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飞,姜克美,于红梅:新赛马 宋飞(1969年-),天津人,著名二胡演奏家宋国生(天津音乐学院教授)之女,是中国著名二胡演奏家,她也精通胡琴、古琴、及琵琶等多至13种弦乐,被封为“民乐皇后”。自幼受其父的熏陶和启蒙,7岁开始正式学习二胡演奏,并登台表演,1981年开始就读于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在高中期间,就已经多次参加公开的表演,显示出其超人的天赋和表演功力。1987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得到多位名师的指点,其间还兼学了古琴、琵琶等民族乐器的演奏。1991年,宋飞以优异成绩从中国音乐学院本科毕业,并因成绩优异而获得学院大奖。随后在中央民族乐团担任独奏演员;1999年调入中国音乐学院从事教学工作。2001年从中国音乐学院开设的文化部民族声乐、器乐研究生班毕业。1991年,宋飞曾与香港民乐团合作演出《红梅随想曲》。1999年,入中国音乐学院,培育民乐后人。宋飞的代表作有《二泉映月》、《空山鸟语》、《长城随想》等。 姜克美, 身为汕头潮阳人媳妇的著名青年胡琴演奏家姜克美,不仅曲拉得美,人也长得美,十几年来,她总是一身秀气,一手技艺,凭着几把胡琴走天下,其足迹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等众多国家及国内40多个大中城市和港、澳、台等地区、无论是在维也纳、慕尼黑、英格市、路德维希,还是在“法国嘎纳国际电视节”、维也纳金色大厅或是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上,都可看到她那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 素有音乐之都的维也纳,有一个金色大厅,被世界誉为音乐圣殿,能进入这个大厅演奏可谓是一种殊荣。2000年春节,姜克美随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带着中国的胡琴乐器走进这个圣殿,在这个圣殿上,他用板胡奏起了柔美、俏皮的《大姑娘美》这首乐曲,在许多蓝眼睛、高鼻子的外国人看来,虽然不懂得这种“奇妙的二弦乐器”,却听懂了里面美丽姑娘的旋律,也看到眼前这位美丽的姜姑娘。 出生于辽宁沈阳的姜克美从小天资聪慧,能歌善舞,爱好民间戏曲。13岁时,她考进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著名板胡教育家李恒教授。几年的学涯生活,她勤学苦练,除主修板胡外,系统学习京胡、高胡、二胡、中胡几种胡琴。在这些胡琴中,虽然有共通之处,但更有明显差别。为求师学艺,她北上南下,得到南北胡琴名师的精心指点,并博采众长融化贯通形成自己的独特演奏风格。1988年初她大学毕业前夕,在北京音乐厅,中国音协为她举办“姜克美胡琴独奏音乐会”,她用5种胡琴,表现不同风格的作品,在这前实属罕见。因而引起了音乐界的轰动,她被音乐界誉为“成功的姜克美模式”。 看她十几年走过的艺术历程,随着民乐艺术的不断追求,她对音乐作品却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有更深厚的艺术涵养,就她的表演风格,可略见一斑。几乎她每次出场演奏时,总是从舞台右边沿着舞台前沿款步走过,稍低着头,一手提琴,一手扶起裙袂,一副优美状。不动声色,不作张扬,自然入座;进入演奏状态时,她更多地是对乐曲的深刻理解而进行精雕细刻,看她对音乐理解得那么透彻,琢磨得如此精致,但一切又是流落得如此平常,自然而纯朴。 十几年来,她与海内外诸多著名乐团、指挥家合作,成功地举办了一系列胡琴独奏、协奏音乐会,并先后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法国和泰国电视台等众多家海内外媒体录制大量乐曲以及个人独奏音乐会各专题节目,还为多部电影、电视剧录制胡琴音乐。此外,还为多家公司录制一批胡琴作品个人专辑唱片:其中有《中国板胡》、《胡琴轻音乐》、《京风》等。她现是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全国青联委员。 姜克美活跃于中外音乐舞台,其足迹遍及国内及亚、欧、北美洲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连续三年随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向欧洲观众展示中国拉弦乐器的艺术魅力并荣幸地应邀在日内瓦联合国大会堂,日本NHK演播大厅演奏。业内人士称其为“成功的姜克美模式” 和 “当代杰出的及最受欢迎的胡琴全才”。 于红梅,二胡演奏家,二胡艺术硕士,现任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中央民族乐团客席独奏演员。2002年2月, 在世界最著名的美国纽约的卡内基音乐厅成功地举办了个人独奏音乐会, 成为第一位在此举办独奏会的华人民族器乐演奏家。2001年5月,荣获在美国纽约举行的Pro Musicis International Award “乐府国际音乐大奖”。1999年,独奏专辑CD《迷胡》荣获在美国举办的 “Indie Awards” “世界独立唱片大奖”之“世界民族音乐奖”。这是自此世界瞩目的音乐大奖设立二十多年以来,第一位华人音乐家获此殊荣。另一张独奏专辑CD《红梅随想曲》在1998年荣获全国首届优秀文艺音像制品奖一等奖。此外,还曾经在诸多国际、国内的比赛中荣获大奖,如:首届“ART杯”中国民族器乐国际比赛,台北二胡协奏曲大赛等。2001年10月, 参加 “第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 由中国爱乐乐团协奏, 演出。 同年9月,应香港中乐团邀请,在2001—2002音乐季首场音乐会上演出。2000年,参加中国文化部“中国文化美国行”和“法国中国文化季”,其精彩的演奏,得到江泽民总书记等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以及广大国外观众的赞誉。还参加了中国艺术节、北京国际音乐节,世界和平年会音乐会,德国音乐节,澳门艺术节,国际电脑音乐节等诸多重大演出活动;作为独奏家出访了欧洲、美洲、亚洲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成功地举办了多场个人专场二胡独奏、协奏音乐会,曾在许多国际著名的音乐厅演出独奏,协奏:纽约的艾弗丽。 费雪 Avery。Fisher Hall,华盛顿国家音乐厅,芝加哥交响音乐厅,旧金山交响音乐厅,巴黎香榭里舍剧院,等。录制出版了包括四张个人演奏专辑在内的多张激光唱片、磁带。应邀为中央电视台录制了“于红梅二胡独奏专场音乐会”和音乐电视片“绽开的红梅--于红梅演奏专辑”。还应邀为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音乐台等录制专题采访,著有《二胡演奏中的力度变化》、《“一枝花”的演奏法》、《“幸福歌儿唱不完”演奏法》等学术文章,并在多所音乐,艺术院校示范,讲学。八岁开始学习二胡,十岁时以“一枝花”一曲的精彩演奏,在“泉城之秋”音乐会上博得音乐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并连续获得两届山东省少年器乐比赛一等奖。1984年至1994年先后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及本科,以优异成绩连年获得学院全优三好生奖学金、沈心工奖学金,免试保送攻读本院硕士学位。在学期间得到张韶、苏安国,蓝玉崧、刘长福等教授的精心培育,同时向多位名家学习板胡、高胡、京胡、坠胡等民族弦乐器。于红梅的演奏风格真挚淳朴、细腻感人、充满激情,琴人合一。对乐曲的内涵有较完美的诠释和独到的艺术见解。在继承和发扬传统音乐的同时,与国内外多位作曲家、演奏家合作,演奏了大量现代音乐作品。创建并参与了“卿梅静月”---中国民乐演奏家重奏组,致力于当代民族弦乐音乐的发展与创新。作为中国当代乐坛优秀的演奏家正向世界展示她独特的演奏风采和中国音乐的艺术魅力。
资料来自网络; 编辑:青蛙- 07/27/2009 (贴子设计参考自一程歌的老贴,特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