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暗魂,送上一曲柴可夫斯基的鞭子以示谢意!!

回答: 哪位方便请帮帮忙翻译一首歌词入梦2005-08-05 02:48:11

柴科夫斯基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作于1878年。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与贝多芬的D大调、门德尔松的e小调、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这首乐曲的特色不但充分发挥了主奏小提琴绚烂的近代演奏技巧,展开了色彩丰富的管弦乐,造出了比以往的小提琴协奏曲更新鲜的韵味,而且用他含有俄国民谣的地方色彩,独特的充满哀愁的优美旋律,作成了格调新颖、独特的作品。
由于这首乐曲是柴科夫斯基受到了拉罗作曲的《西班牙交响曲》的激发而作的,所以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两者之间有着共通的构想。这部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部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气息的作品,它歌唱青春,歌唱生命,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这首乐曲当初相当不受世人欢迎,然而历史最终证明这是一首绝无仅有的音乐杰作,在音乐舞台上久演不衰,成为许多著名小提琴家的保留曲目。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D大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规模宏大的第一乐章表现了生活的乐趣。具有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宽广气息和明朗悠扬的诗意。其主部主题具有动人的歌唱性,体现了俄罗斯歌曲宽广动人的气息,仿佛在歌唱青春、生命和大自然
  第二乐章,短歌,行板,g小调,3/4拍,三段体。其沉思般的抒情,被称为“小抒情曲”。主要旋律真挚动人,略带伤感。仿佛从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歌声,使人嗅到了大自然清新的气息。
  第三乐章,终曲,活泼的快板,D大调,2/4拍子,回旋奏鸣曲形式。主题令人有俄国风激烈地敲击之感,是属于俄国民俗舞曲特雷巴克的一种。以很强的节奏,快活地进行,宛如一幅人民欢庆节日的图画 [
编者:因为此作品的难度之非常,使得当时的演奏者望而却步。看过作品的乐谱后,都说那是“用鞭子抽打出来的声音”,就是一直无人敢问津此曲,直到多年后直到另一位小提琴家(Adolf Brodsky) 同意姑且一试时才得以公开於世。1881年12月全曲由Adolf Brodsky在维也纳爱乐交响乐团中首次演奏此曲。不料恶评旋踵而至;当时维也纳评论界泰斗Eduard Hanslick 曾说:「听众可以看到小提琴已非在演奏,它在猛拉後支离破碎,反弹而将演奏者打得鼻青脸肿。」柴氏至此再度陷入低潮,然而Brodsky 不为所屈、继续在莫斯科和伦敦演奏此曲。他的坚忍不但赢得柴氏的感激,也使这首杰作得以获得世人的接纳。不过Auer也赢得柴氏的谅解,在独奏部分略作修正,而成为今天的标准版本。此曲可谓是厄运重重]

所有跟帖: 

还有那位朋友送给你柴可夫斯基的鞭子,手动播放器 -入梦- 给 入梦 发送悄悄话 (34 bytes) () 08/05/2005 postreply 10:11:29

:) 谢谢! 欣赏中, -暗魂- 给 暗魂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06/2005 postreply 04:58:3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