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参看:"噪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
先别扛 ~ ~ 还是多听,比较,(多方位)换角度...
"一般人均认为,音乐纯粹是一种个人愉悦品,超越政治与经济等世俗形式。然而,阿克利却更多地将其看作是一种社会性产品,社会之所以要投资音乐,是要实现某种效用。事实上,音乐起源于仪式的杀戮,它是形式杀戮的模拟。也就是说,音乐自诞生就是宗教和政治权力的一种表征,它意味着秩序,同时当然也预示着颠覆。及至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以降,音乐又成为一种商品交易,在资本与表演事业发展和创造中参与一角。在今天的音乐体制中,所谓“自我管理”其实是个遥远的回声,真实的情况是,音乐已成为一种类似于意识形态的东西,既可以满足需求,又可以因生产者的目的而进行专项投资。对此,大魔王希特勒1938年说得最为直露:“少了扩音器,我们就没法征服德国了。”从希特勒不断地“投资”音乐,不断地用扩音器播放瓦格纳的音乐,激起爱国情操,鼓动群众情绪反应,任何人当可了解到音乐与政治的关系是多么密切".........
连接:
http://www.indiechina.com/html/2009-08/15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