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浪滚滚闪金光---闲谈红色歌曲
来源:
老秃笔
于
2009-05-24 12:35:00
[
博客
] [
旧帖
] [
给我悄悄话
] 本文已被阅读:次
这几天,大概是受猪流感的影响,有点头疼。主要症状就是脑子里总有一首歌在不停地回荡。这首歌是我少年时候常常听到的。不知道为什么,居然在天命之年的时候,不可抑制地重现在脑海里。而诱因,是在母校78 级入校三十周年的网站上看到了一张照片: 几个现在的老大妈,当年的青春女孩子,居然在学校聚会上跳起了“橡皮筋。” 这张照片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 能有什么能够比这张照片让我亲身感受到那种岁月的苍沧啊?当年的花季少女,素衣素面,尚掩盖不住青春的韵味。旋踵间,就变成了后中年的妇人。时空对比,时空重现,一下就强烈得让我有种欲哭无语的情感激荡。
我们这些五十上下的人群,用共产党经常唠叨的词汇说,就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最后共产党还不忘近乎黑色幽默地找补一句: 在蜜罐中幸福长大。
嘿嘿,不知道别人如何,我这个北京皇城根边上,毛爷脚下长大的胡同串子,从小虽然是衣食无忧,享受过那个年代许多人不敢想象的东西,可从我周围的孩子们的生活里,我知道,我们那一代人整体上的生活水平很贫穷。尤其农村的孩子们,更是困顿非常 。
从毛爷开创红色朝代到老家伙蹬腿的那年,1976年,整整27年。其间,中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难。中国文化遭受到巨大的摧残。毛爷和共产党用自己的红色残暴伪文化填充了整整一代人的大脑,在我们的世界观形成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现在,网络上,看一个人说话使用的词汇,我们就能知道这个人大概多大岁数,是不是跟我们一个朝代走过来的。朋友们聚会时候唱歌,我们这个岁数的人群大都唱早年的红色经典歌曲。这里,一方面是人上了年纪,容易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的事情。童年少年时代的歌曲尤其听来亲切。这些歌曲唤起了那个时代的无穷回忆。 这是人们成熟后的自然心理。 另一方面,喜欢唱红色歌曲也包含有红色年代耳濡目染习惯成自然的因素。早年我们唱这些红色歌曲,是因为我们年轻,有什么唱什么,童心使然。现在还在唱这些歌,是因为我们太熟悉那个红色朝代,也是因为童年少年青年的回忆和这些歌曲紧密相连。但是,我们所喜欢的是熟悉的动听旋律,不再认同红色歌曲里的逢迎吹捧肉麻的歌词。毛爷红色朝代里,抹煞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也限制了人们欣赏中外古典文化艺术的权利。三十年钳制思想的结果,只给人们留下几首红色歌曲,样板戏,歪曲的历史, 等等不伦不类的红色说教成果,如果他们也能算作品的话。
红色歌曲中有几首由于作曲家的努力,旋律非常动听。广为毛爷时代人们传唱。现在我要回忆的这首歌曲,和其他几首歌曲,比如洪湖水浪打浪,我的祖国,算是难得的红色珍品。用毛爷时代的话说,革命性和艺术性皆备。这几首作品的作曲家是专业水平很高的,还讲究艺术品位。最令人头痛的是红色军队的声乐作品,比如老房东查铺,马儿啊你慢些走,鲜红的太阳永不落这类东西。任何人也不能从这些红色宣传作品里找出任何音乐美感来。因为,红色团体所提倡的红色伪文化缺少人类共同的美感。
麦浪滚滚闪金光,这首歌的作词石祥,作曲傅晶。最早是为了1960年第二届全国运动会的大型歌舞所做。作曲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的创作员。全曲具有红色年代少有的柔和特点。 旋律平稳温和,如波浪般地起伏,还有风平浪静的安定。
“麦浪滚滚闪金光,棉田一片白茫茫 丰收的喜讯到处传,社员人人心欢畅。“
当然,歌词里也有共产党的标准口号:“翻身不忘毛主席,幸福不忘共产党。“
记得,儿时在收音机里常听到的是一个女声独唱,民乐队伴奏。
儿时, 姐姐和胡同里的女孩子们跳橡皮筋。常常一起唱歌作为伴奏。 “麦浪滚滚闪金光“就是她们喜欢的。窄窄的街道上,一群女孩子齐唱。二个女孩子拉着弹性极大的橡皮筋。一个女孩子灵巧的双腿围绕着橡皮筋上下舞动。跳的时间长了,女孩子们的脸上红扑扑的,眼睛也亮闪闪的。虽然那个时候女孩子们也素面朝天,衣着并不合身,她们身上总还有些鲜艳的色彩。给人们平淡的生活,给当时沉闷的社会外表带来些生机。直到现在,一个穿蓝格衣服的女孩子用脚高高地挑起橡皮筋,优美地俯身旋转的动作,我还记得清清楚楚地。我还能叫出当年跟我姐姐一同跳橡皮筋的不少女孩子的名字。所以,当这首歌曲的旋律突然出现在我脑海里之后,儿时的印象立刻变活了。眼前再次浮现出姐姐和女孩子们活跃快乐的场面。
我一直有个愿望,想回去看看当年姐姐的那些玩伴儿。屈指算来,她们也都在五十上下了。肯定也和我在母校网站上看到的同学一样:腰身滚圆,花容不再。可是,我和她们拥有共同的童年生活,共同的回忆。这就是我想重新见到她们的原因。我坚信,虽然容貌不再年轻,如果我们能够见面的话,肯定会很亲热,心无隔骇。人间的真情,小时候自然拥有但体会不到。年纪大了,回首来路,才知道童年的童稚天真,二小无猜,是多么的宝贵。自然就很想回去寻找儿时的足迹。真情其实并不太难找,并不太难分享。可惜,多年的世事变迁,让我不太可能找到记忆中的少男少女了。我们早就全部失去联系了。时隔四十年,这首麦浪滚滚闪金光多次在我脑海中鸣响。让我儿时的场景一幕幕地重演。
俗语说,人生如梦,转眼就是百年。 让我们不妨唱着儿时的歌曲,重温儿时的旧梦,继续我们的人生残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