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点不解的是:斯特拉文斯基青年时代的《春之祭》首演,观众由于这部作品的彻底反传统性而极其不满,几乎在剧场内酿成一场暴动。从此斯特拉文斯基便成了与勋伯格一样当时最为激进的先锋派作曲家。但后期的斯特拉文斯基又喊出了“回到巴赫的口号”,否定浪漫主义的夸张音乐表现形式,主张回到工整的格式化音乐,这是不是对他自己以前创作方式的自我否定呢?
谢谢庭榕对新古典音乐与间离效果的好介绍,
所有跟帖:
                    •                    
                    斯特拉文斯基是个特立独行的音乐家,被誉为音乐界的毕加索
                     -庭榕- 
                    ♂                    
                        
                    
                                                            
                        
                    
                                        
                    
                    
                                        
                        (197 bytes)
                        ()
                        06/06/2010 postreply
                                                07:21:18
                    
                    
                    •                    
                    有道理,分析得好。谢谢!
                     -阿兴- 
                    ♀                    
                        
                    
                                                            
                    
                    
                                        
                        (0 bytes)
                        ()
                        06/06/2010 postreply
                                                09: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