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内积描述的信号的相似性(互相关,取值为0到1之间,0时正交或垂直,1是重合),不是指的我们在视觉上的两个信号波形是否相似,更多的指的是在信号空间中的两个信号之间的几何关系,重合,垂直,或其他任意夹角等等。我觉的应该是一种角度特性。正弦信号波形和余弦信号波形,它们两者的形状几乎是相同的,但在内积的这种相似性度量工具下,他们的相似性为0,因为他们在三角函数的组成的信号空间中,他们的加角为90度,即互相正交。因此,这样的一种内积定义的相似性,描述的是一种在信号空间中向量(向量有两个量,长度和角度)的相似性,而不是在时间-幅度坐标系中两个信号波形的相似性。要比较两个事物的相似性,总是要有一个标准的,来比较在什么方面的相似性,比如,在高度上,是否相似,在宽度上是否相似,等等。这种内积描述的信号的相似性,指的就是在信号空间上的两个向量之间的关系(即,夹角和长度,由于参与这个内积运算的信号都作了归一化,因此在此只需要比较夹角就可以了),如果夹角为0,则相似性最大为1,即为相同,如果夹角为180度,则相似性最小为-1,如果夹角为90度,则相似性为0,即为正交。
同样一个信号,在不同的表示系统中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因此其相似性的也必须是相对于某个表示系统的,在不同的表示系统下,相似性的度量工具也必然是不同的,在信号空间的这样一种表示系统下,相似性的度量工具自然就是内积了。在信号空间中,还有一个表示信号的形似性的工具就是欧氏距离。
有时我会觉得有点困惑,信号从时间-幅度坐标系(函数形态)到信号空间中的映射是一个一一映射,但是两个表示系统中的相似感确是如此的不同,正弦和余弦信号在前者中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而在后者中却是背道而驰,这令人惊讶。看来这种映射改变相似感。可能映射总是会改变一些东西吧,哪怕它是一一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