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海洋中的波动想象





http://61.153.216.116/jpkc/jpkc/sheng/hykxdl/skja/chap7.htm

第六章 海洋中的波动想象
概述(Summary)
一、波浪要素(Anatomyofawave)
波峰(crest/trough)(谷),波长(wavelength),周期(waveperiod),波速(wavespeed),波高(waveheight),振幅(waveamplitude),波陡(wavesteepness),波峰线(crests),波向线(waveray)

二、波浪类型(Wavetypes)
成因分:风浪(windwave)、涌浪(swell)、地震波、海啸(tsunami)

相对水深:深水波(deep-waterwave)、浅水波(shallow-waterwave)

波形传播:前进波(travellingwave)、驻波(standingwave)

发生位置:表面波(surfacewave)、内波(internalwave)、边缘波(marginalwave)

动力机制:开尔文波(Kelvinwave)、罗斯贝波(Ros*****ywave)

波浪分级:

小振幅重力波(GravitywaveofsmallAmplitude)
一、波形传播与水质点的运动(Waveformpropagationandthemotionofwaterparticles)
1.波剖面方程(equationofwaveprofile):

波数(wavenumber);

频率(wavefrequency);

频散关系(dispersionrelation):

深水波速(deep-waterwavespeed):

浅水波速(shallow-waterwavespeed)::

3.水质点运动(motionofwaterparticles)

水质点运动速度随深度指数衰减;运动轨迹为圆(浅水为椭圆);在波峰处有正的最大水平速度,波谷处负的最大水平速度,铅直速度为零。在平均水面上的水质点,水平速度为零,铅直速度最大。

水质点运动与波形传播(propagation)

二、波动能量(Waveenergy)
1、势能(potentialenergy):

单位截面铅直水柱内的势能:

沿波峰线单位宽度一个波长内的势能

2、动能(kineticenergy)

波峰线方向单位宽度,自表至波动消失,一个波长所具有的动能。

3、总能量(totalenergy):

4、能通量(fluxofwaveenergy):

三、波动叠加(wavecomposing)
1、驻波(standingwave):

两列振幅、周期、波长相等,传播方向相反的正弦波叠加。(Theyareprogressivewavesreflectedbackonthemselvesandappearasanalternationbetweenatroughandacrestatafixedposition.)

波腹(antinodes):波面具有最大的升降;

波节(nodes):无升降;波形不传播,故称驻波。

水质点运动速度:

波节处只有水质点的水平运动分量u,波腹处只有铅直分量w;波面上各点

2、波群(wavegroup):

两列振幅、周期、波长相近,传播方向相同的正弦波叠加。

合成后波动以振幅(waveamplitude)

波速(wavespeed)

振幅变化的速度:群速(groupspeed-----Thespeedatwhichwaveenergyis

transportedawayfromitssource)

变化周期(waveperiod)

群速(groupspeed):

有限振幅波(WaveofFiniteAmplitude)
一、有限重力波(gravitywaveoffiniteamplitude)
相对于小振幅波而言,有限振幅波有较大振幅。与实际海浪的形状更接近。如Stokes波,摆线波、孤立波等。

1、波面(wavesurface):对于横轴不对称,水质点振动中心高于平均水面。

2、波速(wavespeed):与波长有关,还与波高有关。当波陡愈大时,波速也愈大。

近似公式:

当δ很小时,蜕变为小振幅波速的形式。

3、水质点运动轨迹(water-particleorbits):

接近为圆,但在一个周期内不封闭。有净位移,此水平位移称“波流”。波流可解释物质输运现象。对海流、波浪成长及泥沙输运有一定影响。

4、能量(energy):动能(kineticenergy)>势能(potentialenergy)

5、波浪破碎(wavebreaking):波陡(wavesteepness)达一定限度,波峰就会破碎。

海洋内波(InternalWave)
研究意义:能量传递、混合等;海洋生物生长;声波传输;潜艇航行和停留等。

一、界面内波(Interfaceinternalwave):(密度不同两层海水界面处)
1、波速(wavespeed):

具有相同波长(wavelength)的界面波(interfacewave)与表面波(surfacewave)波速比为1/20。

慢镜头

2、振幅(amplitude):界面内波比表面波振幅大30倍。

3、能量(energy):

4、水质点运动(water-particleorbits):

上下两层海水水平运动方向相反,界面处形成强烈的流速剪切。同一层流速方向相反,形成辐聚与辐散。

二、密度连续变化海洋中的内波(Internalwaveintheoceanwithitsdensitycontinuous
changing)

1、内波的恢复力(restoringforceofinternalwave):

弱化重力(重力与浮力之差)

2、内波的频率(frequencyofinternalwave):

介于惯性频率与Brünt-Vaisala频率之间。

3、内波传播方向(directionofinternalwavepropagating):

一般沿与水平方向成一角度传播,频率(frequency)越高,夹角越小。

4、内波能量的输送(energytransportationofinternalwave):

能量以群速传播,但群速与波速量值不同,传播方向垂直,在同一铅直面上。

5、内波的反射(reflectionofinternalwave):

群速的入射与反射与铅直方向夹角相等。

开尔文波与罗斯贝波(KelvinwaveandRos*****ywave)
一、开尔文波(Kelvinwave):
长周期重力波(gravitywave),同时受重力(gravity)和科氏力(coriolis

force)作用。是右界波振幅为a的自由长波),通过一无限长,具有侧向铅直边界,水深为h的水道时波动。波动振幅是y的函数,波峰处,波面右高左低,波谷处左高右低。

即右岸波高大于左岸。

二、罗斯贝波(Ros*****ywave):
亦称行星波,是一种远小于惯性频率f的低频波,恢复力(restoringforce)是科氏力随纬度的变化率。

风浪和涌浪(WindwaveandSwell)
风浪和涌浪(Windwaveandswell)
一、定义(definition)
1、风浪(windwave):

当地风产生,且一直处在风的作用之下的海面波动状态。(Theyaregeneratedbythewind,restored

bygravity,andprogressinaparticulardirection.)

2、涌浪(swell):

海面上由其他海区传来的或当地风力减小、平息,或风向改变后海面上遗留下的波动。(Whenthewavesmoveoutof

thestormcenter,forcedwave*****ecomefreewavesmovingatspeedsdueto

theirperiodsandwavelengths.Onceawayfromthestormthese

long-period,uniformwavesarecalledswell.)

二、决定因素(determinants)
“风大浪高”“无风不起浪”

1、风速(windspeed):风力大小;

2、风时(windduration):状态相同的风持续作用在海面上的时间;

3、风区(fetch):状态相同的风作用的海域的范围。

三、风浪成长状态(phasesofwindwave)
定常态:某点的风浪尺度达到理论上的最大值;

过渡态:某点风浪未达理论最大,随时间的推移,还可继续增长;

最小风时:对应风区内某点,风浪达到定常状态所用的时间。

最小风区:实际风时一定,对应某一风区内的波浪达到定常态,此一风区长度称为最小风区。

判别风浪的状态:

风时>最小风时,风浪是过渡态,反之定常态;

风区>最小风区,风浪是定常态,反之是过渡态。

充分成长:

波浪在成长过程达到一定尺度后,摄取与消耗能量达到平衡时,波浪不再增大。

动画

四、涌浪传播(propagationofswell)
波高逐渐降低,波长、周期逐渐变大,从而波速变快。

原因:摩擦消耗及弥散作用、角散作用

弥散作用:

不同波长、周期、振幅的分波在传播过程中波长大的速度快,短的速度慢,使原来叠加一起的波分散开。(Thefaster,longerwavesgraduallymovethroughandaheadoftheshorter,slowerwaves,thisprocessiscalledsortingordispersion.)

角散作用:各分波传播方向不同,在传播中向各方向分散开来。传播速度快,距离长。

拍岸浪、先头涌

浅海和近岸海浪(Offingandcoastalwaves)
一、波速、波高变化(changesofwavespeedandwaveheight):
波速变小(从短波与波长有关C*C=gλ/2π,在浅水为与水深有关C*C=gh),周期保守,波长变小。

二、波向转折(deflectionofwaveray)
sinα1=AA’/A'B;sinα2=BB'/A'B

则有:sinα1/sinα2=AA’/BB’

又由AA’=c1dt;BB’=c2dt;

有sinα1/sinα2=c1/c2

由h1>h2,则c1>c2,则a1>a2

波峰线有逐渐与等深线平行的趋势,也就是波向线与等深线逐渐垂直的趋势。海底凸出的海岬处,波向线辐聚(converge),出现大浪;而在凹进的海湾处,波向线辐散,波浪较小。

三、波高变化(changesofamplitude)
能量守恒(conservationofenergy):

称折射因子,波向线辐聚时,L0>L,折射因子大于1,能量集中,波高增大(海岬)。

称为地形因子,波浪从深水进入浅水,波高略有降低,然后随相对深度的减小而迅速增大。

四、波浪破碎、沿岸流沿岸流与离岸流(wavebreaking,coastalcurrentandripcurrent)
1、波浪破碎(wavebreaking):风大;波浪传到浅水波长变短,波陡增大;海底摩擦(bottomfriction);波峰、谷处相速不同,波面变形;浅滩、沙丘、暗礁。

2、破碎类型:溢波(spillers)、卷波(plungers)、崩波、溃波。

离岸流,沿岸流,物质输动,海湾沙丘

五、反射和绕射(reflectionanddiffraction)
1、波浪遇陡峭的海岸反射形成驻波(standingwave)。

2、防波堤(breakwater)的效用

3、遇障碍物绕射,波高明显减少。

观测、研究及应用(Observation,StudyandApplication)
一、观测(Observation)
1、浮标测波仪(buoywaverecorder):

测波面加速度变化(放在水面,跟随波面测定波面的加速度变化)

2、悬线(suspendedline):

测电容变化。悬线入水,电容变化量与进水高度有关,订正后得到波高。

3、压力式测波仪(pressuregaugetypewaverecorder):

波动中压力变化。仪器固定,压力变化反应波高变化。

4、人工观测(manualobservation):

目测;

用光学测波仪:

与浮筒配合,确定仪器与浮筒的位置、俯视角及平均海面高度,看浮筒位置的变化推算波高(三角原理)

5、遥感(remotesensing):

高度计(Altimeter)(有效波高(significantwave

height))、合成孔径雷达SAR(方向谱)、地波雷达(有效波高和波向)

二、研究方法(Methodsofresearch):
1、谱分析方法(随机运动)(spectrumanalysismethods)

2、波面(波动方程)(waveequation)

三、应用(Applications):
1、航海(navigation)

2、工程(project):海浪破坏力和过水问题。

对建筑物的破坏力,单一大浪有限,严重的是波群,周期性持续拍击,可能与共振有关。

3、波浪发电(producingpower):能量贮备大,但破坏力也大。
4、国防军事(nationaldefence):潜艇、声纳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