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快男武艺新浪微博 / 快男陈翔新浪微博/正文 饭否VS新浪微博:分析与评论
,饭否回来了。距离其被停止访问已经过去了一年多。而在饭否被封稍早的时候,twitter这个微博的祖师爷也被墙了,被墙的还有其他一系列的类twitter的境外网站。而这一年之间,微博--这个新的媒体形式,并没有因为饭否等早期微博客的暂时消失(尽管当时不知道),而停滞,相反,它以新的形式在国内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而和博客这个web 2.0应用在国内红起来的推手相同,新浪,再一次通过其名人效应、强大的宣传手段和政策优势,将其类twitter应用--新浪微博在一年内打造成了最大的中文微博网站,造成的影响力甚至远远大于饭否及其它早期的微博网站。在高中时候开始用饭否,饭否陪伴了我读过整个高三,上面记录的备战高考的点点滴滴,是我珍重不已的,所以期待饭否归来的心情也是不言而喻的。一年多过去,饭否的再次归来给许多饭友的感觉是时光倒流。是的,一年多在IT发展的历史上其实是个很长的时段,这个时段内,饭否就像是被冰冻起来一般,再次解冻,面对的已然是个不一样的网络世界。新浪微博在一年多时间里,无论在功能、开放性、用户数、影响力方面,都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层次。其实我也用新浪微博用了很久了,也逐步见证着新浪微博的发展,感受着其变化带来的感受。所以写下本文,来对比一下新浪微博和饭否,寻找差异。界面上:其实两者在基本界面的结构上都是相似的,和老版的twitter是相仿的,双栏的风格,左侧较宽的一栏最上面是信息发布区域,下面是时间线,右侧是关注我的人数(新浪微博称之为粉丝)、我关注的人数、消息数。右边栏饭否和早期的twitter是类似的,@、 私信 、收藏 另外还有照片,下面是随机的我关注的人的头像栏。再往下是应用介绍和新用户邀请链接(这个貌似是刚有的)。整体而言,饭否的界面简洁(当然功能也较少)。而新浪微博的界面,在功能增加的前提下(是大规模地功能增加),依然保持了基本类似的页面结构,并尽量保持了简洁。在消息发布区域,新浪增加了"表情"、"图片"、"视频"、"音乐"这样的多媒体内容的添加功能,并且在最近提供了"投票"这样的互动功能。而这些,即便是微博的祖师爷twitter在新浪微博推出了这些功能之后很久都没有添加上。在时间线上新浪也有所创新:增加了消息筛选功能,其中包括分组筛选、多媒体筛选、时间段筛选。其中分组功能刚发布的时候是在右侧边栏实现的,不过由于其筛选属性(我推断的),将其整合在时间线上事实上使其界面更加整洁了。新浪微博的侧边栏也更加丰富,在个人资料一栏增加了徽章功能,引入了鼓励机制,增加了微博的趣味性;微博应用推荐(这个在以前的饭否也有的,不过饭否归来至今没有开放API);热门话题榜(很好地凝聚和凸显了微博的新闻属性) ;可能感兴趣的人(增加了社交属性,其推荐条件往往是通过个人标签、关注话题、同城同校等方式)、朋友邀请;人气用户推荐(利用名人效应的手段之一)。单单从界面上看,新浪微博与饭否这样更原汁原味的微博在功能上的提升、以及对微博客的定位的改变就已经可以窥见一斑了。功能定位方面:饭否的功能与新浪微博这个短期内成长起来的庞然大物相比起来,显得朴素甚至单调,但是更为纯粹,信息的发布(文字信息为主)、图片上传(官方方式上是手机上传,但是可以通过PC浏览器访问手机页面来发布图片,500K大小图片限制、无水印)。提供了私信功能。没有评论功能(但是可以在浏览器浏览的状态下,点击消息后面的回复按钮,对特定消息进行回复,不过依旧会产生一条@消息发布者的 新的消息),转发功能和评论类似。因此在饭否之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评论和转发功能。饭否在发布图片的时候,会为每个用户建立一个相册,只不过是单一相册,我更喜欢称其为照片墙,而且这些图片是可以外链的。图片上传限制是500K,这个功能在名义上是只提供给手机发布方式的,不过不明白为啥饭否的手机页面用PC浏览器正常浏览无余。新浪微博,那有的说了。要说这么大一个应用,新浪用一年多时间完善到如此的境地,我觉得他们的开发团队确实挺牛的。而且是很重视用户感受的。刚刚在界面上已经窥见了新浪微博的创新之处(确实是创新,不须吝惜说这样的词汇):. 评论和转发功能:这个功能和饭否的回复跟转发功能是不同的。评论和转发在新浪微博,都是针对于每一个单条的微博消息而言的,其为每一条单条的微博消息建立了一个类似于博客中的评论机制:在点击了评论按钮之后,会为这个微博条目建立一个单独的评论列表; 而转发本身,并不是把消息单纯地复制,而是为这个消息单独建立一个消息区域,其转发者的评论则在这个区域之外,对于原文没有影响。新浪微博的转发功能有一个小小的改变,这个改变,我理解为是对于消息审查机制地极大便利:因为按照以前的转发机制、一条微博在被人转发以后,原条删除,被转发的那部分还依旧保留,这样如果被大量转发的这条消息是"不和谐的",删除就变成了一个大工作量的工作。 而改变后的微博是这样的:被转发的这条微博,无论是被审核 还是 被原作者删除,别人转发过后的那个消息框都会显示"该消息被原作者删除"。当然,从用户感受角度而言,这确实是个比较操蛋的功能。然而,其存在的意义却是巨大的。生存是一切的前提。你懂的。. 多媒体消息发布和互动功能 :新浪微博的另一大创新:视频网站的视频可以直接贴在消息里、同样还有图片(大小几乎没有限制)、音乐(整合了新浪乐库)、表情功能(让消息的表达更生动)。实际上这些功能在添加以后,时间线上的内容更为丰富多彩了。这使得在外观上看,新浪微博与饭否、twitter就像是两个时代的产品。这些功能其实在新浪微博诞生不久就实现了,表情功能较晚一些,但是也像是顺水推舟的事情。自从图片、视频、音乐这些多媒体功能添加以后,新浪微博给我的感受就是在性质上开始区别于twitter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些多媒体内容的直接出现在时间线上,已然类似于人人网(等SNS网站)的"分享"机制,尤其是在有评论、转发这样的功能的时候。另外新近增加的投票功能也是SNS网站中常用的一个功能。而这些变化已经昭示着新浪微博在其发展路线上的不一般:走网络社交路线。表情功能就不必多说了,但是也不要小看这个功能,这其实是即时消息(IM)中不可缺少的一点,新浪增加了这个功能在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能感觉到其野心也是不小的,而且这种野心在其后增加的其他功能(如微群等)中能够窥见一斑。.社交网络化:其实从新浪微博开始在个人资料中增加"公司"、"学校"而且对公司学校实行认证以后,就能看出新浪的这个发展方向;随后其推出了分组功能。分组功能的实现,表面上实现了对消息的筛选,本质上是实现了对于人的筛选;另外标签功能、感兴趣的人的推荐也是其增加了社交属性的具体举措。而在新近的一次更新中,新浪微博终于在其页面上方增加了"关系中心"功能。在关系中心页面中,上述所有的功能都有体现。这种社交网络化路线,其实在其多媒体内容添加、评论转发功能的实现上已经有所体现了,而这些功能都是新浪微博早期就已经实现的,所以我可以肯定的是,新浪微博在初期的既定路线:就是微博客 社交网络,这是一种混合了twitter 和 Facebook 的新产品,而已经不能单纯的用 类twitter 网站来定义了。我更乐意说其是 披着twitter外衣的Facebook。.API开放新浪微博开放了API以后,应用在一段时间以后呈现了爆发式的增长,这些应用的出现给微博增加了更多功能的、让微博更好玩的同时,也增强了其社交网站属性的一面。尤其是好友分析、甚至速配、好友买卖这样的娱乐功能出现以后。同时,API的开放也拓展了新浪微博的影响力,现在人们可以在越来越多的网站上看到那个大眼睛--"分享到新浪微博"。很多的手机也已经预装了新浪微博的客户端。当然饭否的API在以前也是开放的,虽说应用没有新浪微博目前这么多。但是至今饭否的API依旧没开放,这是个令人担忧的事情。.隐私新浪微博的隐私机制并不好,其博客也是,在其于MSN战略合作,官方可以导入MSN Space博客以后才添加了详细完善的隐私设置。新浪微博的页面默认在登录之前是无法查看的,这就意味着你想要查看一个人的微博内容,你首先要有一个微博(或新浪通行证),而且有人在登录你的微博的页面上点击了注册,也可以增加你的"经验值",这也体现了激励机制。但是一旦打开了这扇大门,进入了新浪微博这个大厅以后,任何人的微博内容都是可以查看的,新浪微博的隐私设置只是后来可以设置"只允许我关注的人评论"这样的不痛不痒的功能。而饭否则可以"需要我批准才能查看我的消息"。或许新浪微博其默认的路线就是个人炒作化吧,这一点通过"粉丝"这个名词的出现就能够看出来,明星效应一向是新浪的大卖点,而且卖的一直比较好。. 结论和评论你看,我写的还是关于新浪微博比较多,这个东西太有故事了,但是新浪微博的功能增加这么多,为什么根据一项调查,仍旧有 65%的人选择义无反顾地回归,20%的人决定同步更新(.1234563.html
新浪微博上传图片
文章标题:饭否VS新浪微博:分析与评论
本文地址:http://www.pfxy.net/sinaweibo/17/755.html
版权所有 © 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
饭否VS新浪微博:分析与评论
回答: sina01 http://yueshif.blog.techweb.com.cn/archives/72.html
由 marketreflections
于 2011-01-13 10: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