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马赫原理,物质的惯性并非自身的属性,它是宇宙中其它物质对该物质作用的总效应,脱离其它物质,物质的惯性将失去意义。惯性质量不是

来源: 2011-03-12 17:20:24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引力为什么要量子化?

有一个朋友问,有什么论证引力必须量子化的经典文章?我自己真的不知道,以为引力必须量子化是一个folk theorem。

许多人的论证是这样的:如果其它物质都量子化,引力和物质耦合,所以也要量子化。比如我们考虑一个电子产生的引力场,如果电子本身量子化了,不能看成是一个固定的质量源,那么很难描述电子所产生的引力场。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论据。反对的人会说,我们可以只考虑电子能-动量在一个量子态中的平均期待值,然后用这个平均期待值计算所产生的经典引力场。例如,制备一个电子的高斯波包,假定能量按照这个高斯波包分布,就可以计算经典引力场了。在广义相对论中,我们可以将爱因斯坦的方程的右边的能量-动量张量用场论中的期待值来代替。这个论点似乎没有任何问题。

仔细想一想,要想实现上面的做法还是有很大问题的。现在我必须用几个简单的公式来说明。在单个电子的情形,假定它的波包的尺度是L,能量是E,能量密度就是\mu={E\over L^3}。根据测不准原理,密度的涨落是\delta\mu\sim \delta E/L^3\sim 1/L^4,这里我们用自然单位。所以,{\delta \mu/\mu}\sim 1/(EL),如果E本身足够小,就有\delta \mu/\mu\sim 1,这样,对单个电子或者任何单个粒子来说,引力场的定义是有问题的。当粒子数N很大时,简单的统计告诉我们,\delta E\sim \sqrt{N},而E\sim N,所以\delta \mu/\mu\sim 1/\sqrt{N},用量子平均的方法定义经典引力场只有当N足够大时才是可行的。

从电子产生引力场问题的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引力必须量子化。如果我们将电子产生的引力场完全看成是经典的,我们会遇到当年Lorentz计算电子的电磁质量遇到的问题,在经典的层次上电子的电磁质量就会发散,Lorentz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引入截断,例如假定电子有一个有限大小的尺寸,电荷在这个尺寸内均匀分布,这样得到的电子大小比电子的Compton半径要小一些。如果我们以类似的方法计算电子的引力半径,这个半径就是电子的Schwarzschild半径,远远小于Compton半径。根据测不准原理,在这个半径上电子的能量涨落远远大于电子质量(大约是M_p^2/m_e),这当然不行。当然,我们可以假定电子的引力截断很大,毕竟经典引力的实验验证直到亚毫米。无论如何,我们需要引进一个新的尺度,或者新的能标,在这个能标之下,经典引力才是正确的。可是,另一个问题出来了。我们知道,Lorentz的截断违背狭义相对论,只有现代的质量重正化方案才不破坏狭义相对论。无论是在牛顿理论中还是在爱因斯坦理论中引入引力截断,都要在一个新的能标上破坏相对论性原理。

很久以前,Ted Jacobson写过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他指出,应用熵正比于视界面积的公式和热力学第一定律,就可以导出爱因斯坦场方程。一般来说,时空中的任一个点并不在事件视界上,但对于一个加速观察者,任何一点都可能成为视界上的一点,只要我们精心选择这个观测者。在他的解释中,爱因斯坦方程成了热力学中的状态方程。这个推导很有吸引力,也许有人会将引力解释成热力学现象。这样的话,我们就要放弃基本粒子会产生引力这个假设,因为任何单粒子都谈不上应用热力学。放弃单个粒子产生引力直接与实验矛盾,考虑一个宏观系统和一个试验粒子,宏观系统自然对试验粒子产生引力,如果试验粒子对宏观系统不产生引力,总系统就会破坏惯性定律。进一步,粒子的引力质量等效于惯性质量,特别是,一个简单系统的相互作用能也对引力质量作出贡献。

我个人最喜欢的一个引力必须量子化的论据(据我所知还没有别人告诉我这个论据),就是类似20世纪初Planck发现量子的那个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在一个空腔中,假如电磁波处于热平衡态,在波数kk+dk之间,自由度数是Vk^2dkV是体积,我们忽略了2和\pi这样的因子),每个自由度的能量大约是T,空腔中电磁波的能量是
TV\int k^2dk
这是发散的。Planck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引进量子,也就是光子-虽然光子是后来爱因斯坦明确提出来的。现在,如果我们只承认经典引力波的存在而不承认引力子的存在,我们会遇到和上面完全一样的发散。我们可以引进经典引力的波数截断k_c,就像处理电子的引力质量一样,得到空腔中的引力波能量
TVk^3_c
要求这个能量不能大到引起引力塌缩形成黑洞,k_c就有一个上限
k_c^3<{1\over TL^2G}
可见,空腔的尺度越大,k_c的上限越小。让我们夸张一点选择宇宙尺度作为L,我们得到
k_c^3<T^{-1}(10^{-5}ev)^4
即使将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带入上式,我们发现波数截断对应的波长截断远远大于1毫米。也许用宇宙尺度作为空腔尺度太夸张了,小尺度会带来小的截断波长,从而和现有的引力实验不矛盾。

除了以上的一些论据,我们熟悉的引力需要量子化的论点如下:

1. 宇宙的开始有奇点,黑洞塌缩有奇点,在奇点附近,经典引力理论完全失效,最有可能的是时空本身也失效,所以引力必须量子化。

2. 黑洞熵的存在隐含引力的全息原理,这个原理包含引力和所有其它相互作用。在一个低维的全息理论中,很难想象产生量子的物质而不产生量子引力。现在熟知的Maldacena理论完全是一个量子理论。

3. 这个论点也许大家并不熟知,但在我来说是最强的论点。宇宙的微波背景辐射涨落观测数据支持暴涨宇宙论,在暴涨宇宙论中,密度涨落由曲率涨落所引起,而后者与标量场一起作量子涨落才能实现。所以,我们几乎可以说引力的量子化有实验支持。如果未来的微波背景实验完全验证暴涨宇宙论,我们就完全可以说宇宙中的结构的形成是量子和引力的结果,而后者不仅仅是经典的。

4. FengCJ已经在跟帖中指出宇宙学常数问题的解决需要量子引力理论。

……

转发到新浪微博

相关阅读:

  1. 关于时间

关于 李淼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此条目发表在 理论物理 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引力为什么要量子化?》有 148 条评论

  1. X.P.Guo 说:

    实际上将广义相对论纳入量子力学体系是很可遗的 .可能引力现象和量子世界的矛盾有比我们想像的更深刻的根源.弦论的发展也没有解决(到目前).只是STRING THEORY的进展会给我们提供有用的信息. 最重要的还存在许多发散项,这是我们无法理解的事实! 很有趣的是:狭义相对论的建立提升了对称性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对称性的重要性才真正的为人们所重视.而Superstring Theory的研究似乎对偶变的重要起来了,这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2. 李淼 说:

    X.P.Guo :

    我提出我的引力必须量子化的理由,如果你的观点不同,你可以提出引力不需要量子化的模型。

    至于你说的弦论中的发散,能给出例子和文献吗?

  3. fyl7 说:

    都是个人的看法,但趋势是存在的。
    但或许这一步仅仅是人们自己想出的,究竟准确与否还得进一步研究。
    引力的量子化还是杂,头绪还是乱,需要总结了。

  4. lee 说:

    “我听过赵的演讲,不过没有听懂,所以,no comments.”
    终于搜到这句话了。我读过赵峥的《黑洞与弯曲的时空》,其中强调热力学第三定律,以为可借此消除黑洞奇点,不过只是一种设想,很有哲学思考的味道。
    李老师说听不懂赵的演讲,是否可以理解为不赞同他的观点?

  5. 李淼 说:

    lee:

    我说没有听懂,别人怎么理解我不干涉,文字允许多义和歧义 :-)

    将来哪一天我改行专门写字,追求的目标就是让人人都看懂了,其实人人都没看懂 ;-)

  6. someone 说:

    熱力學第三定律可以消除黑洞奇點?
    這位趙崢先生研究的大概是另一個宇宙的物理學。

  7. ren 说:

    热力学与经典广义相对论应该结合…黑洞热力学给我们已经提供了这方面信息…

  8. hilbertan 说:

    那篇文章应该是这个吧

    http://www.ilib.cn/A-kxwhpl200401008.html

    文章介绍了广义相对论中的奇点困难,介绍了彭若斯与霍金给出的著名的奇性定理的证明.奇性定理认为时间一定有开始和终结.文章指出,类光测地线可以看作固有加速度为无穷大的类时线.奇性定理是在绝对零度或温度发散的情况下证明的,热力学第三定律可能是克服奇点困难的关键.文章还指出,热平衡的传递性等价于钟速同步的传递性.热力学第三定律将保证时间的无限性,而热力学第零定律将保证可以在大范围内统一地定义时间.

    ————
    这文章我手上有,一直也没来得及看~

    师大的相对论几何学派毕竟是和Chicago一脉相承~我不太相信他们会凭空乱说~虽然老赵的风格向来比较飘忽~~

  9. 剩闲之人 说:

    顶一下

  10. Angellovellx 说:

    马克思政治学说了,国家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在国家产生以前,氏族制度之间调节人与人的纠纷。。。。。我想时间空间也类似,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在某个“时候”时间空间概念应该是不存在的。就像国家产生以前,物质世界有某种形式所支配,而不是“时空”,这种情况就像氏族制度在国家产生以前所起的作用一样。可是不晓得这种“形式”是什么?

  11. Fibonacci 说:

    我同意以下观点。

    根据马赫原理,物质的惯性并非自身的属性,它是宇宙中其它物质对该物质作用的总效应,脱离其它物质,物质的惯性将失去意义。惯性质量不是物质的内禀属性,与其它物质有关。引力质量等价于惯性质量,所以如果没有其他物质,那么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都是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