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成年人,水约占他体重的60%到70%。至于血液中的含水量,甚至高达80%以上。也因此,当我们说「血液的浓稠度」,从某个角度看,就是「水的浓稠度」。人体的含水量是否足够、水的浓稠度是否正常,和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
水的正常组成是H2O,也就是两个氢分子配上一个氧分子,或称作「独立的水分子」。由于独立的水分子能够穿透「细胞膜」,自由出入细胞,为细胞顺畅地带来养分与氧气,并带走新陈代谢的废物,因而又被称为「活性水」。相对于「活性水」,另有所谓「惰性水」,是四个氢分子配上一个氧分子的H4O,多了两个氢分子,增加水分子的体积,使得惰性水难以进出细胞膜,无法参与正常的新陈代谢。体内的活性水为什么会形成惰性水?目前西医还找不到原因,依据中医的讲法是「血气不足」。正常的血液循环对健康的重要性我们已经知道,你应明白想要确保血液循环正常,一在排除累积在血管壁的污物,二在消灭人体水分子中的惰性水。
再谈谈水,健康源于体内的“水世界”之一
前言:
看到论坛最近有不少关于“水”的帖子,我把曾经拜读过的台湾学者、企业家陈前芳老先生的文章,以及曾经与我母校(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学院李里特教授探讨过的一些话题整理出来,与各位关注健康的网友共享。
陈先生专注于纳米科技,“百多能”系列纳米远红外线健康能量用品就是他研发、生产的。关于远红外线与水的作用关系,陈先生的讲述如下:
远红外线是电磁光谱的一种。在人眼可见的范围,我们称它「可见光」。如果频率太低,低到比紫外线的频率还低,就是核射线(G射线或X射线);或是频率太高,高到比红外线还高,就是微波或无线电波。可以这么说:远红外线、核射线、微波,本质上都是同一样东西。这就如同冰、水、水蒸气,三者的本质都是水,只因为温度的差异,才让它们呈现不同的物理特性。核射线、远红外线、微波,本质上也是同一样东西,只因为频率(波长)的差异,这才让它们呈现不同的物理特性。所以,从另一个观点看,远红外线可以说是一种「频率较高的核射线」,或是「频率较低的微波」。核射线和核能有关,微波令我们联想到微波炉。无论是核能或微波炉,都和「能量」有关。的确,远红外线也拥有能量。而且,这种能量和水分子有特别密切的关系。
再谈谈水,健康源于体内的“水世界”之二
“百多能”研发人陈前芳先生的话:
为什么远红外线的能量和水分子有特别密切的有关?
我想用家用微波炉能够瞬间加热的原因来说明。知道什么是温度吗?温度是物质「分子」震动的程度。分子震动得愈激烈,温度就愈高。传统加热是「由外向内」对物质分子「逐层加热」。也就是,热源放射激烈震动的分子,先撞击物质最外层的分子,让表皮那层分子加速震动;而后,表皮分子的震动影响第二层分子……,第二层分子的震动又影响到第三层……,如此这般一层影响一层,由外「逐层」向内。传统加热需要将震动(温度)「逐层」向物质中央传递,所以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微波炉则是利用微波发出的电子,撞击「水分子」产生的震动加热。微波所发出的电子极小,小到能够穿透水分子,因此突破「逐层」的方式。只要动能足够,微波可以穿透食物达五公分的深度,让内外层的水分子同时加速震动。也就是同时加温,所以使用微波炉加热比较省时。
注意前述例子的重点:微波加热是针对食物中的「水分子」加热。经常使用微波炉的人必有印象:使用微波炉加热食物所需的时间,和被加热食物所含的「水量」息息相关。例如土司含水量少,加热二十秒钟就会烫。米饭含水量多,加热需要较长的时间(例如一分钟)。至于一大杯冰牛奶,可能使用微波炉加热两分钟也只是微温。切记,微波炉是针对食物所含的「水分子」加热。若是放进不含水分子的食物(例如沙拉油),不仅无法加热,还会有**的危险(千万别试)。
再谈谈水,健康源于体内的“水世界”之三
陈先生的话:
远红外线是「频率较低的微波」,对水分子也能产生某种程度的震动,而且它比较温和,不会伤害人体。假如还能控制在人体最适宜的波段,是否对健康有益呢?的确如此,它最明显的效益就是能撞击水分子,让惰性水转变成活性水,直接净化血液的浓稠度。其次,因为它能和血液中的水分子产生共振,使得皮下深层的温度微升,造成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开放愈多,血流的速度就愈快,心脏的压力便愈小。第三,毛细血管扩张,微循环系统可以得到改善,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便能顺利排出体外。这些废物包括致癌的重金属,引起疲劳以及老化的乳酸、游离脂肪酸和皮下脂肪,引起高血压的铀离子,以及引起疼痛的尿酸。前述三点全有医学证据,也符合科学精神。单单这三点就能证明,远红外线能改善血管的宽度,并净化血液的浓度。还有更积极的讲法。例如远红外线等于中国的气功,随身戴一个远红外线保健器材,就等于始终有一位气功师傅为你发功运气。也有人认为,远红外线发出的电磁波,就是中医所说的「血气」,能够促进经脉流通,增强身体活力。对于这些没有科学证据的说法,我都持保留的态度。
电磁光谱 远红外线、核射线、微波 如果频率太低,低到比紫外线的频率还低,就是核射线(G射线或X射线);或是频率太高,高到比红外线
所有跟帖:
•
把光看作是振动着的波的汇集: 在短波紫外光区,理论值随波长的减少而很快增长,以致趋向于无穷大,即在紫色一端发散;这显然与实际不符
-marketreflections-
♂
(2500 bytes)
()
04/09/2010 postreply
14: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