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の器-宿命协奏曲 (图)

来源: 2006-08-30 12:15:03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千住明 ピアノ協奏曲「宿命」第一楽章 11:59 电影《砂の器》是自角川书店的出版物影视化商法出击以来第一部公认的超越原作的作品,这种超越通常是不可能的,即使在多媒体合作早已泛滥成灾的今天也鲜见其例,《砂の器》能在松本清张大师级原作的基础实现超越就更是难能可贵。而使这一超越成为现实的,一半以上都要归功于年轻的天才作曲家菅野光亮为电影创作的钢琴协奏曲《宿命》。与《砂の器》差不多同期引进的松本清张后辈森村诚一原著的《人证》不同的是,虽然两部作品都是经典并且难分仲伯,但《人证》因为一首更易于传唱的《草帽歌》比《砂の器》给更多的中国人留下了印象。可这并不是说《砂の器》的音乐不好,恰恰相反,正是《宿命》使《砂の器》具有了加倍的强烈震撼人心的力量。至今回忆起这部电影,最难忘的就是它的音乐。故事中主人公和贺英良是一名作曲家,他尽管才华横溢,但出身低微从小受尽歧视,为了在等级壁垒森严的社会里出人头地,为了斩断自己的过去,和贺狠心杀死了有恩于已的养父,之后又抛弃了他的恋人。故事中的主线是警官的破案过程,暗线是和贺的人生以及他的钢琴协奏曲《宿命》的渐渐完成。最后案情真相大白,今西和吉村警官前往音乐厅逮捕正在演出的作曲家,辉煌的舞台上和贺忘我地演奏着《宿命》,幼时痛苦不堪受尽屈辱的经历一幕幕闪回,将电影推向了高潮。由两个乐章构成的《宿命》,一面表现了和贺在奋斗中逐渐走向成功,一面表现了他被迫犯罪最终步向毁灭,完美地表现了沙器深刻的主题。   菅野光亮生于1939年,毕业于日本第一的音乐和绘画专门高等学府——东京艺术大学作曲系,还在学校时他就获得了NHK毎日音乐大赛的作曲赏(日本最有影响力的古典音乐新人赏)。而他会被《砂の器》的音乐制作芥川也村志相中,则是因为他在日本的香颂殿堂——传说中的“銀巴黎”音乐茶座的伴奏经历与和贺英良的钢琴家、作曲家身份异常的相契。创作《宿命》时菅野只有35岁,一举成名后菅野一面继续他热爱的在銀巴黎舞台的演奏,一面为又为不少电影创作的原声音乐,其中最有名的是1981年出品的《魔界转生》(81版主演千叶真一、泽田研二,特别是泽田妖魅十足的表演比03年当红偶像洼冢洋介主演的好出许多)。但让人惋惜的是,菅野光亮于1983年因病突然去逝,享年44岁。他的《宿命》与銀巴黎一起从此成为无数人追忆的传说。 茫茫海边,沙滩上躺着一截枯木,上面放着几个用沙砾糅合成的形状——砂器,那形状,也说不清像什么,恍惚着,倒有些像人类的心脏。一个孩子,小心翼翼的塑造着他的梦想,把那虚散的细沙,一点一点糅合成自己心目中的形状。然而,风雨袭来,那砂器便裂开了,心也裂开了,细沙从伤痕中滑落,血一样。   人的心是如此脆弱,塑造它的代价,便是承受它的幻灭。 -----文字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