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意识:西部的呼唤
2002-10-17 15:5
新华网陕西频道10月17日电 (记者衡志诚 王丽)培养和提高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己成入世后西部地区的燃眉之急。记者近日在西部一些省区采访时,不断地听到知识产权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发出这样的呼吁。
哑巴吃黄莲 吃亏知多少
广西一家科研单位前几年自主开发了—种新型除草剂,农民使用效果很好,投放市场后也大受欢迎。谁知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杜邦公司最近却对其提出了起诉,理由是他们已侵犯了杜邦公司在中国的专利权。慌乱之余他们赶快检索相关专利条目,才发现国外企业近年来已经在中国申请了上千项化学品的专利,其中就有他们开发的这种除草剂。
类似的事例在西部地区并不少见,贵州著名苗族民间治疗感冒的良药“观音草”,被韩国等国家的多个公司拿去采用高科技仪器进行分析研究,试图解析出有效的分子式组成,然后注册药物专利为其所用,而当地企业限于科研技术水平,却显得无能为力。
中草药资源十分十富的西部地区,生产的名优特中成药数以千计,但是到目前为止,却几乎没有到国外申请专利者,即使在国内能够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也不多。与此相对的是,随着我国医药市场逐步开放,现已有日本、美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用中药生产的40多种药品在我国注册。而民间大量行之有效的中药秘方、偏方,由于科学研究与解析分离技术水准太差,至今仍以非处方、草药形态流传,给外商搜罗研究、甚至抢先申报专利留下了可乘之机。
广西知识产权局负责人张正铀说,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将来国内药品市场上可能会出现不少“洋中国药”的尴尬局面。贵州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安守海说,中国入世己半年多了,但西部地区许多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还十分淡漠,对相关知识也不甚了解。贵州医药业近些年异军突起,成为新兴特色产业。但是—些企业依然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更多的则是认识不清,错误地以为只要获得相关政府部门的认证就是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
长达3年的侵权官司,使贵州天方医药保健品厂(后合资更名为贵州天方药业公司)蒙受了难以计算的损失,这一损失本来可以避免。1998年,河南驻马店制药厂突然起诉这家企业侵犯了他们的商标权,理由是河南药厂使用的是“天方”商标。贵州天方总经理张家祥说,当时以为我们错了,听任企业厂房被查封、银行帐号被冻结。实际上,我们的企业名称登记在前,享有在先权利。虽然这个官司后来不了了之了,但企业被迫停产两年的损失太大了。通过这个官司使我深切体会到,企业领导学一些知识产权知识实在重要。
东西部差距 专利看端倪
记者采访中各地知识产权部门的领导认为,虽然我国自1985年颁布《专利法》以来,知识产权工作从无到有,已建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作体系和相关执法体系,但是西部地区这一工作只能说是刚起步。这不仅体现在很多省份的知识产权部门是刚组建或正在组建中,还因这些地区在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为地区、企业、行业的科技、经济发展服务等方面的意识还很差。西部省区不仅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衔接方面相去甚远,即使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也明显落后。
据了解,1985年至2000年全国各省、市、区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位中西部地区只有四川一席,而后十位中西部省区就占九个。到2001年,西部12省区专利申请累计达15837件,授权10465件,而当年广东省申请量和授权量就分别高达27598件和18259件。
张正铀、安守海都指出,目前西部地区知识产权工作的当务之急是作好正确观念的宣传,消除人们对这一领域的陌生感,使知识产权这一最重要的无形财产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产生效益。
《知识产权协定》作为世贸组织的重要协定之一,要求任何成员必须认真履行。知识产权主要包含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等三方面内容,对应的有三部法律:《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中国入世后,根据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除了这三大块之外,还有其他很多有关知识产权领域的内容,包括计算机软件、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地理标志、商业秘密等等。
业内人士认为,西部地区知识产权工作整体水平低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无论企业还是科研院所,很多人对知识和智力资源的创造和运用比较热衷,但对这些资源的占有,热情却不高。重成果、轻专利的现象广为存在,不少新工艺和研究成果通过鉴定后就束之高阁;二是一些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太差,从申请专利的数量看,排在前面的主要是外资、合资和民营企业,而国有大中型企业却是最少的。有资料显示,西部地区大中型企业平均专利拥有量不足1件,大部分国有企业还没有专利,少数有专利的,一般来说也是有教训的,例如本厂的技术骨干跳槽、退休后把技术拿走了,给企业造成了损失,这才想到要保护有知识产权。三是侵权现象时有发生,制售假冒商品屡禁不止,少数地方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等等。
创新加保护 推进大开发
铁道部贵阳车辆厂是一家山沟里的企业,这家企业自主开发的一种棕纤维弹性纤维制作方法,在获批专利授权后,得到了保护,采用这一专利技术生产出来的棕纤维弹性材料系列产品,销售收入年年攀升,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5906万元,利税661万元。这一专利技术还作为优质资产,纳入了由贵阳车辆厂组建的上市公司“南方汇通股份”的主体经营资产范围,开创了贵州以专利技术作为上市公司经营资产的先河。
桂林市电子医疗器械厂八十年代末引进了日本的“尿检测仪”生产技术,后来当他们希望进一步引进其配套的专用试纸生产技术时,日商提出了数百万美元的技术费报价,令该厂无法接受。于是他们通过国际互联网,对这种专用试纸的专利情况进行检索,结果查出上百篇有关专利文献,发现其中不少专利已过期失效。在认真分析研究基础上,发动科技人员展开研制,结果开发出的新型专用试纸比日方提供的还多了一项检测指标,形成了自己的创新产品和自主专利权。
与此正好相反的例子是,有一家汽车公司与美国某汽车巨头合作,谈判时,对方列出用于产品的97项专利,要求我方支付高达1600万美元的专利使用费。我方企业领导未经深入了解就签订了合同,后来才发现97项专利中过期专利23项,刚申请未经审查的13项,无效专利29项,真正有效的专利权仅32项,吃了大亏但也无可挽回。
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说明,西部地区知识产权工作既存在明显差距,但已有了良好的起步。2000年和2001年,贵州省的专利申请量都保持了每年近千件的水平。截止至今年第一季度,广西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在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居首位。大批专利技术的实施运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业内人士指出,在已经有了亮点的西部地区,着力提高知识产权意识,注重开发和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勇于打破知识产权垄断,认真汲取经验教训奋起直追,加入WTO后的路子就会越走越亮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