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转贴的对他的歌的评论(图)

后记:去年买到了原版《南下列车》,粗糙的再生纸包装盒,随便用粗笔涂抹的“贫穷音乐”标记,就像刚刚涂上去的,仿佛不小心就会弄花。一张小胶条上印着刘铮留着长发的照片,看起来好像要比《到底我要等到什么时候》封面上困惑地挣出抬头纹的那个人还要苍老,那时照片上的刘铮有着更多鲜活的气息。没有像以前那样刻意去听,就随意地边播放边做点别的什么,有时候走了神,有时候又突然被某种情绪吸引,就这样听了一遍又一遍。听来听去留下印象的还是开场的《变色龙》和《南下列车》,那嘶哑的挣扎带有更多当年刘铮的留给我的那种感觉——生命是一连串的创痛和不堪重负的疲惫,无法追回的昨日黄花过眼云烟,无法云淡风轻的现在和以后。即便这样,我也很难像以前那样喜欢得不行,一首歌一张专辑还可以承载多少回忆,现在的我常常怀疑。)
刘铮《南下列车》(滚石/1994/原版)
★★★★
【相关乐评】
风在呼啸,列车在逃
你的拥抱,已握不着
执着音乐,自寻煎熬
风在呼啸,列车在逃
何不绕道,也许更好
在我心中,有种骄傲
请听我说,人生的苦,未来更多,我不在乎
经历多年的风雨历程,你是否还能说出"执着音乐,我不在乎"。岁月是最厉害的锉,它会慢慢磨平的一切,包括愤怒与感动。但有些人是不会改变的,岁月在他们身上只会象酒,越久越淳,越久越能醉人。
初识刘铮是在少不更事的年代,当时在他的引进版磁带中打着金曲排行榜冠军的宣传口号(真奇怪这盘磁带是90年4月登上台湾金曲排行榜冠军的,很快就有了引进版,在当时真不可思议)。说实话开始对这盘磁带印象不佳,刘铮那撕裂沙哑的嗓子让我真的接受了一次考验,不假思索就扔在一边。年轻时总不能接受太真实的声音。
后来一位喜欢大佑的朋友强力向我推荐刘铮的"没有人知道我看到彩虹"。他说他非常喜欢这首歌。"没有人知道我看到彩虹,就在台北城市的灰色天空",城市永远代表着高速发展与人性冷漠的双重矛盾;灰色的不是天空,而是人心。"有个小孩纯真无邪的笑容,用他小小的手牵起一道人间彩虹" 孩子代表着希望,心中有了彩虹,天空不再是灰色,心中有了希望,感动也就由此而来了。我也被他打动了,从此坠入刘铮的音乐。
我想恐怕许多人象我一样把那盘带子都听烂了,几乎每一首都耳熟能详,但刘铮也如惊鸿一瞥,不再有信息。直到95年音像世界把刘铮的《南下列车》评为去年的十佳,我才重新有了他的消息。我一直记得当时阿瑟的评价,"从外到里让人爱不释手,他的音乐孤高而又落寞,真切而又直接,显示的是一种独特的气质"'。
拿到《南下列车》时,它的包装是那么的简单,甚至是简陋,只有一个牛皮纸盒子,而它带给我的却是被人们称作音乐的那东西。台湾南部与北部的繁华与发达不同,是更乡村化的,也更朴素,也许乘坐《南下列车》的刘铮也希望他的音乐有着纯朴的本质。
都市丛林的伪善;岁月的蹉跎;生活的压力;心中不变的音乐信念构成了这张专辑最迷人的部分。当他重新演绎了以前的作品"如果我真的爱过你",我惊异的发现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刻痕让这首歌更令人陶醉,一股无言的感动涌到心头。而我相信刘铮录这首歌的时候,所有人都醉了也包括他自己,因为我听见了他心中的歌唱。而当他在"我这样的男人"中唱到"有一天你不会在年轻,会有自己的家庭,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忍受别人给你的压力"时,我知道他的心会和我一样的痛。
凝视着封面,上面写着"如果你过得很舒服,那么你不会喜欢刘铮的音乐-贫穷音乐",我相信贫穷的不是音乐,是你我日渐麻木的心。
本名:刘铮
艺名:刘铮
英文名:James
生日:4月22日
星座:金牛座
血型:B型
身高:175公分
专辑:1990年3月,第一张专辑《到底我要等到什么时候》1992年1月,第二张专辑《摇滚太保》1994年8月,第三张专辑《南下列车
刘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台湾民谣歌手,如果你听过他的歌,一定会被他的歌所打动,虽然他的嗓音和罗大佑一样的破,但他的歌声率真、自然、真挚,歌曲则体现出一种对台湾地层社会的强烈的人文关注,这一切,确立了刘铮在台湾民谣乐坛上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