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大餐——【专辑】鲁宾斯坦◎肖邦全集版之《圆舞曲》辑
【专辑】鲁宾斯坦-肖邦全集版·之九肖邦《圆舞曲》辑(MP3/可下载)
700)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700;}}}}
}
}
}
}
}
}
}
}
}
}
}
}
}" border="0" />
★ 肖邦全集 _ 9(11CD)★
700)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700;}}}}
}
}
}
}
}
}
}
}
}
}
}
}
}" border="0" />
引用:
关于此套CD的弹奏者——20世纪权威的美籍波兰钢琴演奏大师阿图尔·鲁宾斯坦,他是最权威的演绎肖邦作品的专 家、“真正的肖邦代言人”。鲁宾斯坦是肖邦的同胞,也特别钟情于肖邦的作品。他琴键上表现出的肖邦是一个精 神健康、格调高贵,作品充满激情与丰富内涵的音乐家。他演奏的夜曲,饱满平衡,将肖邦独特的自由速度、不规 则的重音、惊人的极强音、沮丧的渐弱音、极弱音等等都表现得无微不至,在若有若无的忧郁中透着深邃的意境。 他宽大的心胸,无尽的勇气,永不言止的闯荡,使他的演奏洋溢着海阔天空、上为日月、下为河岳的浩瀚感性。他 的演奏不仅具有超人的技巧和独到的见解,而且还赋予乐曲以深邃的内涵,所以,鲁宾斯坦的演奏是:情到时,金 石为开。他的活力、灵感,对生命的热爱,和优雅潇洒的容态,都给精研在他的音乐里,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世人。 这绝对是鲁宾斯坦最值得推荐的作品,也是他独奏唱片中的最佳录音。鲁宾斯坦是个音色的魔术师,不仅在乐曲的 诠释上完美地呈现出作曲者的内涵,章句的处理和对时间拿捏的技巧也已随心所欲,轻易地掳掠了每一位听者的心。
◆ 专辑介绍 ◆
圆舞曲是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一种三拍子舞曲。19世纪后,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家族创作的维也纳圆舞曲逐渐进入欧洲各国,成为城市中最风行的社交性舞曲。肖邦创作的圆舞曲不同于当时流行的舞会圆舞曲。这些圆舞曲的速度变化更大,节奏自由,风格高雅,音乐织体极富钢琴化。因此,肖邦的圆舞曲并不适合为舞蹈伴奏,而是作为音乐会欣赏的钢琴作品。
肖邦圆舞曲一向以优美、高雅、华丽而著称,但由于节奏变化复杂,因而并不适于实际的舞蹈。在属于第二大类的抒情诗式的圆舞曲中,往往可以发现类似玛祖卡舞曲般的节奏,这是由于肖邦始终保持着浓厚的斯拉夫民族情调的缘故。肖邦的圆舞曲在演奏技巧上相对比较简单,内容也较为通俗易懂,所以为一般人所喜爱。
肖邦一生中总共创作了21首圆舞曲,从表达形式上来说可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把实际的舞蹈加以理想化的作品,另一类则为圆舞曲形式的抒情诗。如:《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降D大调“小狗”圆舞曲》属等作品属于前一种类型,而《升c小调圆舞曲》等作品属于后一类。
肖邦创作的圆舞曲别树一帜,它不同于当时流行的社交性舞会圆舞曲,而是供音乐会欣赏的钢琴小品。这些乐曲在保持舞蹈的节奏、律动,音乐特点和风格特征的前提下,在性质、速度和节奏等方面比社交性的圆舞曲更灵活、更多样,曲式也有所突破。甜蜜的柔情和风趣的卖俏,也贯穿在这种圆舞曲之中。人们称之为“音乐会圆舞曲”。
◆ 专辑曲目 ◆
01、 降E大调 OP.18 作于1831年,最华丽,最轻快的一首圆舞曲
02、 降A大调 OP.34.1 衣裙犹如随着舞蹈圆圆鼓鼓滴掀起
03、 a小调 OP.34.2 一首犹豫、内向滴圆舞曲
04、 F大调 OP.34.3 犹如在键盘上跳来跳去滴小熊
05、 降A大调 OP.42. 诗一般滴舞蹈
06、降D大调 OP.64.1 一只追逐着自己尾巴而转着滴淘气小狗
07、 升C小调 OP.64.2 悲叹、忧郁、夹杂着焦躁不安
08、 降A大调 OP.64.3 充满明朗和喜悦
09、降A大调 OP.69.1 饱含忧郁滴回忆。 作于1835年
10、 d小调 OP.69.2 主题极为感伤。作于1829年
11、降 G大调 OP.70.1 跳跃滴音形加优雅滴旋律。作于1835年。
12、 f小调 OP.70.2 非常单纯滴两段体。作于1841年
13、 降D大调 OP.70.3 为思念初恋情人而作
14 F大调 OP.
700)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700;}}}}
}
}
}
}
}
}
}
}
}
}
}
}
}" border="0" />
01、 降E大调 OP.18 作于1831年,最华丽,最轻快的一首圆舞曲 .
肖邦作于1831年,是一首高技巧、华丽、辉煌而热烈的音乐会圆舞曲,舒曼说本曲是肖邦“身心都在跳动的圆舞曲”。乐曲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急板,一开始是4小节用同音反复的引子,节奏性很强,宛如号角齐鸣,带有辉煌的色彩。紧接着出现的圆舞曲主题热情奔放,充满了生命活力。第二部分运用大跳的音程和导音式的半音上行等表现手法,旋律舒展畅达,表现了华丽明朗的色彩。第三部分有大量休止符,使活泼的旋律带有灵巧细腻的特点。第四部分半音进行得音调甜美舒畅,温柔抒情。第五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最后重现各主题片段,音乐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01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190660118.mp3
02、 降A大调 华丽圆舞曲Op.34-1 作于1838年。
衣裙犹如随着舞蹈圆圆鼓鼓滴掀起肖邦作品34号包含有3首“华丽圆舞曲”。这首圆舞曲由四段及序奏、尾声组成,序奏速度很快,第一主题有回转的运动感,第二段中仿佛能看到衣裙随着舞蹈团团掀起,第三主题雄壮威武,第四主题非常迷人,最后的尾声是光辉而灿烂的。
02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190660214.mp3
03、 a小调 OP.34.2 一首犹豫、内向滴圆舞曲
a小调华丽圆舞曲Op.34-2 据肖邦的学生说,肖邦自称这首圆舞曲为“忧郁圆舞曲”。乐曲一开始即以像风笛吹奏似的低音长音为背景,在内声部出现一首悠长的旋律。全曲在优雅的情形下隐藏着忧郁,并具有斯拉夫民族的民间风格。据传,肖邦在巴黎的乐谱店偶遇钢琴家赫拉正在购买他的圆舞曲乐谱,肖邦问他最喜欢哪一首,赫拉回答:“都喜欢,但最喜欢这首a小调。 ”肖邦非常高兴地表示"我也是",并当即请钢琴家吃饭。
03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190660330.mp3
04、 F大调 OP.34.3 犹如在键盘上跳来跳去滴小熊F大调华丽圆舞曲
此曲因为第三段旋律的各个音都使用了装饰音,上升的形态很像小猫跳来跳去,就被后人命名为《小猫圆舞曲》。这是一首非常轻快活泼,充满热情的圆舞曲。在强有力的16 小节序奏后,圆舞曲分做四段呈现,最后是尾声。
04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190660409.mp3
05、 降A大调 OP.42. 诗一般滴舞蹈 。
有人认为这是肖邦圆舞曲中最杰出的作品。乐曲在圆舞曲节奏音型的伴奏下,创造出许多性格各异的主题旋律,相互对比,就像一束五彩缤纷的鲜花。其中一个快速流动的华丽主题,先后出现六次,听起来像一首回旋曲。 在8小节持续音的序奏之后,呈示第一段的主旋律,这是用两拍子的节奏,以三拍子的伴奏来组合而构成的。第二段是急速的运动,有灿烂而激动的冲动。第三段出现新的旋律,第四段是将新旋律以小调呈现。之后是这些旋律的反复,最后的尾声被认为是肖邦圆舞曲中最优异的尾声。
05、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190660469.mp3
06、降D大调 OP.64.1 一只追逐着自己尾巴而转着滴淘气小狗
肖邦的作品64中包括3首圆舞曲,是肖邦在世时最后发表的圆舞曲。这首圆舞曲又被称为《一分钟圆舞曲》,肖邦的情人乔治•桑养着一只小狗,它经常喜欢飞快地旋转着追逐自己的尾巴,乔治•桑请肖邦把小狗的这个可爱的动态用音乐表现出来,于是肖邦写成此曲。乐曲篇幅短小,速度迅急,一气呵成。4小节的引子之后,在圆舞曲节奏的伴奏下呈示带有旋转感的主题。这一旋转的旋律线不断反复,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调皮的小狗团团旋转的动态。接着,乐曲出现了甜美抒情的中间部主题,轻松而悠闲,最后再现旋转不停的开头部分。
06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190660523.mp3
07、 升C小调 OP.64.2 悲叹、忧郁、夹杂着焦躁不安
这是肖邦在去世前两年创作的,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其节奏近似波兰的玛祖卡舞曲,是一首典型的圆舞曲抒情诗。乐曲用三段体写成,一开始便是洋溢着悲难的主题。接着是急速的运动,它不具有那种华丽的性格,而是一支软弱而没有生气的旋律。中段转为降 D大调,情绪明朗了一些,但是很快又出现忧郁的气氛。在回旋运动之后,反复开始的主旋律,乐曲在焦躁不安中结束。
07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190660587.mp3
08、 降A大调 OP.64.3 充满明朗和喜悦
这首圆舞曲由三段体构成,充满了明朗的喜悦及祝福,旋律非常优美。这首圆舞曲多次转调,在肖邦的圆舞曲中属于少见的由多调性构成的乐曲。第三段再现第一段,最后是短小的结尾。
08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190660856.mp3
09、降A大调 OP.69.1 饱含忧郁滴回忆。 作于1835年
这首以“离别”著称的圆舞曲,有一段轶事:1835年,肖邦从巴黎到德国德累斯顿时,与童年时代的好友玛丽亚小姐相遇。这是的玛丽亚已是一个美丽热情的少女,不论是钢琴、声乐还是作曲,都有相当的基础。他们追忆往事,不禁互相倾慕,产生了真挚的爱情。后因家庭之故,玛丽亚最终拒绝了肖邦的求婚。离别时,肖邦为玛丽亚写下了这首圆舞曲,并在乐谱扉页上亲笔题了“离别”字样,乐曲因此而得名。为了回忆这段美好而甜蜜的往事,肖邦将它珍藏在身边,在生前一直没有发表此曲。 乐曲的旋律优美,极富有魅力,并有着忧郁、忧愁的回忆。乐曲采用三部曲式,降A大调,慢板。从弱拍开始模进下行的主要主题,委婉深沉,如同一首情真意切的恋歌,蕴藏着无限的爱慕和思恋之情。这一甜蜜的旋律经发展渐渐变得富有激情,随后,在降E大调上呈示运用变音的半音进行和大跳音程后下行的曲调,使乐曲情绪更为激动,表现了肖邦对往事的深切怀念。中间部分转回原调,奏出略含伤感的中间部主题。这个主题的旋律起伏较大,但仍保持着真诚的抒情特点,其婉转如歌的曲调,使人感觉到离别的忧伤和悲凉。最后,乐曲简单地再现第一部分,结束了这首缠绵悱恻的圆舞曲。
09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190660951.mp
10、 d小调 OP.69.2 主题极为感伤。作于1829年
1829年肖邦创作此曲时才19岁,当时他对巴黎还非常不熟悉,思乡的情绪弥漫在乐曲中,全曲到处出现伤感,有非常明显的玛祖卡风格。
10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190661071.mp3
11、降 G大调 OP.70.1 跳跃滴音形加优雅滴旋律。作于1835年。
肖邦作品70号包括3首圆舞曲,这是演奏技巧相当难的华丽的小品。由三部曲式构成。
11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190661141.mp3
12、 f小调 OP.70.2 非常单纯滴两段体。作于1841年
(遗作)乐曲的构成较为单纯,形式简洁,旋律非常优美,其中又充满了伤感。
12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190662395.mp3
13、 降D大调 OP.70.3 为思念初恋情人而作
(遗作) 1829年10月3日,肖邦在给好友渥吉科夫斯基的信上说:“现在将我为思念情人于今晨写成的圆舞曲送给你。请注意有记号的地方,此事除了你无人知道。如果我能为你弹奏这首新作品,真不知该有多么愉快呀!”信中所说的情人,是肖邦年轻是在华沙的初恋情人康丝坦雅•格拉德科斯卡。这首乐曲充满了憧憬青春的甜蜜。
13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190662465.mp3
14 E小调 OP. (无编号)
14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190662621.mp3

★ 肖邦全集 _ 9(11CD)★

引用:
关于此套CD的弹奏者——20世纪权威的美籍波兰钢琴演奏大师阿图尔·鲁宾斯坦,他是最权威的演绎肖邦作品的专 家、“真正的肖邦代言人”。鲁宾斯坦是肖邦的同胞,也特别钟情于肖邦的作品。他琴键上表现出的肖邦是一个精 神健康、格调高贵,作品充满激情与丰富内涵的音乐家。他演奏的夜曲,饱满平衡,将肖邦独特的自由速度、不规 则的重音、惊人的极强音、沮丧的渐弱音、极弱音等等都表现得无微不至,在若有若无的忧郁中透着深邃的意境。 他宽大的心胸,无尽的勇气,永不言止的闯荡,使他的演奏洋溢着海阔天空、上为日月、下为河岳的浩瀚感性。他 的演奏不仅具有超人的技巧和独到的见解,而且还赋予乐曲以深邃的内涵,所以,鲁宾斯坦的演奏是:情到时,金 石为开。他的活力、灵感,对生命的热爱,和优雅潇洒的容态,都给精研在他的音乐里,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世人。 这绝对是鲁宾斯坦最值得推荐的作品,也是他独奏唱片中的最佳录音。鲁宾斯坦是个音色的魔术师,不仅在乐曲的 诠释上完美地呈现出作曲者的内涵,章句的处理和对时间拿捏的技巧也已随心所欲,轻易地掳掠了每一位听者的心。
◆ 专辑介绍 ◆
圆舞曲是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一种三拍子舞曲。19世纪后,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家族创作的维也纳圆舞曲逐渐进入欧洲各国,成为城市中最风行的社交性舞曲。肖邦创作的圆舞曲不同于当时流行的舞会圆舞曲。这些圆舞曲的速度变化更大,节奏自由,风格高雅,音乐织体极富钢琴化。因此,肖邦的圆舞曲并不适合为舞蹈伴奏,而是作为音乐会欣赏的钢琴作品。
肖邦圆舞曲一向以优美、高雅、华丽而著称,但由于节奏变化复杂,因而并不适于实际的舞蹈。在属于第二大类的抒情诗式的圆舞曲中,往往可以发现类似玛祖卡舞曲般的节奏,这是由于肖邦始终保持着浓厚的斯拉夫民族情调的缘故。肖邦的圆舞曲在演奏技巧上相对比较简单,内容也较为通俗易懂,所以为一般人所喜爱。
肖邦一生中总共创作了21首圆舞曲,从表达形式上来说可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把实际的舞蹈加以理想化的作品,另一类则为圆舞曲形式的抒情诗。如:《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降D大调“小狗”圆舞曲》属等作品属于前一种类型,而《升c小调圆舞曲》等作品属于后一类。
肖邦创作的圆舞曲别树一帜,它不同于当时流行的社交性舞会圆舞曲,而是供音乐会欣赏的钢琴小品。这些乐曲在保持舞蹈的节奏、律动,音乐特点和风格特征的前提下,在性质、速度和节奏等方面比社交性的圆舞曲更灵活、更多样,曲式也有所突破。甜蜜的柔情和风趣的卖俏,也贯穿在这种圆舞曲之中。人们称之为“音乐会圆舞曲”。
◆ 专辑曲目 ◆
01、 降E大调 OP.18 作于1831年,最华丽,最轻快的一首圆舞曲
02、 降A大调 OP.34.1 衣裙犹如随着舞蹈圆圆鼓鼓滴掀起
03、 a小调 OP.34.2 一首犹豫、内向滴圆舞曲
04、 F大调 OP.34.3 犹如在键盘上跳来跳去滴小熊
05、 降A大调 OP.42. 诗一般滴舞蹈
06、降D大调 OP.64.1 一只追逐着自己尾巴而转着滴淘气小狗
07、 升C小调 OP.64.2 悲叹、忧郁、夹杂着焦躁不安
08、 降A大调 OP.64.3 充满明朗和喜悦
09、降A大调 OP.69.1 饱含忧郁滴回忆。 作于1835年
10、 d小调 OP.69.2 主题极为感伤。作于1829年
11、降 G大调 OP.70.1 跳跃滴音形加优雅滴旋律。作于1835年。
12、 f小调 OP.70.2 非常单纯滴两段体。作于1841年
13、 降D大调 OP.70.3 为思念初恋情人而作
14 F大调 OP.

01、 降E大调 OP.18 作于1831年,最华丽,最轻快的一首圆舞曲 .
肖邦作于1831年,是一首高技巧、华丽、辉煌而热烈的音乐会圆舞曲,舒曼说本曲是肖邦“身心都在跳动的圆舞曲”。乐曲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急板,一开始是4小节用同音反复的引子,节奏性很强,宛如号角齐鸣,带有辉煌的色彩。紧接着出现的圆舞曲主题热情奔放,充满了生命活力。第二部分运用大跳的音程和导音式的半音上行等表现手法,旋律舒展畅达,表现了华丽明朗的色彩。第三部分有大量休止符,使活泼的旋律带有灵巧细腻的特点。第四部分半音进行得音调甜美舒畅,温柔抒情。第五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最后重现各主题片段,音乐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01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190660118.mp3
02、 降A大调 华丽圆舞曲Op.34-1 作于1838年。
衣裙犹如随着舞蹈圆圆鼓鼓滴掀起肖邦作品34号包含有3首“华丽圆舞曲”。这首圆舞曲由四段及序奏、尾声组成,序奏速度很快,第一主题有回转的运动感,第二段中仿佛能看到衣裙随着舞蹈团团掀起,第三主题雄壮威武,第四主题非常迷人,最后的尾声是光辉而灿烂的。
02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190660214.mp3
03、 a小调 OP.34.2 一首犹豫、内向滴圆舞曲
a小调华丽圆舞曲Op.34-2 据肖邦的学生说,肖邦自称这首圆舞曲为“忧郁圆舞曲”。乐曲一开始即以像风笛吹奏似的低音长音为背景,在内声部出现一首悠长的旋律。全曲在优雅的情形下隐藏着忧郁,并具有斯拉夫民族的民间风格。据传,肖邦在巴黎的乐谱店偶遇钢琴家赫拉正在购买他的圆舞曲乐谱,肖邦问他最喜欢哪一首,赫拉回答:“都喜欢,但最喜欢这首a小调。 ”肖邦非常高兴地表示"我也是",并当即请钢琴家吃饭。
03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190660330.mp3
04、 F大调 OP.34.3 犹如在键盘上跳来跳去滴小熊F大调华丽圆舞曲
此曲因为第三段旋律的各个音都使用了装饰音,上升的形态很像小猫跳来跳去,就被后人命名为《小猫圆舞曲》。这是一首非常轻快活泼,充满热情的圆舞曲。在强有力的16 小节序奏后,圆舞曲分做四段呈现,最后是尾声。
04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190660409.mp3
05、 降A大调 OP.42. 诗一般滴舞蹈 。
有人认为这是肖邦圆舞曲中最杰出的作品。乐曲在圆舞曲节奏音型的伴奏下,创造出许多性格各异的主题旋律,相互对比,就像一束五彩缤纷的鲜花。其中一个快速流动的华丽主题,先后出现六次,听起来像一首回旋曲。 在8小节持续音的序奏之后,呈示第一段的主旋律,这是用两拍子的节奏,以三拍子的伴奏来组合而构成的。第二段是急速的运动,有灿烂而激动的冲动。第三段出现新的旋律,第四段是将新旋律以小调呈现。之后是这些旋律的反复,最后的尾声被认为是肖邦圆舞曲中最优异的尾声。
05、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190660469.mp3
06、降D大调 OP.64.1 一只追逐着自己尾巴而转着滴淘气小狗
肖邦的作品64中包括3首圆舞曲,是肖邦在世时最后发表的圆舞曲。这首圆舞曲又被称为《一分钟圆舞曲》,肖邦的情人乔治•桑养着一只小狗,它经常喜欢飞快地旋转着追逐自己的尾巴,乔治•桑请肖邦把小狗的这个可爱的动态用音乐表现出来,于是肖邦写成此曲。乐曲篇幅短小,速度迅急,一气呵成。4小节的引子之后,在圆舞曲节奏的伴奏下呈示带有旋转感的主题。这一旋转的旋律线不断反复,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调皮的小狗团团旋转的动态。接着,乐曲出现了甜美抒情的中间部主题,轻松而悠闲,最后再现旋转不停的开头部分。
06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190660523.mp3
07、 升C小调 OP.64.2 悲叹、忧郁、夹杂着焦躁不安
这是肖邦在去世前两年创作的,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其节奏近似波兰的玛祖卡舞曲,是一首典型的圆舞曲抒情诗。乐曲用三段体写成,一开始便是洋溢着悲难的主题。接着是急速的运动,它不具有那种华丽的性格,而是一支软弱而没有生气的旋律。中段转为降 D大调,情绪明朗了一些,但是很快又出现忧郁的气氛。在回旋运动之后,反复开始的主旋律,乐曲在焦躁不安中结束。
07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190660587.mp3
08、 降A大调 OP.64.3 充满明朗和喜悦
这首圆舞曲由三段体构成,充满了明朗的喜悦及祝福,旋律非常优美。这首圆舞曲多次转调,在肖邦的圆舞曲中属于少见的由多调性构成的乐曲。第三段再现第一段,最后是短小的结尾。
08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190660856.mp3
09、降A大调 OP.69.1 饱含忧郁滴回忆。 作于1835年
这首以“离别”著称的圆舞曲,有一段轶事:1835年,肖邦从巴黎到德国德累斯顿时,与童年时代的好友玛丽亚小姐相遇。这是的玛丽亚已是一个美丽热情的少女,不论是钢琴、声乐还是作曲,都有相当的基础。他们追忆往事,不禁互相倾慕,产生了真挚的爱情。后因家庭之故,玛丽亚最终拒绝了肖邦的求婚。离别时,肖邦为玛丽亚写下了这首圆舞曲,并在乐谱扉页上亲笔题了“离别”字样,乐曲因此而得名。为了回忆这段美好而甜蜜的往事,肖邦将它珍藏在身边,在生前一直没有发表此曲。 乐曲的旋律优美,极富有魅力,并有着忧郁、忧愁的回忆。乐曲采用三部曲式,降A大调,慢板。从弱拍开始模进下行的主要主题,委婉深沉,如同一首情真意切的恋歌,蕴藏着无限的爱慕和思恋之情。这一甜蜜的旋律经发展渐渐变得富有激情,随后,在降E大调上呈示运用变音的半音进行和大跳音程后下行的曲调,使乐曲情绪更为激动,表现了肖邦对往事的深切怀念。中间部分转回原调,奏出略含伤感的中间部主题。这个主题的旋律起伏较大,但仍保持着真诚的抒情特点,其婉转如歌的曲调,使人感觉到离别的忧伤和悲凉。最后,乐曲简单地再现第一部分,结束了这首缠绵悱恻的圆舞曲。
09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190660951.mp
10、 d小调 OP.69.2 主题极为感伤。作于1829年
1829年肖邦创作此曲时才19岁,当时他对巴黎还非常不熟悉,思乡的情绪弥漫在乐曲中,全曲到处出现伤感,有非常明显的玛祖卡风格。
10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190661071.mp3
11、降 G大调 OP.70.1 跳跃滴音形加优雅滴旋律。作于1835年。
肖邦作品70号包括3首圆舞曲,这是演奏技巧相当难的华丽的小品。由三部曲式构成。
11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190661141.mp3
12、 f小调 OP.70.2 非常单纯滴两段体。作于1841年
(遗作)乐曲的构成较为单纯,形式简洁,旋律非常优美,其中又充满了伤感。
12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190662395.mp3
13、 降D大调 OP.70.3 为思念初恋情人而作
(遗作) 1829年10月3日,肖邦在给好友渥吉科夫斯基的信上说:“现在将我为思念情人于今晨写成的圆舞曲送给你。请注意有记号的地方,此事除了你无人知道。如果我能为你弹奏这首新作品,真不知该有多么愉快呀!”信中所说的情人,是肖邦年轻是在华沙的初恋情人康丝坦雅•格拉德科斯卡。这首乐曲充满了憧憬青春的甜蜜。
13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190662465.mp3
14 E小调 OP. (无编号)
14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190662621.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