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在这尘世上活下去,所以我们须把哲学由天堂带到地上来.人类的精神是最为快乐的时候,才是最成功的.所以理想人物,应属一半有名,一半无名. 譬如钢琴也会弹弹,可是不十分高明,只可弹给知己的朋友听听,而最大的用处还是给自己消遣;书也读读,可是不很用功;学识颇广博,可是不成为任何专家, 好像李密庵在他的《半半歌》描绘的生活. 不过真是那样的话, 我们便听不到如此天堂般的声音了, 看来才华,痛苦最终成全的是我们--观众. :)
:( , 完美的事物通常以健全人性的牺牲为代价看来是不分国界的. 不由得想到林语堂"生活的艺术"里的观点.
所有跟帖:
•
哇,套用你的很中国的语法,真是“很生活“评论。广而不精,是生活派的理想境界,
-KOMKOM-
♀
(92 bytes)
()
11/30/2010 postreply
09:24:35
•
语法成笑柄了, 成笑柄了! 你看人家是在完美的地方独领风骚, 我这儿是在错悟的地方一枝独秀. :)) 薯片在哪里, 我先反思一
-醉竹-
♀
(0 bytes)
()
11/30/2010 postreply
10:21:08
•
反思一会儿, 反思一会儿... ...
-醉竹-
♀
(0 bytes)
()
11/30/2010 postreply
10:23:25
•
革命靠闹,生活靠折腾,
-路边群众-
♀
(0 bytes)
()
11/30/2010 postreply
11:07:53
•
斗争哲学来了,赶紧用“和谐社会,稳定压倒一切“哲学来抵挡一下。
-KOMKOM-
♀
(0 bytes)
()
11/30/2010 postreply
11: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