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质子两能级能量差的值γh(B0+BmSinωt)有一个变化的区域。我们调节射频场的频率ν,使射频场的能量hν进入这个区域

来源: 2010-12-08 09:24:43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http://www.bb.ustc.edu.cn/jpkc/guojia/dxwlsy/kj/part2/grade3/NMR.html

 物理实验课程 〉〉 核磁共振实验


首页

网站地图

使用说明

更新日志

联系我们




核磁共振实验


仪器介绍 | 习题 | 仪器使用维护方法 | 问题交流



简介

自旋不为零的粒子,如电子和质子,具有自旋磁矩。如果我们把这样的粒子放入稳恒的外磁场中,粒子的磁矩就会和外磁场相互作用使粒子的能级产生分裂,分裂后两能级间的能量差为

ΔE = γhB0 (1)

其中:γ为旋磁比,h为约化普朗可常数,B0为稳恒外磁场。

如果此时再在稳恒外磁场的垂直方向加上一个交变电磁场,该电磁场的能量为

hν (2)

其中:ν为交变电磁场的频率。

当该能量等于粒子分裂后两能级间的能量差时,即:

hν = γh B0 (3)

2πν = γ B0 (4)

低能极上的粒子就要吸收交变电磁场的能量产生跃迁,即所谓的磁共振。



实验设备



a) 样品水:提供实验用的粒子,氢(1H)核。

b) 永磁铁:提供稳恒外磁场,中心磁感应强度B约为0.55T。

c) 边限振荡器:产生射频场,提供一个垂直与稳恒外磁场的交变磁场,频率ν。同时也将探测到的共振电信号放大后输出到示波器,边限振荡器的频率由频率计读出。

d) 绕在永铁外的磁感应线圈:其提供一个叠加在永磁铁上的扫场

e) 调压变压器:为磁感应线圈提供50周的扫场电压。

f) 频率计:读取射频场的频率。

g) 示波器:观察共振信号。



实验原理

本实验要测的一个物理量是氢质子的γ因子,由(4)2πν=γB0可知,只要有B0,ν即可求得γ,B0在实验设备中已标定(如0.55T),ν可由频率计测出。

但是仅此γ是无法用实验求出的。因为两能级的能量差γhB0是一个精确的量,交变电磁场的能量hν很难固定在这一值上。实际上等式hν = γhB0 在实验中很难成立。

一个好的办法是在永磁铁B0上叠加一个低频交变磁场BmSinωt(ω为市电频率50HZ,远低于射频场的频率,ν约几十MHZ),使氢质子两能级能量差的值γh(B0+BmSinωt)有一个变化的区域。我们调节射频场的频率ν,使射频场的能量hν进入这个区域,这样在某一瞬间等式hν =γh(B0+BmSinωt)总能成立。(见下图)



此时通过边限振荡器的探测装置在示波器上可观测到共振信号

由上图可见,当共振信号非等间距时,共振点处hν=γh(B0+BmSinωt),BmSinωt未知。无法利用等式求出γ值。

调节射频场的频率ν使共振信号等间距,共振点处

ωt=nπ, BmSinωt=0, hν=γhB0

γ=2πν/B0 γ值可求。(见下图)





探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图一中绕在样品上的线圈是边限震荡器电路的一部分,在非磁共振状态下它处在边限震荡状态(即似振非振的状态),并把电磁能加在样品上,方向与外磁场垂直。当磁共振发生时,样品中的粒子吸收了震荡电路提供的能量使振荡电路的Q值发生变化,振荡电路产生显著的振荡,在示波器上产生共振信号。



实验要求和步骤

1.观察1H (样品水)的核磁共振信号:(记六组数据和图形)

a) 将边限震荡器盒上的样品小心地从永磁铁上的插槽放入永磁铁中。(注意不要碰掉样品的铜皮

b) 将边限振荡器的“检波输出”接示波器的“CH1”端,置示波器的“方式”为CH1。

c) 将边限振荡器的“频率测试”端接多功能计数器的“输入A”。

d) 将调压器插头接入220V市电插座。

e) 调节边线振荡器的“频率调节”旋钮,使示波器上出现共振信号。

f) 固定提供扫场的调压器输出电压为10---100V中的某一值,调节边限振荡器的“频率调节”旋钮改变边限振荡器的频率ν,观察示波器上共振信号的变化,任取三个不同波形画下,并记下相应的扫场电压V,变边限振荡器频率ν(由频率计读出)值。

g) 固定边线振荡器的频率ν,改变调压器的输出值V (
h) 对共振信号波形随V,ν,变化的现象进行讨论。

2.测量1H的γ因子和g因子:

a) 将样品放入永磁铁的磁场最强处,可左右移动边线振荡器铁盒,观察示波器上共振信号波形,当波形尾波最多时样品即在磁场最强处。记下此时标尺的刻度值。

b) 置示波器扫描时间为5ms/div,调节边线振荡器的“频率调节”旋钮使共振信号等间距(间隔为10ms)。

c) 读频率计记下此时的频率值。

d) 将信号调离等间距重复以上b--c步骤,此步骤进行六次。求频率的平均值。

e) 记下永磁铁上的磁感应强度B0值。

f) 由公式计算g和γ因子

研究性内容/span>

(1).比较纯水和加入少许 或 水溶液时的共振信号,观察顺磁离子对共振信号的影响,并解释之。

(2).用脉冲法重复上述实验。

(3). 若已知 核的旋磁比 ,用扫场法测出调制磁场随其相位变化的关系曲线。

实验数据

测氢核的γ因子和g因子:

共振信号等间距时的射频频率: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频率值MHZ
24.705
24.707
24.713
24.710
24.708
24.707


频率的平均值ν:24.708MHZ

γ= 2πν/B0 =2π×24.708/0.58 = 2.675×102MHz/T

g = hγ/2π×μN = 5.58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3 by USTC

首页 网站地图 使用说明 更新日志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