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薛原 陈晨曦
2008年08月09日03:17 来源:人民网-奥运频道
张艺谋等介绍开幕式的创意和策划等情况
人民网北京8月9日凌晨电 记者薛原、陈晨曦报道:8月9日凌晨1时20分,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副总导演张继刚、陈维亚,开闭幕式部部长张和平出现在记者面前。一小时前,一场展现给全人类的灿烂盛典刚刚落幕,主创者的脸上,写着成功之后的轻松与疲倦。回首3年多艰苦的创作与排练,从每个人的寥寥数语开始。
张和平:我和开幕式工作团队的全体同仁还处在兴奋中。2005年3月,我们向全球征集开幕式方案,收到了409件需要付出绝大努力才能完成的创意,接到 8万多封有建设意见的信函,仅仅是孩子们的笑脸照片就收到21万张。我想说,我们这个团队负责奥运会开闭幕式和残奥会开闭幕式的运行,好戏才开始。
张艺谋:今天是我们这个团队最值得纪念的日子。大家辛苦了好几年,终于圆满成功。我为所有人的努力和成绩骄傲,更要感谢许许多多的幕后英雄。
张继刚:这几年合作下来,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尽管在讨论中我们经常意见不一致,但从来没有红过脸。越是困难,大家越是好朋友,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在完成非常大的一件事。
陈维亚:这几年有太多艰辛痛苦,但更多的是欢乐。我们希望奉献给全世界一个精彩的开幕式,我们做到了。
记者:为什么选择《我和你》这首歌作为本届奥运会会歌?
张艺谋:会歌征集活动中,我们收到了几万首作品。大家都记得1988年汉城奥运会会歌《手拉手》,将之视为楷模,所以很多作品都朝这个方向走,我感觉这条路“堵车”了。在一个特别的时间,我突然听到了《我和你》这首歌。当时的感觉很“走心”,走得很平实。开幕式表演中,我们的创意是要在现场诞生一件作品,加上运动员的脚印,共同完成。就是大家看到的独一无二的一幅画。我们希望通过这幅画表达一种愿望。听到《我和你》这首歌之后,我们几个导演第一感觉都很喜欢,认为和开幕式的主题非常吻合。就推荐了这首歌。
记者:为什么选择李宁担任最后一名火炬手?
张艺谋:我们对最后一名火炬手有特殊的要求,既在运动场上获得过崇高荣誉,又要能够在现场完成空中的高难度动作。正因为要大量训练,所以无法选择现役运动员。经过国家体育总局的推荐,确定是李宁。李宁练得特别努力。每天凌晨1点钟“上班”,在鸟巢训练。他在空中大概要跑500米的举例,耗时3分10秒左右。每次下来要休息1小时才能再训练一次。经常是天都亮了,还能看到他的身影在空中转,非常辛苦。他今天完成得非常好。
记者:开幕式表演体现了很多中国传统内容,也运用了很多高科技手段,这是什么样的构思?
张艺谋:全世界的客人来到北京,最想看的自然是中国的东西。我们首先想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展现当代中国的精神风貌。此外,我们还想展示中国人的一种世界眼光和胸怀。这也是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的内容。实际上,开幕式表演也融汇了很多世界元素。包括全体运动员共同用脚印完成的这幅画。我们将古老传统用高科技手段展现出来,也是希望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记者:为什么选择莎拉·布莱曼和刘欢一同演唱本届奥运会会歌?为什么选择孩子们用希腊语演唱国际奥委会会歌?
张艺谋:决定莎拉·布莱曼演唱会歌,也就20天的时间。我们觉得,既然会歌叫《我和你》,就希望有一个中国人和一个外国人,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来共同演唱。刘欢确定之后,音乐总监认为莎拉·布莱曼是合适的搭档,她的歌声和气质都符合会歌的要求。我们和她沟通之后,她放下手中所有工作马上赶来,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今天的演唱很完美。
由身穿56个民族服装的孩子们用希腊语演唱国际奥委会会歌,是导演组的决定。我们觉得这样的形式很有意义,符合奥林匹克精神。孩子们也学了很长时间,他们做得很好。
记者:开幕式中,一副中国长卷是核心的表达手法,“长卷”是如何从构思演变为现实的?
张艺谋: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有无数的创意,无数的想法。但一幅长卷在观众面前打开,是创作团队始终放不下的想法。我们特别想寻找中国文化的一个标志,国画长卷写意、浪漫,正符合我们的要求。在场地上,一幅长卷打开,晶莹剔透、美轮美奂。这幅长卷最终由运动员们踩上的脚印完成。我要感谢技术团队,使我们的梦想得以实现。
记者:开幕式中挂在半空的五环是怎样完成的?
张继刚:奥运五环、会旗入场、点燃圣火等环节,在前几届奥运会开幕式上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我们希望,在“鸟巢”中诞生一个能够成为奇迹的五环,让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对此,主创团队有一整套想法。通过焰火,在天空中呈现29个大脚印,沿北京中轴路向“鸟巢”走来。随后,漫天星斗落在鸟巢,向场地汇聚。这时,地面大屏幕形成了五环,最后像纸一样慢慢展开,挂在空中,水晶般的梦幻五环就这样呈现在观众面前。
记者:开幕式表演中的中国功夫部分希望传递什么样的理念。
陈维亚:全世界都很熟悉中国功夫,这个方向我们很早就确定了,选择太极拳是因为太极外柔内刚,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表演队伍形成一个圆形是和谐的象征。演员们首先要在气韵呼吸上找感觉。我们找到了一家武术学校,从上万名学员中选拔确定了2380名参加表演,训练时间长达10个月,训练非常刻苦。每次我看太极片段,都仿佛看到无数个汗流满面的孩子的面孔。和谐的理念通过他们传达给了全世界。
记者:完成一场开幕式,是不是比拍电影还要紧张?
张艺谋:开幕式的确要比拍电影更让人紧张。我今晚一直揪着心,因为开幕式只有一次机会,尤其是点火,必须确保万无一失。我们做了很多准备,不能有任何细小的失误。我要感谢所有人,他们做得很完美。
记者:开幕式表演的内容是怎样确定的?
张艺谋:在文艺表演的前半段,我们着重表现中国传统文化。文艺表演的后半段,我们希望展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比如宇航员出场就是一种象征的手法,传递了当代中国人的风范。实际上,今天的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很难捕捉到代表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符号。所以我们更多采用了浪漫的手法、比如闪闪放光的人、太极表演等。多元化的趋势也是当代人类的观念,我们希望呈现出超越民族的感觉,形成人类共有文化符号的表达。
记者:能不能介绍一下随中国代表团入场和演唱《歌唱祖国》的两位小朋友?
陈维亚:在姚明身边随代表团入场的小朋友来自四川地震灾区,他在自己脱险后,救助了好几个同学,名叫林浩。
张艺谋:演唱《歌唱祖国》的林妙可只有9岁,是从很多孩子中选出来的,小姑娘很可爱,唱得很好。国旗入场这个环节可以说是煞费苦心,要表现亲和、和谐、人性化的魅力。我们最终确定由56个民族的儿童拿着国旗入场,童声演唱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歌唱祖国》,音乐总监将歌曲做了抒情的配器,表现得更为优美。
记者:在天气方面,今天采取了什么预防措施?
张和平:我们一直担心下雨。有一个气象组在现场随时监视天气变化。原本预报下午4点到7点之间鸟巢有阵雨,后来云自己走散了,找不到了。演出开始之后,又预报可能11点有一次1到5毫米的降雨过程。大家又开始担心。我们马上调集了1万件雨衣,准备随时发给运动员。但是老天配合,雨终于没下来。
记者:请主创团队给开幕式打一个分数。
张艺谋:这个分数应该由观众和媒体去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