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娘曲》是在该剧第三幕,当剧中主要人物高维汉在战争中负伤后,他的情人梅娘违背父母的意愿,只身从南洋赶回祖国,看到自己的心上人因受伤而昏迷不醒时,抑制不住内心的痛苦所唱的一首歌曲。梅娘是一位出生于南洋富商的女学生,她的遭遇不同于一般劳动妇女。她的痛苦主要来自于家庭的封建束缚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要准确地刻画好梅娘的这个形象,必须在这样一首短小的歌曲中,把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勾画出来。聂耳在这首歌曲中,对于梅娘这个人物的形象的刻画是很成功的。
这首歌采用乐段结构的分节歌形式。开始的乐句是弱拍起,一声“哥哥”,亲切、深情,简练而又准确地表现了梅娘见到昏迷不醒的情人时,内心充满的痛苦与爱恋的心情。接着是叙事性的,梅娘力图以回忆他们在南洋时的生活情景,唤起自己情人的记忆力。但是,她的情人终究因伤势过重而“已经不认得我了”。这首歌曲的鲜明特色是:一、音乐语言与歌词配合得非常紧密,几乎唱与说完全是一回事。二、三段歌词的每一个结尾乐句,为了表现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变化的需要都作了不同的处理:第一个结尾句表现梅娘沉浸在幸福的回忆里,第二个结尾乐句表现梅娘面对痛苦的现实而又抱着期待所交织成的内心惆怅,第三个结尾乐句表现梅娘控制不住自己的失望而痛苦地抽泣起来。三个不同的结尾乐句将人物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一步步地、层次分明地作了细致的刻画。三、成功地运用了戏剧音乐中常用的朗诵式的音调,“但是”的重复,加深了梅娘内心思想感情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