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圆,欧元,谁的“最优货币”? [ wage ] 北京共识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政府对市场经济的主导作用与积极参与,这与自由主义经

欧元:政治家们的早产儿 [ wage ] 于:2010-11-15 22:18:34 复:3156297
对美元吐完槽,下面应该说欧元了。首先说明,其实从欧元产生以来,对他的负面评价与悲观预期就没有少过。今年的欧元或者说是欧债危机,只是揭起新一轮的高潮而已。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将欧元称为“病态早产儿”不是欧洲以外的人物,正是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回顾欧洲一体化的历史,一直是由具有全球视野与欧洲胸怀的政治家们推动的。其中包括了倡导煤钢共同体的舒曼与莫内,确立法德和解轴心的阿登纳和戴高乐,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的德斯坦和施密特,实行欧洲单一货币的密特朗与科尔,乃至推行《欧盟宪法条约》失败的希拉克与施罗德(以后的萨科奇,默克尔,那就更偏向政客了)。那么,为什么恰恰是法德核心之一的领导人会对欧元提出如此悲观的评价?欧元区实行单一货币的目的,对内是希望通过欧元的使用减少内部交易成本,增进欧洲经济一体化,进而推进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在93年的《马约》中已经明确提出建立货币联盟是建立政治联盟的基础。而对外方面,则有逐步成为国际经济全球化中,与美元并驾齐驱的国际储备货币,甚至暗含“彼可取而代之”,代替美元主导全球金融市场的野望。因此可以从对内与对外两方面看看欧元成绩如何,是否病态。
在对内方面,沿用对美元分析方法,继续采用最佳货币区理论看看欧元在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基本上公认的,目前欧元区经济一体化进程远低于预期。增长乏力,南欧跟北欧经济不平衡甚至在扩大。这次南欧PIGS主权债务危机,结构性问题在于:一方面货币统一后成员国失去了独立货币政策,只能采用财政政策;另一方面政治妥协下,对各国财政预算没有监督与处罚机制。同时因为没有转移支付机制无法对经济发展不平衡进行补偿。南欧国家自然选择搭欧元高信誉低利率的顺风车,发行大量债券了。因此,我们从经济基本面看,问题仍然出在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的经济周期不一致。
前面说到过,在最佳货币区的判断标准中,资本、劳动力、技术、原料与初级产品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形成统一货币区的基础与核心。经济学家理查德利普塞就根据生产要素流动自由程度,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分为六个递增的层次: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商品自由流动)、关税同盟(统一对外关税)、共同市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经济与货币联盟和完全一体化。显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经济与货币联盟是在形成共同市场之后。形成单一货币应该是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完成以后,在形成统一经济与政治结构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的结果。欧元是反其道行之,希望用欧元带动成员国经济与政治一体化。这条道路不能说是绝路,但是肯定艰难许多。
对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的重要性,欧洲一体化的设计者们并没有忽视,早在1958年的《罗马条约》就预想通过12年过渡期,逐步取消成员国间的关税,并实现共同体内部工业品、劳动力和资本的自由流通。1995年3月26日,人员自由流动的“申根协定”也首先在德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七国生效。前年听说过,说欧盟各国签订的各种条约协定超过2000个了。可是问题在于,国内外区域一体化经验都表明,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以及经济统合,不是仅仅依靠政客们搞个协议就能解决的,如果没有具体硬件配合,协定就是一纸空文。这些硬件,包括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一体化,还有区域内各国共同参与的大型工程以及跨国公司。而以上合作,都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欧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如人意,正是条文太多而实际工程与公司太少。
其实回顾欧洲一体化的开端,不正是政府主导的煤钢共同体吗?法、德、西等国政府支持下的空中客车工业公司,更是欧洲航空工业一体化的典范。可惜这样的例子太少,就以如今最热门的高铁为例,由于人口密度与交通距离等因素,欧洲与东亚是最适合发展高铁的地区。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高速铁路也是起步很早,各有优势。可是由于各自为政甚至相互竞争(没有办法,这是资本的天性决定的),泛欧高铁网至今仍然没有联通。最后主导欧亚高铁网络的,很可能是后来居上的TG了。我们在庆幸之余,也应该注意其中经验。
说到这里,应该提到所谓北京共识了。虽然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但是北京共识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政府对市场经济的主导作用与积极参与,这与自由主义经济学认为政府只是经济守夜人,只能通过财政与货币政策间接影响经济是重要区别。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我们把国有企业排除,只看重政府直接指导经济这一面,则当初德国与日本经济也多有符合北京共识的方面。彻底的计划经济当然就是僵化停顿,可是的只依靠市场本身自由发展,经济一体化与平衡需要较长时间和大量的资本投入。两德统一后在同一民族条件下,一点一点的经济融合到现在都没有完成。何况是存在语言、文化、社会保障体系等诸多因素差异的欧元区?如今回头看,
大家应该还记得欧盟区制定的统一标准包括安全套的长度、黄瓜弯度等等,这帮家伙不是日本留学回来的就是闲的DT了。如果把制定条约标准的时间更多的放在区域内大型合作工程与公司上,经济不平衡与民众缺乏参与感的问题,应该都能大大缓解。我以前曾经关注过欧洲超级电网和撒哈拉超级太阳能热电站,就是觉得这是欧洲能源一体化以及推进地中海计划的很好愿景。wage:【讨论】对撒哈拉超级太阳能热电计划的一些疑问
虽然撒哈拉项目前景如何仍然未定,但是德国逐渐摆脱二战战败的政治阴影,掌握欧洲一体化的大势已经是明显的了。
又有事情了,继续抗下去吧。



原创】美圆,欧元,谁的“最优货币”? [ wage ] 于:2010-11-07 04:00:14 主题帖
wage:【原创】美元化还是去美元化,这是一个问题
十分抱歉,这个土鳖扛铁牛一扛就是半个月。我也有些无奈。最近的日子就像在喝潮州工夫茶:小茶几上摆满了小杯具,而且过程还很漫长。我也只有等待与希望,杯具总有变洗具的一天。由于我不是经济专业人士,许多分析与解释肯定有不对之处,有能帮助指出的河友,我都真心感谢。而如果有要“热情”表达支持的河友,也请不要随便说请吃炖猪脑之类的东西。于右任老先生早就说过:小处不可随便啊。造成环境污染的结果,不论有意无意都要承担责任的。好了,吐槽结束,言归正传。
前面通过厄瓜多尔货币的风云变化,简略分析了本世纪开始十年拉美两种经济与政治方向的冲突。如今又到年底了,因为欧洲债务危机与中美汇率冲突,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又热起来了。经过理论与现实的反复交锋,建立新布雷顿森林体系、恢复金本位制、创立超主权货币等方向都逐渐暗淡下去。可能性最大的是“欧元之父”蒙代尔提出的:推行区域货币一体化,然后由美元、欧元和未来的亚洲共同货币组成三足鼎立的多极化国际货币体系。在区域货币一体化模式中,美元与欧元分别是主导货币区域一体化与单一货币联盟的典型。因此更详细的分析一下美元与欧元各自问题是很有参考意义的。

美元: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问题

自从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大受诟病,拉美地区的美元化浪潮也出现逆反。此前说到过,本世纪初美元化高潮时,阿根廷,萨尔瓦多,危地马拉,秘鲁和玻利维亚先后宣布部分美元化或者完全美元化。就是允许美元与本国货币一同成为法定货币,或者干脆代替本国货币,成为唯一法定货币。如今,不但厄瓜多尔逐渐弱化美元的作用,其他国家反美元化趋势也日渐明显。比如秘鲁,信贷美元化指数(美元在信贷中比例)从2001年的80%下降到了不到50%,将来5年内甚至要压缩到20%。而阿根廷不仅放弃了原先通过货币局制度美元化的设想,而且在与巴西等拉美国家的外贸中推行用本币代替美元结算,将美元逐渐挤出南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原因在于美元化的巨大陷阱已经被更多人看清了。
先说一个“三不”男人的比喻。所谓“三不”: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是也。但凡男同胞都懂得:这三不里面,核心就是最后一条:不负责。有没有发现以此来分析拉美单方面的美元化非常合适?是的,不论厄瓜多尔还是其他拉美国家,其美元化均是在自由主义经济学家鼓动下的单方面行为,未与美国政府或者金融管理机构有任何协议与约定。不论美国的自由主义经济学专家们如何鼓吹,美国政府从来没有主动号召美元化-当然,也没用拒绝过。因此,铸币税等没有财政转移,对于区域经济稳定美国更没有承诺任何义务。因此,美元化国家内一旦有经济波动,没有官方政策保护的小民们就又吃一次苦。由于货币一体化只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部分,如果用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optimal currency areas,OCA)分析,美元化的欺骗性的一面更是一目了然。顺便八卦一句,蒙代尔是第一个获得中国永久居留权的诺贝尔奖得主。算半个自己人了。在与中国经济有关的问题上多听听他的意见,估计比弗里德曼,萨缪尔森等经济大牛相对更可相信些。先引用定义:


所谓“最优货币区”,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组成的一种货币联盟,区域内实行单一的共同货币,或虽有几种货币但相互之间具有无限可兑换性。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一个地区是否应该进行货币合作,组建货币联盟(或一同实行美元化),主要取决于以下4个条件:区域内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各国面临经济冲击和经济周期的同步性,跨区域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是否建立,区域之间劳动力等要素自由流动的程度等。就是说,所谓“最优货币区”,是指由一些商品、劳动力、资本自由流动、经济开放和金融一体化程度较高,经济周期相近,经济政策协调统一的国家与地区所组成的,使用单一或者多个固定汇率货币的货币区。
很明显,这些条件中,要素自由流动是发展贸易联系性与经济周期的同步性的重要前提,而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是货币区形成后,维护区域内平衡的重要措施。蒙代尔本人就认为,能否组成最优货币区主要取决于相关地区的要素流动程度。如果劳动力和资本在区域内能够自由流动,所组成货币区既可以提高交易效率,降低国际交易成本,同时还有利于抵抗外部冲击,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可见,所有极力鼓吹商品与金融自由流动而对劳动力自由流动言他的政客或者专家,不论他如何卖弄普世与中立,大可以看做发达经济体的利益代言人而已。拉美地区与美国除了因为历史与地理条件,贸易联系比较多,要素自由流动中缺乏劳动力流动,其他经济水平与经济周期差别很大,更没有跨区域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根本谈不上最优货币区不要说远离美国的拉美,就连早就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内,墨西哥到美国的人员自由流动仍然被隔离墙与武装巡逻队严防死守着呢。墨西哥人开玩笑说,墨西哥的问题就是离上帝太远,离美国太近。其实离得近不是问题,关键是大门紧闭。从这个观点观察曾经被大大宣扬的墨西哥议会要加入美国被拒绝的高尚行为,更是意味深长啊。

如果把视线从美洲放大到整个世界,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存在的不道德与不合理同样明显。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与黄金脱钩以后,美元的发行就没有了任何外部约束。经济学家凯恩斯指出,任何国家都面对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目标冲突的问题。其中内部平衡是指"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外部平衡主要是指国际收支平衡。只有美国借助了美元的统治地位,可以在连年国际收支巨额逆差的境况下维持内部平衡。而且通常说来,实现内部平衡,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有效。也就是美国这样有实力又够无赖的国家,敢用创制六千亿美元流动洪水这样疯狂的货币政策来嫁祸世界,还能鼓动世界舆论为自己辩护。所谓全球经济不平衡,实质就是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失误以及滥用美元霸权造成的问题。至于这个失误是有意还是无意,我们就不妄加推测了吧。对美国这个贼喊捉贼的无赖承认无可奈何就算了,居然还有替他鸣冤叫屈的,实在是太…

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说过很拉风的一句名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这比他同宗兄弟说的“帮得,这木事,帮得”牛多了,也实在多了。所以,借用林光常的名言:美国经济学家经常打广告:美元是最优货币。对不对?对!非常正确,但是它忘了告诉你,后面应该加注-对美国人而言。
土鳖扛铁牛了。这次不敢设时间期限了。
难道填坑真有好报吗?莫名其妙坏了的相机又莫名其妙好了。作为从酱油教新皈依蜡笔小新教的狂信徒,我郑重发誓:如果我失踪半月的身份证自动现身,一定马上把坑填好!
请河里各位教友一同为俺祈祷(话说祈祷词是什么?)
wage:欧元:政治家们的早产儿
管理推:铁手, 通宝推:铸剑,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