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波系数的幅度看成未被采样的函数和小波之间的相似性度量

http://blog.sina.com.cn/u/1407886923

小波系列--傅立叶变换(2007-07-11 18:33)
转载 分类:小波心得
学习小波4个月了,也来写个小结,有两个目的,第一个当然是完成强化课的作业,其次就是整理下思路,理清脉络,进一步对相关知识模型化,定型于脑中,把自己的理解曝于众人,接受反馈,然后归纳没有搞明白的问题,有的放矢。

(一) 傅立叶变换:

(1)感觉学习小波最大的困难就在于充分地去理解那些公式背后的意义,由于知识背景上的差异,同一个公式不同的人得到的信息量是不一样的。就拿最普通的内积公式来说,=……,最初接触是用来刻画信号之间的相关性,两个信号内积归一化后就得到相关系数,也就是两个信号越相似,内积就越大,这是第一个理解;然后我们会在Hilbert空间里看到这个东西,用来刻画两个向量的夹角,当内积为0时,两个向量正交,若g为Hilbert空间里的正交基的时候,内积为f向基上的正交投影,这是第二个理解;(Hilbert空间是一个很直观的空间,我一直都理解为欧氏空间去理解定义在其上的东西,L^2和l^2同样为Hilbert空间)。

(2)接下来不得不提的就是基和框架的概念:

基的概念大家都有,也很常见,只是很少涉及到数学的严格性,大家都知道颜色的RGB分解法,其实就是基的一种表示,取定RGB各自的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