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与欧洲两者的情况进行一下对比

昨天的市场中,美元收盘涨跌互见,美国发布了就业数据后,美元/日元再次下探,重新逼近15年内低点,欧元反弹至3周高点。在人们怀疑美国经济滞涨和二次探底时,美元承压。上周,美国发布了非农报告,数据显示失业人数远低于预期,因此缓和了市场对经济降温的担忧,一些对经济增长敏感的货币,如澳元需求放大。上周美国报告称,8月份非农减少5.4万人,这提示美国经济还有很大有待成长空间。另外美国非制造业也不景气。虽然非农数据略好于预期,但是美联储现在不会尝试收紧货币政策,因为经济形势尚不稳定。不过全球各大央行倒是有意上调利率基准,这些央行包括:日本央行、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澳洲联储。

目前全球经济增长平稳但缓慢,美联储采用极低的利率来维持经济增长。投资者们在开发风险投资时,或许会借助美元来交易一些高收益货币,这些利差交易会让美元以及欧元日元承压。而目前市场中,人们普遍的担心还是围绕在欧洲银行是否会上调利率基准,并因此引起市场对未来经济的担忧,欧元/美元已经连续一周走低。今日欧盟对欧洲91家有贷款记录的银行进行了压力测试,其中有84家银行通过了测试,不过人们似乎没有放松会欧债问题的警惕,欧元继续承压。而很多投资者都担心面临重重困难的欧洲会成为下一个日本,从此进入类似于日本“失落的10年”的漫长经济萧条期。摩根资产管理对此认为,尽管目前的欧洲经济与20年前的日本有很多相似点。比如,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在经历了长达10年的资产价格升浪之后,人口结构出现变化,退休人数增长,劳动力增长呆滞,类似情况如今也正在德国、意大利以及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发生。
但我们如果日本与欧洲两者的情况进行一下对比,就会发现两者之间的一些不同之处。

首先是欧元贬值。20世纪90年代初,日元按贸易加权计共升值60%,并在此后一直维持强势。但欧元汇率却自2008年环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显着贬值,令欧洲出口商从中受惠,这也成为欧元区工业产出表现坚挺的一项重要原因。

其次是欧洲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日本经济危机的初期,日本央行继续维持紧缩的货币政策,而欧元区在过去两年积极放宽银根。本集团环球多元资产组别认为,现时欧元区的货币政策正处于历史上最宽松的水平。虽然日本最终在21世纪初实行了量化宽松政策,却已经比最佳时机推后了数年。但在当前的欧洲,英格兰银行早已采取直接量化宽松措施,而欧洲央行也已大幅扩张资产负债表,为经济提供必需的流动资金。

再次是欧洲房地产价格较为低廉。日本当年的房地产价格远远高于欧洲目前的水平。

最后,欧洲的股市估值也相对较低。日本股市在20世纪90年代的泡沫程度,与房地产市场相差无几,股市市盈率在1999年曾超过80倍。尽管日本股市在此之后大幅回落,并在过去多年保持窄幅上落,但相比之下欧洲股市估值较为低廉,摩根士丹利欧洲指数目前的市盈率低于20倍。

上周一些新兴市场货币和商品货币涨幅明显,如澳元和加元等。这说明亚洲和拉丁美洲经济增长趋势较好。在上月的利率会议上,美联储表示不急于加息,所以打消了一些人希望借助美元做利差交易的投资的计划。虽然欧元区经济受创,但是人们依然会关注该区长期的经济前景。虽然欧洲央行提供1%的利率基准,但是欧元的吸引力不强。投资者比较看好亚洲、拉美和商品货币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