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班
專題『講』『演』
主講 林再添 社長
題目 養生篇---喜悅與能量分享
時間 3/26,2007 下午一點二十分(星期一)
地點 研討四(科技學院二樓)
============================
內容 筋脈養生哲學觀談人生
龍體欠安者,免費抓『龍』服務
附贈經絡操光碟一片(可複製)
歡迎蒞臨聽講
新莊社大喜悅能量團講師群,羅芬蓉,蔡秀慧,
林再添先生簡歷
喜悅能量團講師、 台北縣政府 養生筋絡班顧問
北縣社區大學顧問 新莊運動公園 養生團顧問
鄉間小路雜誌 編輯 ,中德技術合作研究會 常務理事 http://www.jewbo.com/cdg/tw/service.asp
攝影製作:蔡森茂
喜悅能量分享 林再添
院長、各位先進:
很榮幸經由熊秘書長的引介,讓我們有機會和各位研究經絡理論、實務及分享喜悅能量的心得。 現在容我介紹「新莊社大65379;喜悅能量團的講師群:羅芬蓉,蔡秀慧及蔡森茂等三位講師和各位認識。他﹙她﹚們分別在新莊社大,台北加州社區,台北縣政府,中和松年大學,新莊松年大學擔任講師。喜悅能量團在翁繼業老師指導下,努力實踐走入社區,和社區公民維持良好互動的宗旨,己獲得熱烈的回應。多年來這群講師,指導新莊運動公園晨運朋友,及新泰醫院病友的經絡養身操,讓這些朋友找到活化身心健康的功法,為國家節省很多不必要的醫療浪費。新莊社大喜悅能量團的創舉,殊堪為全國社大立下另一典範。
最近電視及平面媒體報導幾則不幸的消息,讓我深為震憾和不勝唏噓,其中因壓力太大而跳樓及無緣無故自殺事件頻傳,似乎已成為時尚的流行病。而最令人不捨的是:幾位愛好打藍球的同胞,因運動前的「熱身」不足,突然投入遽烈運動,導致心臟「心陽」不足,心臟停擺,腦波異常放電……等等,造成腦死而買單,我本人喜歡打藍球,最近半年分別在頭份及新莊運動公園救回兩條人命。他們在三對三藍球鬦牛賽中突然倒地不起,兩眼翻白,口吐白沬,臉部變黑...。在短短三分鐘的「黃金時間」我馬上從「手三陽」的心包經(手內側中心線)沿線拍打,把能量波傳入臟腑,五分鐘後回神過來,十分鐘後痊癒,這套急救手法比CPR更快更有效,請各位能活學活用。
現代的社會瞬息萬變,我們每天活在忙碌、緊張的環境中,壓力如影隨形,不請自來,當壓力累積到某種層度而又找不到釋放壓力的管道時,不但造成心情抑鬱、沮喪和不安,甚至精神崩潰,這是身為人類的一大悲哀。反觀猫、狗等低等動物,除了吃、喝、拉、撒之外,不像人類喜歡胡思亂想,喜歡多愁善感,所以牠們不知「壓力」為何物。當然不會動不動就跳樓自殺。
「左也布袋,右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彌勒佛化身的布袋和尚,祂把左右兩袋「我執」及「法執」布袋放在腳下,讓身心歸零,真是何等自在。「手持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布袋和尚這首有名的禪偈,對一味追求「精進」的人們,無異是當頭棒喝;很多人追求養身而傷身,追求學問而鑽入死胡同,追求幸福及財富,到頭來竟是一場空,這到底什麼原因?因為「態度」及「心念」決定你的人生,它決定你是健康/快樂或是生病/哀傷。人類具有七種致命的人生態度:恐懼、罪惡感、冷漠、懷疑、憂慮、頑念及嫉恨。這些負面的情緒讓我們的身心不得安寧,你有沒有辦法超越它?!天堂與地獄就在轉念的一瞬間。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無盡藏禪師。學佛悟道不必千山萬水跋涉,不須踏破嶺頭雲,不在乎道場多華美,道場就在你的心中。這裡「春」的意思象徵修行人的頓悟及內省的智慧和圓融,而不是外顯知識的追求。
人體是一部具體而微的小宇宙(或小電腦),只要念頭(或頻道)轉對了,就能和大宇宙(或超級電腦)連線,就像接上了網際網路而無遠弗屆的道理一樣,行住坐臥都是禪,這不是出家人的專利,每個人只要把念頭單純化,心靈歸一,就能以開悟的心來探索生命的智慧,生命自然充滿精彩、亮麗、法喜充滿(詳見表一)。好友林師父為病患義診,把脈治病分文不取,十幾年如一日.有一天悟出(浮現腦際)「思恭親微」真正的內涵,大澈大悟,一點突破之後,智慧全開,真空妙有,靈感如泉湧,真正達到心物合一之妙境。
臺大校長李嗣岑博士經多年研究手指認字及超靈感現象,曾經發表「心物合一」理論而引起科學界一片嘩然,撻伐之聲不絕於耳。「子不語怪力亂神」,孔夫子那個時代,沒有電視及收音機,他不知道現代科學的神奇,他哪會瞭解現代人只要按一下遙控器,電視機及收音機就會跳出畫面,會播放出美妙的音樂來!孔夫子不談怪力亂神其來有自,當年如果膽敢如此預言現代科技之神奇,當然會被視之為怪力亂神而引起圍攻。「心物合一」是宇宙的自然現象之一,一般人碰觸不到,在物質世界的修行者,透過各種修行法門,把右腦的網際網路連線到另一個屬於無意識的無形空間,也就是哈佛大學Dr.Howard Gardner於1983年發表:人類八大智能中的自省智能(內省智慧)【另外屬於IQ、EQ及AQ領域的七大智能:語言智能、邏輯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身體動覺智能、音樂智能,人際關係智能、博物學者智能(自然觀察智慧)】這些智能透過機緣,加上始終如一的修行恆心,養成習慣,優點加乘,自然會改變心境,突破困境,讓自己的身心靈全面提升,這些修行法門,五花八門,各隨因緣。不必和宗教信仰混為一談。
現在利用表二介紹「健康與長壽的要件」,同時很快利用圖片介紹人腦(140億細胞)的三重構造:
第一層:「爬蟲類腦」--原腦(生物本能):驅動肌肉,腎上腺素,條件反射(沒有心緒、也沒有感情)
第二層:「猫狗腦」(原始哺乳類腦):增加「高興與不高興」,相當於人類的情緒(分泌腦啡和腎上腺素)
第三層:大腦新皮質「人腦」(新哺乳類腦):由於太發達,分成左、右兩半(由腦梁之稱的神經束相連)
左腦(自主腦):掌管語言、計算、情緒和邏輯功能(理性腦β波)
右腦(祖先腦):掌管圖形、影像、超能力、快速腦、載入人類,五百萬年遺傳基因資訊,包括人類生存最重要的本能和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道德、倫理觀及宇宙法則(感性腦α波)
笛卡兒「我思故我在」的名言,早已成為西方個人主義思考模式的主流,這個「我」是個典型的左腦層次的「小我」,用盡一生的算計以及快樂與否,處在一個狹小的天地來看世界,透視人生世間事。整個腦波充滿活力十足的β波(13-30HZ)。而右腦既無語言功能,又不像左腦精力充沛,所以常被左腦壓制,而無法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因此常被忽略掉。
左腦支配及承受一個人從出生後一直輸入的訊息,為了生存,為了求發展,以左腦思考為主的人,往往不自覺地把人生價值觀建築在得或失,快樂或不快樂的考量上,所以生命品味只有感官的快樂而沒有得自內心的喜悅。因此分泌出來的荷爾蒙幾乎都是腎上腺素系統的鬥爭荷爾蒙,亦即是過著沒有間斷的緊張生活。生命被定格後,週遭的氣氛以及人際關係變得越來越僵,生活中充滿不安的「情緒」而毫無「情感」可言,如果陷入此種情境,趕快「轉念」,以正面思維(學習右腦思考)如同提升電腦位階,提升生命的照拂,進一步自我超越,培養智慧力及創造力,再度創造生命的奇跡。否則長期運用左腦思考累積太多負面情緒,分泌過多腎上腺荷爾蒙,往往導致過量「自由基」破壞遺傳基因DNA而產生特殊蛋白質,引發癌細胞異常分裂,也可能成為高血壓及糖尿病的元凶。
長期習慣以左腦的「小我」(我執)思考模式,經驗或知識先入為主的價值觀來論斷是非標準的人,受到左腦掌控的「心序」積習甚深,對右腦的排拒力很強。所以從左腦轉變成右腦思考模式時,必須經過六個困難的轉變期,即:1、左腦期、2、新鮮期、3、干擾期、4、反叛期、5、分離期、6、右腦期。完成這六個階段後,左右腦的運用可以靈活切換,遇到再棘手的事物都會變得輕鬆自在,運用自如,腦內嗎啡源源不斷地分泌,能力將會增加2至3倍以上。此時內隱的「情感」和外顯的「情緒」,將會獲得圓融的調和。
右腦(祖先腦)載入人類五百萬年來最好的智慧及生存情報,其資訊的累積為左腦的10萬倍容量。懂得運用右腦智慧,相當於10萬名老師在教導你。右腦腦波屬於α波(8~13HZ),接近出家人的境界;走入山林,行住坐臥千日修行,傾聽大自然天籟,接受瀑布水流的拍打,有時是斷食的苦練,這就是等於運動+冥想+食物療法的修練。然後回到誦經,禮佛和打坐參禪的日常生活,可以說是最典型的右腦開發模式,它能激發腦內嗎啡(腦啡)源源不絕地分泌,此種腦啡可以活化細胞,讓心情充滿愉悅,提升免疫力,防止癌症及降低心血管病變等慢性病的發生率。
另外一組開發右腦潛能的學問,稱為NLP(神經語言程式學),係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的縮寫。神經(Neuro)所指的是我們的神經系統,它統合我們五種感官—視、聽、觸、味和嗅覺的心智途徑。語言(linguistic)就是我們使用語言能力,單字和片語,教導我們如何反映自己的心智世畀。廣義的語言涵蓋了我們的姿勢,手勢習慣等可以表達我們的思考型態,信念等等的「沈默語言」。程式(programming)一詞係借用電腦科學原理和用語,暗示我們的思想、感覺和行動都是單純的習慣性程式,可以藉由「心智軟體」的升級來改變(即右腦思考)。
利用NLP可以改變你的思想、感覺及行為。並可進一步學習模擬「卓越」,添加新的思想、感覺及行為之後,使它取代舊的系統化及規格化,最後提升你的心智位階;只要我們知曉用最有力最有效的方法來啟動自己的心靈和身體,每個人都可以有效釋放能量,展現「卓越」的神奇成果。如果你俱備下列七種必須的「擊發裝置」,你便掌握啟動成功的法寶。這七大法寶為:1.熱情,2.信念,3.策略,4.清楚的價值觀,5.活力,6.凝聚力,7.善於傳送訊息。
表二列舉:健康與長壽的要件包括:一、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參閱「何謂3+1餐?」--楊忠和體育署長演講),二、冥想及宗教(激發α波),三、飲食:高蛋白低卡路里,四、活性氧及有毒物質(monocrolamine)的中和,五、正面思考:活化腦細胞,六、東方醫學(醫療性按摩,經絡調理),經絡操。以上和活用右腦潛能有關。修行和養生,「日不見增,月有所長」,最忌貪功躁進。我們生命的不安、困境和痛苦,皆源自於我們的「習氣和躁進」,勇於破除「習氣」,才能找回生命自主性,將生命的每一刻充滿。請看無門慧開禪師這首禪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本文摘自96.3.26於臺北某一國立大學博士班專題演講中的部份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