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ocs.google.com/viewer?a=v&q=cache:np_gsmCwwjUJ:qm.phy.ccnu.edu.cn/class2/2006/%25E6%259C%25B1%25E6%25B4%25AA%25E6%259D%25B0.pdf+%E5%93%88%E5%AF%86%E9%A1%BF%E9%A2%91&hl=zh-CN&pid=bl&srcid=ADGEESh1_oAHpl12EFL-cEs6FM_S13xlsgIFjMeGpcUwOYtJIm11P5Zo1v4Fz0KLSeUYSpc9gk6b53VJ1Iw3VcEq_uMn5qGNi7_OmdUVIrcTYJ8C1vPTAN2y_sd6mO298ywXTmo2VTsm&sig=AHIEtbS2FEa4mgVGuHp2MiqTmK8Vg0O8og
这是 http://qm.phy.ccnu.edu.cn/class2/2006/%E6%9C%B1%E6%B4%AA%E6%9D%B0.pdf 的 HTML 档。
G o o g l e 在网路漫游时会自动将档案转换成 HTML 网页来储存。
Page 1
谈量子力学的基石——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朱洪杰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06 基地班,武汉,430079)摘要:本文讨论了“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的思想基础及其形成过程,同时评述了两种体系的等价性及其历史意义。关键词: 海森堡;薛定谔;矩阵力学;波动力学;等价性在量子力学产生之初,对于一个微观系统的描述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论,海森堡之矩阵力学与薛定谔的波动力学,但同时它们又是等价的。这两种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各有其内在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基础,对整个量子理论的思想的掌握,有着重要的意义。1、海森堡矩阵力学的诞生海森堡在慕尼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做过波恩的助教,随后又在波尔研究所工作,因此,他融合了索莫非的物理,波恩的数学,波尔的哲学,为日后矩阵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一个重要例子就是波尔的对应原理,便是矩阵力学建立的一个重要思想基础和指导原则,矩阵力学形成另一个思想基础就是”可观测性原则”,按照这个理论,海森堡认为物理上只应该讨论那些可观测的物理量,抛弃诸如电子的轨道,频率等不可观测量,采用可观测量来建立理论。海森堡认为“电子在原子中的轨道是观察不到的,但是从原子发出的光,如它在放电过程中发出来的,则我们可以直接求其频率与振幅”。所以他计划创造一个理论,只应是用光谱线的频率,强度,偏极化等观念,同时他的做法也是受到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对时间,空间“操作定义”分析的影响。他基于对应原理和可观测性原则这两个重要理论,深入研究了氢原子的光谱线,继承了如分立能级,定态,量子跃迁,频率条件等概念,摒弃了绝对精确的轨道概念。他首先把经典力学中的坐标用频率和振幅表示,通过傅里叶级数展开为: ( )( , )( )i n atxntA n eωα∞−∞= ∑再根据对应原理,在量子论中有:1
--------------------------------------------------------------------------------
Page 2
( ,)( , )( ,)i n natxntA nneωααα∞−−∞=−∑其中( ,)n n α−代表从 n 态跃迁到n α− 态, ( ,)n nωα−代表跃迁频率,因为频率是可观测量,所以符合可观测量原理的要求,他就用上述展开式中的频率和振幅作为矩阵来表示位置和坐标。因为动量dxpdt=,所以也可以用上述矩阵来表示,又因为动能 T,势能 V,总能量 E 等都可以用 x, p 这对正则坐标来表示,所以上述矩阵就确定了原子内部状态。随后,波恩和约当继续研究,在 1925 年发表关于量子力学,他们采用海森堡的方法,把坐标 q 和动量 p 全部用矩阵加以表示:经典 新(量子)2 i nnpp eπ ω τ∞−∞= ∑→2( , )( , )i nnpp eπ ω τ ττ∞−∞=∑2 i nnqq eπ ω τ∞−∞= ∑→2 ( , )( , )i nnqq eπ ω τ ττ∞−∞=∑由此得到了 p 与 q 的对易关系:2hpq qppi−=,即强量子化条件,同年波恩,海森堡等人发表著名论文《关于量子力学》,阐述了矩阵力学的原理和方法,把一个自由度推广到了任意自由度,建立了定态微扰和含时微扰,成功地解决了谐振子,转子,氢原子等分立能级光谱线频率,强度等问题。矩阵力学由海森堡提出,经过波恩,狄拉克等人的完善解决了原子领域的一系列问题。但是当时物理学家对矩阵代数很陌生,很不容易接受矩阵力学,随后薛定谔波动方程的提出,在一定边界条件,解微分方程的本征值问题,物理学家们感到欣慰。2、薛定谔波动力学的创立矩阵力学建立后不久,薛定谔受到德布罗意物质波的启发,创立了波动力学,建立了薛定谔方程,它是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基本规律,可以与牛顿定2
--------------------------------------------------------------------------------
Page 3
律在经典力学中的地位相比。他在第一篇论文中提到德布罗意博士论文对他的启示,他写道:“我要特别感谢路易斯德布罗意先生的精湛论文,是它激起了我的这些思考和对相波在空间中的分布加以思索。薛定谔的思想大概是从以下四个方面的前提得出来的:(1) 原子领域中电子的能量是分立的;(2) 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波动方程的振动频率只能取一系列分立的本征频率;(3) 哈密顿雅可比方程不仅用以描述粒子运动,也可以描述光波;(4) 最关键的是爱因斯坦和德布罗意关于波粒二像性的思想。电子可以看程一种波,其能量 E 和动量 P 可用德布罗意公式与波长和频率联系在一起。1926 年,一月到六月,薛定谔咦题为《量子化就是本征值问题》的四篇论文系统地阐述了波动力学,新的力学体系得到确认。薛定谔从经典力学和几何光学对比,许多相似之处:光波相位pds∫⇒ϕ;粒子轨道 光线;⇒粒子动量 P 波矢⇒urκ ;粒子能量 E 光波角频率;⇒粒子速度 V 光波群速度⇒dvdkω=;开始,他试图建立一个相对性运动方程,由于当时不知道电子有自旋,所以在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上与实验数据不符。后来,改用非相对论性方程处理电子,得到了与实验相符的结果。在第一篇论文中引入波函数的概念,利用变分原理,得到不含时间的氢原子波动方程。在第二篇论文中,薛定谔从经典力学与几何光学的类比级物理光学到几何的角度,得到了上述的相似之处,阐述了他建立波动力学的思想,并建立了一般的含时间的波动方程。在他的第三篇论文中,系统阐述了定态微扰理论,他用波函数详细计算了氢原子的斯塔克效应,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在第四篇论文中,推出了含时间的的微扰理论,并用于计算色散等问题。这一组论文奠定了非相对论的力学的基础。波动力学 形式简单明了,数学方法基本上是接偏微分方程,对大家都比较熟悉,也易于掌握,所以人们普遍欢迎这一理论。3
--------------------------------------------------------------------------------
Page 4
3、两种理论的“等价性”与量子理论的本质问题1926 年,薛定谔在认真钻研了海森堡等人的著作的基础上,发表了题为《论海森堡波恩与约当和我的量子力学之间的关系》的论文,证明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的等价性,指出两者在数学伤的完全等同,可以从一种理论变换到另一种理论,他们都市以微观粒子的波粒二像性为基础。数学家冯诺依曼利用希尔伯特空间,证明了这两种理论的同构性。他认为院子内的电子状态可用希尔伯特空间的一个态矢量 t >表示,在这个空间中采用不同的坐标系,同一态矢量就有不同的的表述方式。在此空间中建立“坐标表象”则态矢量表示为 t > =(,)r tφ,若建立“”表象则Q∧t >= 12( )( )( )ntttccc⎡⎤⎢⎥⎢⎥⎢⎥⎢⎥⎢⎥⎣⎦M其中 ( )nntQc=t),为海森堡矩阵。在希尔波特空间空间内,同一个态矢量在不同坐标系下,有不同的表述形式在坐标表象中( ) (r pr iF FF∧∧∧==ur urur uur,,−∇uu,但是在“ Q∧”表象中 F∧为海森堡矩阵F∧=1111mmmmFFFF⎡⎤⎢⎥⎢⎥⎢⎥⎢⎥⎢⎥⎣⎦LLM OLMO在坐标系表象中有波动力学求本征值问题,得本征方程4
--------------------------------------------------------------------------------
Page 5
n nnFφφλ∧=但在“”表象中为Q∧1111mmmmFFFF⎡⎤⎢⎥⎢⎥⎢⎥⎢⎥⎢⎥⎣⎦LLM OLMO12( )( )( )ntttccc⎡⎤⎢⎥⎢⎥⎢⎥⎢⎥⎢⎥⎣⎦M=nλ12( )( )( )ntttccc⎡⎤⎢⎥⎢⎥⎢⎥⎢⎥⎢⎥⎣⎦M求态矢量的特征值方程。综上所述,波动力学与矩阵力学的本征值是一样的,描述的是同一个问题,是同一个理论的两种不同描述,在希尔伯特空间中得到同意。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力学奠定了整个量子理论的基础,形成了一个严密体系,为后续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可能。参考文献【1】 刘连寿 . 理论物理基础教程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 杨福家 . 原子物理学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 曽谨言 . 量子力学导论 . 第二版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 黄红波等 . 诺贝尔百年鉴 .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5】 张孔辉 . 海森堡矩阵力学体系形成 .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1996,12(2)【6】 刘连君 . 海森堡的矩阵力学与薛定谔的波动力学 .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3(3)5
物理好图 海森堡 把经典力学中的坐标用频率和振幅表示,通过傅里叶级数展开为: ( )( , )( )i n atxntA n e
所有跟帖:
•
物理好图 固体物理 作者:韦丹 google.cn
-marketreflections-
♂
(19 bytes)
()
12/13/2010 postreply
13:31:47
•
摄动理论 常把坐标摄动表示为某个小参量(例如摄动行星的质量)的幂级数,然后逐项进行计算,某些高阶项尽可以略去
-marketreflections-
♂
(6613 bytes)
()
12/13/2010 postreply
13:53:51
•
物理好图 Hamilton函数是坐标和动量的时间无穷小平移的生成元。
-marketreflections-
♂
(14787 bytes)
()
12/13/2010 postreply
14: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