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1967)认为证券收益由一个连续的扩散(布朗运动)和一个间断的跳跃(泊松过程)组成:前者造成了证券价格的连续变化,后

泊松过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跳过字词转换说明

汉漢▼▲为了阅读方便,本文使用標題手工轉換。转换标题为:简体:泊松过程;繁體:卜瓦松過程;香港:泊松過程;实际标题為:泊松过程;當前顯示為:泊松过程为了阅读方便,本文使用全文手工轉換。转换内容:下方采用数学組全文轉換 [編輯]
台灣:方向導數;大陆:方向导数;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方向导数台灣:積分形式;大陆:积分形式;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积分形式台灣:微分形式;大陆:微分形式;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微分形式台灣:約束;大陆:约束;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约束原始语言:Borel;台灣:鮑萊耳;大陆:博雷尔;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博雷尔原始语言:Christoffel;台灣:克里斯多福;大陆:克里斯托费尔;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克里斯托费尔原始语言:Clifford;台灣:克里福;大陆:克利福德;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克利福德原始语言:Fourier;台灣:傅立葉;大陆:傅里叶;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傅里叶原始语言:Frobenius;台灣:弗比尼斯;大陆:弗罗贝尼乌斯;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弗罗贝尼乌斯原始语言:Hausdorff;台灣:郝斯多夫;大陆:豪斯多夫;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豪斯多夫原始语言:Levi-Civita;台灣:勒維奇維塔;大陆:列维-奇维塔;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列维-奇维塔原始语言:L'Hôpital;台灣:羅必達;香港:洛必達;大陆:洛必达;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洛必达原始语言:Markov;台灣:馬可夫;大陆:马尔可夫;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马尔可夫原始语言:Poisson;台灣:卜瓦松;大陆:泊松;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泊松原始语言:Schwartz;台灣:施瓦次;大陆:施瓦兹;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施瓦兹原始语言:Algebraic dependence;台灣:代數相依;大陆:代数相关;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代数相关原始语言:Algebraic independence;台灣:代數獨立;大陆:代数无关;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代数无关原始语言:Algebraically closed field;台灣:代數閉體;大陆:代数闭域;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代数闭域原始语言:Automorphic form;台灣:自守式;大陆:自守形式;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自守形式原始语言:Bijection;台灣:對射;大陆:双射;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双射原始语言:Bundle;台灣:束;大陆:丛;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丛原始语言:Central limit theorem;台灣:中央極限定理;大陆:中心极限定理;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中心极限定理原始语言:Classical group;台灣:古典群;大陆:典型群;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典型群原始语言:Closed graph theorem;台灣:閉圖定理;大陆:闭图像定理;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闭图像定理原始语言:Cohomology;台灣:餘調;大陆:上同调;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上同调原始语言:Complex exponential;台灣:複指數;大陆:复指数;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复指数原始语言:Complex structure;台灣:複結構;大陆:复结构;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复结构原始语言:Coprime;台灣:互質;大陆:互素;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互素原始语言:Covariance;大陆:协方差;台灣:共變異數;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协方差原始语言:Cyclotomic field;台灣:分圓體;大陆:分圆域;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分圆域原始语言:Derived algebra;台灣:導來代數;大陆:导出代数;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导出代数原始语言:Derived functor;台灣:導來函子;大陆:导出函子;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导出函子原始语言:Derived set;台灣:導來集;大陆:导集;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导集原始语言:Dominated convergence theorem;台灣:受制收斂定理;大陆:控制收敛定理;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控制收敛定理原始语言:Eigenfunction;台灣:固有函數;大陆:本征函数;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本征函数原始语言:Extension field;台灣:擴張體;大陆:扩张域;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扩张域原始语言:Fibonacci sequence;台灣:費氏數列;大陆:斐波那契数列;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斐波那契数列原始语言:Field extension;台灣:體擴張;大陆:域扩张;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域扩张原始语言:Field theory;台灣:體論;大陆:域论;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域论原始语言:Finite field;台灣:有限體;大陆:有限域;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有限域原始语言:Fractal;台灣:碎形;大陆:分形;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分形原始语言:Global field;台灣:大域體;大陆:整体域;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整体域原始语言:Lie group;台灣:李氏群;大陆:李群;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李群原始语言:Linear dependence;台灣:線性相依;大陆:线性相关;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线性相关原始语言:Linear independence;台灣:線性獨立;大陆:线性无关;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线性无关原始语言:Local field;台灣:局部體;大陆:局部域;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局部域原始语言:Mean value theorem;台灣:均值定理;大陆:中值定理;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中值定理原始语言:Number field;台灣:數體;大陆:数域;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数域原始语言:Ordered field;台灣:有序體;大陆:有序域;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有序域原始语言:Orthogonal complement;台灣:正交補餘;大陆:正交补;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正交补原始语言:Path connected;台灣:路徑連通;大陆:道路连通;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道路连通原始语言:Prime ideal;台灣:質理想;大陆:素理想;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素理想原始语言:Prime number;台灣:質數;大陆:素数;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素数原始语言:Prime ring;台灣:質環;大陆:素环;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素环原始语言:Probability;台灣:機率;大陆:概率;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概率原始语言:Quadratic field;台灣:二次體;大陆:二次域;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二次域原始语言:Real closed field;台灣:實閉體;大陆:实闭域;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实闭域原始语言:Recurrence relation;台灣:遞迴關係;大陆:递推关系;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递推关系原始语言:Scalar;台灣:純量;大陆:标量;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标量原始语言:Scalar curvature;台灣:純量曲率;大陆:数量曲率;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数量曲率原始语言:Simple group;台灣:單純群;大陆:单群;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单群原始语言:Simple Lie group;台灣:單純李氏群;大陆:单李群;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单李群原始语言:Simplex;台灣:單體;大陆:单纯形;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单纯形原始语言:Simplicial complex;台灣:單體複形;大陆:单纯复形;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单纯复形原始语言:Singularity;台灣:奇異點;大陆:奇点;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奇点原始语言:Splitting field;台灣:分裂體;大陆:分裂域;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分裂域原始语言:Subfield;台灣:子體;大陆:子域;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子域原始语言:Tangent bundle;台灣:切線束;大陆:切丛;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切丛原始语言:Uniform boundedness principle;台灣:均勻有界原理;大陆:一致有界性原理;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一致有界性原理原始语言:Uniform continuity;台灣:均勻連續;大陆:一致连续;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一致连续原始语言:Uniform convergence;台灣:均勻收斂;大陆:一致收敛;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一致收敛原始语言:Uniform norm;台灣:均勻範數;大陆:一致范数;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一致范数原始语言:Uniform space;台灣:均勻空間;大陆:一致空间;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一致空间原始语言:Union;台灣:聯集;大陆:并集;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并集原始语言:Variance;大陆:方差;台灣:變異數;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方差原始语言:Bayes' theorem;大陆:贝叶斯定理;台灣:貝氏定理;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贝叶斯定理

顯示↓關閉↑字詞轉換说明字詞轉換是中文维基的一項自動轉換,目的是通過计算机程序自動消除繁简、地区词等不同用字模式的差異,以達到閱讀方便。字詞轉換包括全局轉換和手動轉換,本說明所使用的标题转换和全文转换技術,都屬於手動轉換。
如果您想对我们的字词转换系统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或者提交应用面更广的转换(中文维基百科全站乃至MediaWiki软件),或者报告转换系统的错误,请前往Wikipedia:字词转换请求或候选发表您的意见。


Poisson过程(Poisson process,大陆译泊松过程、普阿松过程等,台译卜瓦松過程、布瓦松過程、布阿松過程、波以松過程、卜氏過程等),是以法國數學家泊松(1781 - 1840)的名字命名的。泊松過程是隨機過程的一種,是以事件的發生時間來定義的。我們說一個 隨機過程 N(t) 是一個時間齊次的一維泊松過程,如果它滿足以下條件:

在兩個互斥(不重疊)的區間內所發生的事件的數目是互相獨立的隨機變數。
在區間[t,t + τ]內發生的事件的數目的機率分佈為:


其中λ是一個正數,是固定的參數,通常稱為抵達率(arrival rate)或強度(intensity)。所以,如果給定在時間區間[t,t + τ]之中事件發生的數目,則隨機變數N(t + τ) − N(t)呈現泊松分布,其參數為λτ。

更一般地來說,一個泊松過程是在每個有界的時間區間或在某個空間(例如:一個歐幾里得平面或三維的歐幾里得空間)中的每一個有界的區域,賦予一個隨機的事件數,使得

在一個時間區間或空間區域內的事件數,和另一個互斥(不重疊)的時間區間或空間區域內的事件數,這兩個隨機變數是獨立的。
在每一個時間區間或空間區域內的事件數是一個隨機變數,遵循泊松分布。(技術上而言,更精確地來說,每一個具有有限測度的集合,都被賦予一個泊松分布的隨機變數。)
泊松過程是Lévy過程(Lévy process)中最有名的過程之一。時間齊次的泊松過程也是時間齊次的連續時間Markov過程的例子。一個時間齊次、一維的泊松過程是一個純出生過程,是一個出生-死亡過程的最簡單例子。
中国证券市场股指收益分布的实证分析(2010-01-04 15:58:18)转载标签:杂谈 分类:转贴类

原文章出自: 中国证券市场股指收益分布的实证分析







RR/04/06
CFEF 研 究 报 告
中国证券市场股指收益分布的实证分析
黄德龙杨晓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 RR/04/06
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2004年6月
中国证券市场股指收益分布的实证分析*
黄德龙† 杨晓光‡
摘要:本文从实证出发多角度考察了上证综指和深证综指收益的分布特性。在拒绝了正态性假设以后,我们利用国际上考察股票收益分布所使用的几个分布函数——逻辑斯谛分布、Scaled-t分布、指数幂分布、混合正态分布——对股指收益数据分别进行拟合。然后对拟合出来的分布函数运用拟合优度检验,并比较各种拟合分布下VaR值与历史模拟的差别,我们发现Scaled-t分布和混合正态分布能够较好地模拟股指收益。特别地在尾部Scaled-t分布比混合正态分布拟合效果更好,能够更好地帮助投资者正确估计市场风险。此外,我们比较了正态分布和Scaled-t分布的差别,由此量化用正态分布模拟股指收益可能带来的对高收益和高损失可能性的低估。
关键词: 股指收益正态分布 逻辑斯谛分布 Scaled-t分布指数幂分布 混合正态分布 VaR
一 引言
研究中国股市收益分布,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证券市场的内在运行规律,从而采取正确的证券市场监管措施,而且可以帮助市场参与者进行资产定价与资产组合,正确进行风险度量,更好地使用现代风险管理技术,因此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西方的计量经济学家们对于证券资产收益率分布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1950年代,Kendall(1953)和O*****orne(1959)就通过对英国和美国股市收益率的数据分析研究认为:股票资产的收益率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这种观点符合统计学中的大样本思想,再加上正态分布的性质容易处理,从而广为研究人员和业界所接受。比如1973年提出的Black-Scholes公式就是以对数收益率满足正态分布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假定收益是关于时间独立同分布的,其联合分布为多变量正态;1994年 J. P. Morgan公司推出的VAR 系统Risk Metrics, 实质是假设有价证券的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
股票收益的正态分布假设被如此广泛地应用着,但反对它的声音却从未间断过。
Alexander(1961)对O*****orne的数据重新进行了分析,认为尖峰、厚尾是证券资产收
*本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MADIS的资助。
† 单位: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 单位: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
益率的基本特征,用正态分布来描述金融资产的短期收益率是不太合适的。
Peters(1991)发现1928到1989年的S&P500股票收益呈现负偏、尖峰、厚尾的特征。
从学术的角度去看,当信息没有及时为整个市场所知或者投资者没有对信息做出及时反应的时候,正态分布假设确实是值得怀疑的。如果信息按照一簇一簇传到市场,而不是按照线性方式及时地到达,从而导致信息的分布呈尖峰态,股票收益的分布将因此受到影响。另外,即使信息能够流畅地传到市场,但投资者并没有及时做出反应,而是当一些信息堆积起来的时候,投资者才会消化这些信息,这样也能导致股票收益分布的尖峰态。对此,Peters(1991)做出了理论性的推导。
近年来很多学者,对这一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尝试了用一些各不相同的分布来描述股票资产的对数收益率,从而考虑到它的尖峰、厚尾、负偏特征。
Smith(1981)首先提出用逻辑斯谛分布来模拟股票收益,这种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不过比正态分布厚尾。其后,Gray和French(1990)、Peiró(1994)对逻辑斯谛分布的拟合优劣性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Hsu(1982)、Gray和French(1990)曾经讨论过指数幂分布,这种分布具有尖峰和厚尾的特征,尾部以指数级的速率缩小,因而可以给股票收益分布给出一个不错的拟合。
Press(1967)认为证券收益由一个连续的扩散(布朗运动)和一个间断的跳跃(泊松过程)组成:前者造成了证券价格的连续变化,后者反映了消息面带来的较大的震动。Kon(1984)为这种混合正态分布找到了实证的证据。
Praetz(1972)、Blattberg和Gondes(1974)、Gray和French(1990)、Felipe 和Javier (1997)认为Scaled-t分布比其它分布更好地拟合了股票收益。当自由度增大到较大时, Scaled-t分布趋同于正态分布。特别地,Praetz(1972)在假设证券收益波动性是一个时变的随机变量的条件下,从理论上推导出证券收益的分布满足Scaled-t分布。遗憾的是,他的理论推导微有瑕疵。
近年来人们对中国股票市场收益的分布特征也进行了一些相应的分析与研究。
闫冀楠、张维(1998)分别用指数幂分布、ARCH模型、混合正态分布拟合了1990年至1996年上证综指收益的分布,结果显示这三种分布都比正态分布更具刻画力,且其中混合正态分布为最佳。
陶亚民,蔡明超,杨朝军(1999)分别运用柯氏检验法和异方差的t 检验法对上海股票市场股票收益率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认为在排除异常事件干扰的情况下,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
陈启欢(2002)认为中国的股票市场的收益率从整体上完全不符合正态分布,而大体上符合自由度5~9 的t分布。
封建强、王福新(2003)考察了描述股票收益率的多类分布函数的基础上,以稳定Paretian 分布与t 分布为备择分布,研究了沪、深股市综指收益率的分布函数的形式。
林美艳、薛宏刚、赵凤群(2003)用JB 检验法,得出了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率分布与正态分布有明显的偏差,用t分布对日收益率进行拟合的效果比较好。
有关中国股市收益分布的其它研究,还可参见张维、黄兴(2001),李亚静、朱宏泉(2002),马玉林、施红俊、陈伟忠(2003)等。
本文中将会考察上证综指、深证综指的分布特性。首先对数据的基本统计量作些分析,接着我们通过D检验验证正态分布假设。接下来利用国际上考察股票收益分布所使用的几个分布函数——逻辑斯谛分布、Scaled-t1分布、指数幂分布、混合正态分布——对股指收益
1本文重点考察的Scaled-t分布有别于我们通常所说的t分布(student's t distribution ,又作学生t分布)和非中心t分布(noncentral t distribution)。Scaled-t分布的密度函数(见本文第三部分)与具有相同自由度v的非中心t分布的密度函数相差一个系数
数据分别进行拟合。对拟合的分布函数进行卡方检验,并比较各种拟合分布下VaR值与历史模拟的差别,我们发现Scaled-t分布和混合正态分布能够较好地模拟股指收益。特别地在尾部Scaled-t分布比混合正态分布拟合效果更好,能够更好地帮助投资者正确估计市场风险。最后,我们将比较正态分布、混合正态分布和Scaled-t分布在特定区间上的差别,由此量化用正态分布模拟股指收益可能带来的偏差。在附录中,我们对Praetz(1972)理论推导Scaled-t分布的过程做了勘误和注解。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