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3 -- 俺家
--------
“隔代亲,隔代情!”“八十老翁赛顽童。”
“老姥爷,你往前门扫,我往后门扫,看谁扫得快!”重外甥女和爹比赛扫雪。
我儿子考上了北大研究生。临走时,娘拉着她孙子的手,嘱咐了一遍又一遍。
儿子长大了,上大学期间回老家,非要推娘在村里转转。娘直乐呵:
“坐在俺孙子的小铁车上,比坐小轿车还舒服。”
儿子结婚之日,若有订婚而未结婚的女婿(称新亲)来贺喜,给他的回
礼是镶嵌上粟子、红枣的大饽饽、大糕。寓意:枣(早)栗(立)子,
粘(年)年糕(高)。邻居有喜事,娘都帮忙。
过小年了,娘又病倒了,外甥方喜赶紧背她去医院。
孩子长到一定年龄,在择定的日子里,穿上红衣服,怀抱一只红公鸡,
坐到一口盖着红布的斗上,吃百家饭,再戴上一串铜钱,这叫“开锁”。
娘说,开了锁的孩子格外聪明。
娘包大包子,荤的素的包成不同形状,愿意吃哪一种,一看就分辨明白。
宁静的小院,宁静的家。读过几年私塾的爹对此常有感慨,他不知从哪
儿学来两句诗,持在嘴边上:“凤恋帝王不长久,燕住寻常百姓家。”
蹒跚学步的孩子,让最年长的老人用菜刀个段“绊脚线”,就能走得快,
走得稳。山乡仍沿袭着古老的习俗。娘说,在我学走路时,她特意借了一
把大菜刀,狠狠地在地上划了一下,所以,在我的兄弟姐妹中我走的最远。
我家住在村围子的南门外。村围子是清同治6年修的,如今已成断墙残壁。
近几年,围子边的人家都到村外向阳坡上盖起了新房,爹娘却舍不得老屋
要过年了,爹娘整理一下像框里儿孙们的照片,也算过个“团圆年”吧
这是1985年我用自拍照的第一张全家福。爹娘一生有8个子女,死了4个,
剩下一个傻儿子、两个闺女和我这个老生儿子。
这是爹娘共同生活了近70年的小院。原先可没这么大,几经扩展才成为现
在这样子。娘说,她过门时,院子是“扛着扁担都转不过腚来”的小夹道。
Part 04 -- 俺爹俺娘俺家乡 - 养猪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