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得海 各种不同物理模型其实就是去构造各种不同类型的哈氏量
http://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8044
{附注一}:先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质量”。
.
几乎所有的物理理论都离不开“质量”这个名词!但各种理论在使用“质量”这个“名词”时,往往代表完全不同的“概念/内涵”------ 牛顿运动学理论中的“质量”是表示与加速度之难易程度有关的性质(亦称“惯性质量”);牛顿万有引力理论中的“质量”则是与物体间相互吸引程度有关的性质(亦称“引力质量”)。两者的内涵完全不同!事实上是属于两个不同理论体系中的定义。
 
但由于采用了同一个名词,人们很容易认为这两个概念是一回事,并误以为或者干脆相信“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固有的内秉性质,它既可以引起“惯性”,又可产生“引力”。在牛顿时代,“质量”这个名词其实有着“内秉质量”的内涵!
 
后来,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其实也是一种“运动学”理论)出现。在狭义相对论中,我们只能定义“惯性质量”,而“惯性质量”是可以因为观察者的不同而发生改变的!这就直接颠覆了“‘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固有的内秉性质”的信念!我们最多只能定义一个物体的“静止质量”(即相对静止的观察者所观察到的“惯性质量”)。
 
再后来,为了在狭义相对论的时空框架中建立与牛顿万有引力理论类似的动力学理论,爱因斯坦首先必须定义一个东东,它能产生引力效应。由于“内秉质量”概念已经被他自己的狭义相对论颠覆,爱因斯坦无法使用“内秉质量”作为万有引力的源泉。而用“静止质量”作为万有引力的源泉显然十分荒唐---因为它直接违背了其相对性原理的哲学理念!。。。没办法,爱因斯坦还得引进“广义相对性假说”(即:无论观察者是谁,其观察到的“惯性质量”其实就可以定义为其“引力质量”)。。。很明显,这是爱因斯坦对牛顿“内秉质量”的回归,只是要将“内秉”这个字眼去掉!(因为“内秉”是属于上帝的,而“广义相对性”是属于观察者的!)
.
多么复杂!最后爱因斯坦自己都不能在这些乱七八糟的关于“质量”定义的“怪圈”中说服自己,最后总算用“时空弯曲”这个崭新的概念才躲开了其理论中涉及到“质量”这个名词时无穷多的陷阱!(当然,也带来了无穷新问题...哈哈!)
.
敢问,目前我们的科学研究中有多少人在用“质量”这个名词?大家在用这个名词的时候,是否在不自觉地或故意地混淆其中各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和内涵?
.
          特别是,在量子力学中,质量又意味着什麽?
.
 
{附注二}:再举一个更典型的例子---“能量”。
 
所谓"能量"实际上没有先验的脱离具体理论的"一般定义"...对吧?
---您能给出"能量"的一般定义吗?
---又有谁知道"能量守恒"的确切含义吗?
(1).最早牛顿时代大家知道的是"动能+势能"守恒(其实是时空平移不变假设的结果);
(2).后来出现"热能",于是出现"动能+势能+热能"守恒;
---谁知道所谓"热能"是什么东东?
---所谓"热能"其实是微观分子的运动"动能",它可以来自化学能,核能...
---"热能"本身是个唯象的定义,而非本质的能量形式!
---"化学能"也是非本质的,它只是"电磁能"的表现形式之一!
(3).于是,干脆说:"动能+势能+电磁能+核能"守恒,OK?
---"核能"还是非底层的说法!
正确的说法应该建立在四大相互作用上来说: 强力,弱力,电磁力,万有引力.
---于是应该说: "强场能+弱场能+电磁场能+引力场能"守恒?
(4).按相对论质能方程,还有一个"内秉质量能"呢!
---于是应该说:"强场能+弱场能+电磁场能+引力场能+内秉质量能+动能"守恒?
(5).如果还有其他额外维,将其它宇宙膜的能量传过来,还应该加上"额外宇宙能"...
---于是要说:"强场能+弱场能+电磁场能+引力场能+内秉质量能+动能+额外宇宙能"守恒!!!
明白了吗? 无论您发现任何新的能量形式,就把它加到上述加法系列,反正"总能量一定是守恒的"! 为何? 因为"能量必须守恒"!!!
             哇塞! 到底是上帝来了,还是无赖来了? 
.
其实,以上的分析还可以这麽来理解:
(1).所谓"能量"实际上没有先验的脱离具体理论的"一般定义"...对吧?
---您能给出"能量"的一般定义吗?
(2).如果"能量"没有一般性定义,如何敢说存在一般性的"能量守恒定律"?
---这点还真象"上帝是万能的"这种没有任何意义的论述句...不如不说!
(3).一个误导许多人多年的东东其实是"哈密顿量/拉氏量"的理论体系.
---在经典牛顿力学中, 哈氏量确实是"牛顿能量"的体现,而且由于哈密顿理论体系将时间放到H之外了(所谓保守系统),所以总有"牛顿能量守恒"的结果.
后来,事实上,许多人已经不管"能量"本身是什么了,将所有的理论都建立在哈密顿体系中(各种不同物理模型其实就是去构造各种不同类型的哈氏量)...所谓"体系的能量"就是该哈氏量所代表的意义.
牛顿力学如此!量子力学亦如此!场论还是如此!
---总是一边是时间,另一边是哈氏量...
如果只允许这样的理论框架,则确实可以说"能量守恒"(其中"能量"就定义为哈氏量的值)...
但是,所有的动力学体系都是"哈密顿体系"所能描述的吗? 
答案当然为否!(所谓HELMHOLTZ条件)
于是问题是: 
---对于那些不能用"哈密顿体系"描述的动力系统,其"能量"概念还存在吗?
刘全慧大侠对以上问题的回复是:
.
在物理上,基本相互作用中,就有能量的隐忧:引力场的能量没有一个物理学界都认可的完美定义。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左边是几何,右边是物资。几何场中有能量,岂非怪哉? 如何得到一个普适的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哈密顿力学形式,也是个问题。丘成桐有个正能量定理,研究场论的朋友告诉我,条件很苛刻,是完美的数学珍品,物理学们一般束之高阁。
但是,假设引力的问题解决了,还是有问题: 1,还有其它的基本相互作用类型吗? 2, 微小的不可观测的能量不守恒是存在的:例如微观中的虚过程和宇观中的物质创生(例如说:1个氢原子/(世纪*立方米)),......。
 
ANYWAY, 我觉得是物理来了! 当年的Beta衰变, "能量守恒定律"眼看要垮台,Pauli大哥说有个看不见的东西把能量带走了。 于是天地间澄明如洗.
 
可见,我们对能量的形式及其载体还知之甚少啊。
暗能量暗物质,现在就是一个难缠的问题。
为什么要找那个看不见的东西??? 郭汉英先生反过来问:
 
            也许我们要再次反思一下时空?
.
.
.
{附注三}:最后举一个最重要的例子---“波粒二象性”。
 
光是什麽?  是几率波、是电磁波、是光子?
粒子是什麽?是粒子、是物质波、是几率波?
 
问题是:光子是粒子吗?电磁波是物质波吗?物质波是几率波乎?
 
学过几天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总以为自己知道自己是谁了!
可惜,费恩曼大侠一再提醒我们:
 
    谁认为自己明白了量子力学,说明谁还没有真正懂量子力学!
 
                    。。。。。。。。。。。。
 
(由于许多具体的探索还涉及到科学网上赵国求、甘永超、朱林及刘晓东、李卫、杨正瓴、贾湘平、李亚辉、想而兄弟、小苹果等大侠们的多年思考,二傻不想过早泄露天狼星的秘密,嘿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