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不以说理方式来传播,而是更多地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人们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音乐与人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等,有一定的关联。故高洁的音乐与低价的音乐其对人们的影响是大不相同的。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或奏或听,都内涵着及关联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为什么音乐能表达人们的感情呢?因为音与音的强弱、音与音之间的联接或重叠,就产生了高低、疏密、强弱、浓淡、明暗、刚柔、起伏、断连等等,它与人的脉搏律动和感情起伏等等有一定的关联。特别对人的心理,会起着不能用言语所能形容的影响作用。
音乐可以通过几种途径来体验,最传统的一种是到现场听音乐家的表演。现场音乐也能够由无线电和电视来播放,这种方式接近于听录音带或看音乐录像。有些时候现场表演也会混合一些事先做好的录音,如DJ用唱片做出的摩擦声。当然,也可以制作自己的音乐,通过歌唱,玩乐器或不太严密的作曲。甚至耳聋的人也能够通过感觉自己身体的震动来体验音乐,最著名失聪音乐家的例子便是贝多芬,其绝大部分著名的作品都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后创作的。
在所有的艺术类型中,比较而言,音乐是最抽象的艺术,但并不是科学。尽管为了更好地理解、继承、发扬和创作音乐,人们因此而衍生出了许多学科,诸如音乐理论、音乐欣赏、音乐美学、器乐理论、声乐理论,等等。并组建了音乐学院、学系等,用以教授演奏、创作等。但是,音乐本身并不是科学。
而哲学则是一门科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早期的哲学,如亚里士多德时代(古希腊时代),哲学大多是研究世界、物体的运动、变化规律,也就是现在的物理学前身。所以,现在的物理博士学位仍然沿用PhD - Doctor of Philosophy (而不是Doctor of Physics)。广义来说,从感知认识个别具体事物或个别具体世界出发,通过概念抽象和逻辑思维,发现世界万物具有的一般特性和规律,发现绝对抽象事物、发现世界的终极本质和意义,在此基础上确立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古今中外各种哲学认识实践活动具有的一般形式特征。当然,哲学也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它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弃旧创新,生机勃勃。随着知识的爆炸,现代的哲学则又分化出许许多多分支。诸如,东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古希腊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哲学、现代哲学、人文哲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教育伦理学、美学、比较哲学,等等、等等,五花八门。总体来说,哲学,无论是哪一门分支,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意味着枯燥、乏味,甚至是痛苦。
总而言之,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它必须由三个部分组成:主体(创作者)、媒体(舞台、传播)和受体(观众、听众)。缺一不可。反之,哲学,作为一种(社会)科学,并不受此约束。
以上只是有感而发的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
(背景音乐:《Chiquitita》,Panflute performed by Dana Dragomir)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