流转的片段时,一种力量阻止了它,流转的思维带来一些超越平常智慧的快感——存在变得非常丰满,复杂,而不是每日清醒时皮层上回荡的只言片语所能比拟,这种快感带来的贪婪阻止了在表层发出单线程的声音或书写一行清晰文字的企图,代之以一种记录和旁观的行为,尝试着记下潜意识海洋里飞扬的试听嗅味触的记忆片段,以及所有主要的逻辑过程。如果多给力一些,这些片段比起纯粹的晨梦,多了一些可控性和目的性,一些悬而未决的情绪症结脱离了原有语言描述,继之以复杂而冷静的记忆片段,概念符号及其之间的因果关系,如同涅槃般纯粹的记忆海洋,在微弱的逻辑驱动之下,纵横捭阖,复尔归于平静,经验世界的十年、二十年,千里、万里的时空距离,成为毫无意义的信息流,空间视觉体验和声音是最主要的信息载体,符号化、个体化的基本记忆片段和符号可以以极简的方式被代码化地表达,并融入更高一级的逻辑流程中。

    待续

  • 堂叔叔

    2011-01-05 08:37:17 堂叔叔 (“哎,喂!喂!你在哪呢?”)

    再睡一觉继续

  • 堂叔叔

    2011-01-05 08:40:17 堂叔叔 (“哎,喂!喂!你在哪呢?”)

    补天涯贴的答问:


    作者:火龍焱明刀 回复日期:2010-07-29 18:36:41
      
      人脑的记忆存储等方式是不同于机器式电脑的,眼耳鼻舌身意的所有"数据"存储在人脑中得多少GB或者T的"脑容量"?
      
      ---------------------
      
      其实我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图像本身的存储我认为还是包含了视神经获取的第一手信息的,其他的颜色和二维拓扑关系是在二次处理的结果。你可以试试随便回忆一个画面。只是图像存储的形态,如果按照电脑的图像和视频存储格式的话,几千个TB也不奇怪,人脑的容量之巨也是我诧异的一件事,这也是我坚持认为电化学的方式存储的信息之所以这么庞大,是因为寄出的存储单元,我是说那个1和0,可能是量子形态的。否则如何解释其速度和容量?我记得有个英国人,有一天忽然发现自己可以记起自己记事以来每一天的每一件事情,甚至早报的标题都历历在目。这个信息量可以说是匪夷所思了。
      
       另外视觉的感受我觉得是空间感受的基础架构,也是我说的LRG的一个载体。有视觉上的纵深,尺寸的信息,才会有上下,左右,前后等等的方位概念,这些相应地都可以用来作为记忆参照系的一部分。

  • 堂叔叔

    2011-01-05 10:02:33 堂叔叔 (“哎,喂!喂!你在哪呢?”)

    补天涯贴 interestmanly 的一些有启发的回复:


      或许我们的大脑用了很特殊的信息储存方式。
      
      同一首歌,用不同的压缩技术,会得到不同大小的文件。而1996年,一位科学家(名字挖忘掉了)就用分形科学研究数据压缩技术,能够将文件压缩到原来的1/8。
      
      我们的大脑是否能够采用更特殊的编码方式呢?比如已知的分形。
      
      而就我自己的观点来看,我以为是脑回路共享,大数量的回路通过组合方式进行数据储存,这样脑能够存储的数据量就难以想象了。每一个神经回路都是可标记的,这就是信息。而记忆能力高低,可以解读为大脑对神经回路标记特征的敏感度——敏感度越高,记忆能力越强。而敏感度的强弱,最有可能与脑部的放电的可控性大小有关。脑部能够维持细弱的电流,或者高强度电流激活神经回路的死区(很有可能存在)。

    ---

    而就我自己的观点来看,我以为是脑回路共享,大数量的回路通过组合方式进行数据储存,这样脑能够存储的数据量就难以想象了。每一个神经回路都是可标记的,这就是信息。而记忆能力高低,可以解读为大脑对神经回路标记特征的敏感度——敏感度越高,记忆能力越强。而敏感度的强弱,最有可能与脑部的放电的可控性大小有关。脑部能够维持细弱的电流意味着比较稳定的强记忆能力,高强度电流激活神经回路的死区(很有可能存在)意味着苦思冥想或者偶然记起某种东西。

    这是我的猜想,所谓的强弱只能是脑电流级别上的,而且人脑能够识别其强度。对于量子化,这个我没有考虑过。我对于时间和空间的量子化比较感兴趣。
    ---
    人脑自己控制/分辨脑电流?嗯 这是我的想法
      所谓的分辨,我更深的猜测是:人脑部的某一个特殊功能区域能够对人脑的电流做出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反应意味着记忆的调取。
      这里有个前提,所谓记忆力不是人脑存储的信息,而是人脑能够调取的信息。

    ---

     你应该明白,我方便论述对记忆力进行了重构,我的目的是阐述我对人脑的猜想。我的意思是,人能够忆的远小于人记的——这些信息貌似被人遗忘,实质还储存在人的脑中。频繁的调取能够强化这些记忆回路,而弃用最终导致该记忆回路信息的废弃。这不是简单的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
      
      忘记,更准确的说,是一种选择性注意,人脑基于这种功能,能够甄别对有用的信息,而摒弃无用的信息。还有一种“忘记”是对事物的态度发生变化,而非真正的忘记,这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

    --

    说实话,楼主提到人工智能。我又想到麦家《解密》里的希尼斯的数字双向理论,我怀疑是否真有希尼斯和容金珍的原型。
      
      人脑一个最出色的功能是联想功能,而联想功能涉及逻辑与非逻辑的脑活动,我的猜测是联想功能的实现是脑回路共享,每一个信息回路的部分区域的标记信息是多面的。只有在整体的回路中构成确定的信息,否则是信息的多重可能性。这一方面实现了高存储量和高存储效率(比如联想记忆法),另一方面实现了联想功能。
      
      这种整体回路存储的确定信息,纠其数学本质是无限可能性的叠加,而人脑则把可能性的叠加当做确定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人脑是有漏洞的,人们可以模拟可能性的叠加,而让脑做出错误判断。
      
      而可能性的无限叠加,与小说中的数字双线理论的简单阐述多么相似——小说中,数字双向理论也是为了研究人脑而提出的。是否真有这个人和这个理论呢?

    ---


    我对脑的生理机理做出了构想,记住只是一种构想,在这个构想的基础上,步步深入。
      对于一种信息,当你的特殊功能区域的应激阙值大于这个标记完整信息的回路时,那么这个信息依然记录在你脑里,但是不会由注意力忆起,这时候你就忘记了“1+1=2”。这时候,记录信息而无法提取信息的回路就是死区,不要以为死区就是完全隔绝、没有生命力的区域。
      
      高强度电流,是相对于脑电流的一般水平而言。我本身是在阐述脑工作机理的构想,这个电流只能在实验室里面得到,而得到这个电流值的方法也不是已知的东西。
      
      上面的解释前面其实都说过了,只是你没有认真阅读而已。最好对我说的概念好好思考下,一样的词,意思不一样。如果想跟我讨论,最好先认真读一下我的东西,不然,就是浪费时间。
      
      如果你阅读一个文本,发现里面很多词语你熟悉,但是注意作者的用词的意思是否跟你相同。

    ---

    人工智能如何获得大的超越呢?
      
      我继续深层猜测,如果脑的功能的实现(比如信息重要性的鉴别以及筛选储存、联想)是通过脑回路共享,那么人工智能首先要创造一种新的信息存储方式,这种存储方式,我可以借用一个时下时髦的概念“云存储”。
      
      不过这个云存储不是单文件的云存储,而是多文件的云存储,即一个文件的每个存储单元不仅存储A文件的信息,而且存储B文件甚至跟多文件的信息。
      
      简而言之,每个单位存储单元具有信息的不确定性,而单位存储单元构成的信息单元才具有信息的确定性,这样既可以实现信息的高存储量,而且因为人工智能的联想提供更高效率的机器基础。
      
      这种多文件共享存储单元的云存储方式,联想功能的可行性就非常高了:比如,当指令要调取某个文件(比如图片)的信息时,而与之共享存储单元的信息单元也会被激活,剩下的工作就是如何让cpu对多重激活的信息进行分析和鉴别。
      
      当然,这种工作方式下,CPU也会被重新设计其机理。

    ---


    这里的单位存储单元,存储的是A文件、B文件甚至更多共享文件的部分信息,即各个信息单元共享存储单元。这种存储方式,类似于全息,但是没有全息的信息量大。

    而人为何没有崩溃呢?人有两个很好的机制,相比现在机器而言,他们是缺点,但是依据我目前的层层深入,这两个机器确是高等智能必须的脑工作机制。这两个工作机制是:注意力选择和忘记。

  • 堂叔叔

    2011-01-05 10:06:00 堂叔叔 (“哎,喂!喂!你在哪呢?”)

    对 interestmanly 观点的回复:

    ---------

    interestmanly你好,抱歉很久没有来天涯,看了你的回帖很有启发,猜想您可能是做相关研究的。你提到的一些问题我在原文里其实有了一些想法,只是由于我的语言是临时随手记下来的,所以逻辑性不是很强。
      
      你提到的双向性理论是不是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成名作:《解密》里虚构出来的?
      
      对人类大脑思维模式的最底层拓扑关系的彻底模拟已经提上了科学界的日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A7GwKXfJB0&feature=sub
      Sebastian Seung: I am my connectome
      MIT的这位,说的其实挺泛,但是很有意思。三所美国顶尖大学正在联合应用计算机模拟人脑神经元的全部结构,目前是从小鼠开始研究起,这个数据量是庞大到惊人的,因为人脑的神经元数量以千亿计,而其互相之间的突触连接更是无法计数。
      
      这种基础理论的研究,我认为正是证明了人类对于人脑存储信息和读取信息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的基本机制并没有找出一个终极的答案。
      
      关于具体的存储方式,你提到的几点对我很有启发,为什么人有时候要花时间才能想起一个人的名字? 人在读取记忆的时候,如你所说是需要对注意力进行转移的,然后对大脑存储的编码进行扫描,进而在记忆的库存里找到看似“遗忘”了的信息,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而且又失败的可能。 我充分相信人脑的记忆不是简单地被“遗忘”了,而是以基本感官信息的模式存储在神经元的网络中,当需要记忆的时候,“注意力”投射到相应的特征代码区,可能会发生你所提到的电流的变化,从而对处于半休眠状态的信息进行激活和读取。
      
      这个读取本身,如果是纯语言的,速度是非常慢的,但是如果用感官的方式去思考,其速度则可以使惊人的,内容也是无法估量地大。 我在前文曾经提到那个南非的超级记忆者,可以对城市的整体图形信息和空间关系过目不忘而且能够准确绘制出来,这个过程,如果用语言去描述,信息量无法估测。
      
      因此我觉得除了你假设的分形,双向等等方法之外,信息的基本存储模式在大脑里可能是非常原始的状态,其存储方式是超越历史不足1万年的文字语言的。

    正如我用文字的方式几个月之后来读取当时的直观记忆,回忆当时的一些想法,以及试着逻辑地跟你们进行探讨,发现都很吃力,因为浪费在解码文字信息上的时间太长了,而且注意力本身是一个非常线性的东西,表层的意识是文字化的,单向的。  
     
      在这个问题上,前一阵子又有一些晨暝时段的高峰体验:

    -----------

      最近被封了几天,夜里老是有些奇怪的梦,梦见思维脱离了语言在感官的世界里纵横,Inception里的逻辑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下面这些是早上醒来之后,朦胧中的一些体验。

      世界是语言构成的,用于记录和表达信息的语言可简单地看成一套复杂的符号体系,人类产生了声音符号才有了文字,然而在这个语言组成的感知世界里,每一个定义,概念,名称,逻辑链的代码,绝不仅仅是文字本身所呈现的形态以及代表的意思那么简单。试着去捕捉晨暝时段那些看似毫无逻辑的思维片段,发现当表层意识由于浅睡眠而暂时沉寂的时候,潜意识的海洋是一片Solaris般汹涌的思维之海,随即,跳跃,直达结论,毫无时间和距离的限制,速度成为一个没有意义的衡量标准,在一些类似梦境的空间体验里,所有的细节纤毫毕现,而又不似梦境般完全脱离控制,一段段的逻辑流控制着结论,甚至表层的意识还可以以微弱的力量参与进来,提出问题,给予一些方向:这大洋会暂时被扰乱,然而结论却往往在瞬间就可以得出;若是一个无法解答的、涉及更深层矛盾的命题,则会瞬间引起轩然大波,所有可能的结论,图像,记忆,预存的道德和价值以及经验判断的流程在极短的时间里被一一滤过,速率远超过写这么一大片文字,然而这类问题往往无法得出结论,最终会消弭、被新的思虑所替代。

      当语言(图形或声音化的文字片段)试图在表层意识里醒来并描述这些思维流转的片段时,一种力量阻止了它,流转的思维带来一些超越平常智慧的快感——存在变得非常丰满,复杂,而不是每日清醒时皮层上回荡的只言片语所能比拟,这种快感带来的贪婪阻止了在表层发出单线程的声音或书写一行清晰文字的企图,代之以一种记录和旁观的行为,尝试着记下潜意识海洋里飞扬的试听嗅味触的记忆片段,以及所有主要的逻辑过程。如果多给力一些,这些片段比起纯粹的晨梦,多了一些可控性和目的性,一些悬而未决的情绪症结脱离了原有语言描述,继之以复杂而冷静的记忆片段,概念符号及其之间的因果关系,如同涅槃般纯粹的记忆海洋,在微弱的逻辑驱动之下,纵横捭阖,复尔归于平静,经验世界的十年、二十年,千里、万里的时空距离,成为毫无意义的信息流,空间视觉体验和声音是最主要的信息载体,符号化、个体化的基本记忆片段和符号可以以极简的方式被代码化地表达,并融入更高一级的逻辑流程中。

    待续

  • 2011-01-05 10:16:20 grapland

    量子就和纳米一样,深深地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 堂叔叔

    2011-01-05 10:20:25 堂叔叔 (“哎,喂!喂!你在哪呢?”)

    外行了,见笑了。

    电子本身不是量子态的么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