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态物理 孙鑫教授 物理学中存在一类对称性的突变,它不是由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而是由内在的演化引起的。在自身的演化过程中,

来源: 2010-04-12 09:36:56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近期凝聚态物理及理论物理学术活动预告







应凝聚态物理研究所所长赵铧教授的邀请,复旦大学物理系资深教授孙鑫将于四月初前来我院访问并将做学术报告,学术报告题目为《低维物理系统对称破缺的前沿物理学术问题》。具体时间及地点,请关注此后的跟贴。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和交流机会。请对相关课题感兴趣的老师和同学(特别是凝聚态物理和理论物理方向的研究生)积极参加。





凝聚态物理研究所

数理学院物理系

2010-3-19




支持(1) 中立(0) 反对(0)
shuyun291 小大 2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试读

帖子:6

积分:60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4-9 21:20:06
Post By:2010-3-19 16:25:15

,不错~



支持(1) 中立(0) 反对(0)
xinggang 小大 3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00

积分:32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7-12-6 15:44:55
Post By:2010-3-19 16:29:55


复旦大学物理系资深教授 孙鑫 简介





研究领域: 统计物理和凝聚态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将凝聚态物理和高分子化学相结合,研究有机光电功能的机理。

简要简历:

1979年3月至1983年3月 美国加州大学(San Diego)访问学者

1987年7月至1988年1月 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合作研究员

1990年7月至1991年7月 日本国立分子科学研究所 客座教授

1993年6月—12月 Alberta大学(加拿大)访问教授

1997年7月至1998年4月 日本国立分子科学研究所 客座教授

1995年至现在 中国化学会有机固体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 1995年至现在 中科院“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

会副主任

1998年至现在,一直是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Synthetic Metals(国际合成金属会议)顾问委员会委员




支持(0) 中立(0) 反对(0)
xinggang 小大 4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00

积分:32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7-12-6 15:44:55
Post By:2010-3-19 16:34:15

(续上)



工作简要介绍:



近年来着重于将凝聚态物理和高分子化学相结合,研究有机光电功能的机理。



1、对有机高分子的光电机理,提出了新思路,预言了高分子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光电功能。有机光电子学是上世纪末以来的研究热点,获得200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但在机理方面,有机光电子只是无机光电子的翻版。孙鑫提出了新的思路。他分析了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特征是具有单双键交替的共轭结构,这是无机材料所没有的。根据共轭键结构依赖于 电子态的特点,提出高分子中载流子具有结构并能变化的理论。沿着这一思路,预言了高分子可具有一系列新的光电功能,它们不再是无机材料己有功能的模仿,论文于2000年发表在Phys.Rev.Lett上。同行的评价为“在基本理论和技术上都有很大兴趣,由于低维性,共轭高分子的激发很不同于通常的材料。……这可能指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向,特别是在硅技术接近终点时。”



2、发展了电子关联理论,澄清了高分子中关于共轭结构来源的争论。产生共轭结构的原因是什么? 这是高分子科学的基本问题。长期的研究形成了对立的两派,争论激烈。孙鑫等人指出,产生这种矛盾的原因是两派对电子关联都采用了流行的Hubbard模型,但是该模型只适用于窄能带体系,而高分子是宽能带材料。孙鑫等发展了宽能带关联理论。证明:在强屏蔽时,非对角关联起主要作用,削弱了共轭结构; 而在弱屏蔽时,对角关联起主要作用,增强共轭结构。这样就解决了争论,为双方接受。论文发表在Phys.Rev.Lett上。



3、预言孤子存在一类新的振动模,被定名为“Staggered mode”,后来得到实验的验证,在非线性运动中普遍存在。 孙鑫在有机光电子领域中的研究已在国际同行中得到认可。该领域的专业会议是 “国际合成金属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Synthetic Metals), 两年一次。孙鑫被推选为2002年第十二届会议的主席,(上海举办,代表1100多名,有三名诺贝尔奖得主参加)。




近期代表性研究成果:



S. Li, X. Sun, L. S. Chen “Electronic field induced spin accumulation in polymer LED” J. Phys. Chem. B,111,6097(2007)



S.Li, T.F.George, X.Sun “Charge-flipping of spin carrier in conducting polymers”

J.Phys.Condens.Matter, 17, 2691 (2005)



Z.An, C.Q.Wu, X.Sun “Dynamics of Photogenerated Polarons in Conjugated Polymers”

Phy. Rev. Lett, 93, 216407 (2004)



X.Sun, R.L.Fu, K.Yonemitsu, KNasu “Photoinduced phenomenon in polymers”

Phys.Rev.A, 64, 032504 (2001)



X.Sun, R.L.Fu, K.Yonemitsu, K.Nasu “Photoinduced polarization inversion in a polymeric molecule” Phys.Rev.Lett, 84, 2830 (2000)




支持(0) 中立(0) 反对(0)
xinggang 小大 5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00

积分:32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7-12-6 15:44:55
Post By:2010-4-4 16:27:41



正式报告时间及地点已确定。以下内容转自重大新闻网(http://news.cqu.edu.cn/news/article/article_22184.html):



报告题目:稳定性和对称破缺

报 告 人:孙鑫教授

主要内容: 物理学中存在一类对称性的突变,它不是由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而是由内在的演化引起的。在自身的演化过程中,会在一定时刻出现不稳定性。它会导致对称突变,产生有趣的现象。

时间:2010年4月6日下午 3:00

地点:理科楼309




支持(0) 中立(0) 反对(0)
xinggang 小大 6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00

积分:32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7-12-6 15:44:55
Post By:2010-4-4 16:36:44

这种对称性破缺机制,按我理解,就是自发性对称破缺。而真空的自发性对称破缺机制,也就是所谓的Higgs机制,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础,目前强子对撞机LHC最大的目标就是要证实该机制究竟是否正确,即找到Higgs粒子。孙教授虽然主要是凝聚态物理方向,但实际上真空对称性自发破缺机制的思想最初就是来源于凝聚态物理。



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们对该机制做如此深入的了解,因此请对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以及凝聚物理感兴趣的本科生及研究生积极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