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21hifi.com/cdhifi/dvd/20020109/02.htm
DONIZETTI L'ELISIR D'AMORE(董尼才第“爱情灵药”)
「难以想象疯狂也可以这样优美!」一位朋友在听过加叶塔诺.董尼才第的名歌剧「拉美默的露奇亚」中女主角露奇亚的疯狂场景后,有如上感叹。的确,在十九世纪初意大利美声歌剧(Bel Canto)传统中,董尼才第踵继罗西尼,是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旋律制造机与人声魔法师。他的音乐不但有着罗氏优雅的音乐线条,其戏剧性场景的美学塑造,更在早期威尔第的作品中得到呼应。董尼才第1797生于意大利北境的小邦贝加摩。
他小时参加巴伐利亚歌剧家梅尔的教堂诗班,而后在波隆纳的音乐学校接受扎实的对位与和声训练。由于父亲的希望,董尼才第早年创作不少教会音乐,但随即转向剧院音乐,在拿波里开展其职业生涯。之后十二年间,董尼才第写出三十一部歌剧,但并未奏功,直到 1830年他推出「英宫三部曲」第一部「安娜.波列纳」,在米兰首演。此剧不但让他在国内一战成名,而且也奠定其开拓国际市场的基础。
1840时,董尼才第因歌剧「殉教者」遭宗教理由禁演而移居法国,此后活跃巴黎乐坛,写出包括「联队之花」、「宠姬」与「巴斯瓜雷先生」的不少佳构,直到他因病回乡,无法继续创作为止。五年后董尼才第病逝于家乡的疗养院,享年五十一岁。董尼才第是意大利蓬勃发展的大众音乐文化的典型。在约二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共谱出七十五部歌剧,平均每三个月就得有一部!传言有次董氏被问起他是否相信罗西尼可以在十三天完成名作「赛维亚的理发师」,他只应一句:「为何不可能?他这么懒!」虽然这些歌剧必须在时间压力下完成,但不意味它们都品质粗劣。
由于在当时歌剧创作是团队作业,作曲家往往有其它艺术家,如专业作词者与熟悉作曲家风格的演唱家配合,总的来说水准并不差。例如董氏最出名的喜剧剧目「爱情灵药」,就是在米兰跟名歌剧剧本作家罗马尼所合作的,从牵约到演出只花了两个星期!此剧推出后大受欢迎,连演三十余场,剧中男主角涅默利诺的「多美丽!多可爱!」与「一滴情泪」,与走方郎中的「看看我卖的灵药」等,都是脍炙人口,永难忘怀的歌曲。歌剧爱好者也许会将董尼才第和同时的美声作曲家贝里尼加以比较。一般说来,两人都善于营造优美旋律,但董氏更善于线条的经营与装饰;而在管弦乐的编配上,贝氏则较董氏更为用心,在前奏与间奏中尤为明显。但以上差异并无损于董氏与贝氏在歌剧史上的应有地位。在二十世纪中期美声演唱家的努力下,董尼才第的音乐得以在被威尔第的风采遮盖近百年后重现天日。而透过有声资料,爱乐者也方能从这些重新登场的剧目中,一窥歌剧黄金时代的意大利,其音乐与大众生活的一种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