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买花姑娘》音乐与《Oh, My Darling Clementine》的相似性,以及《新年好》歌曲



原歌曲 《Oh, My Darling Clementine》 在中国叫 《新年好》。              




====================================================================================

此文来自网页:

《卖花姑娘》与《Clementine》的相似性   -  作者 瓦尔特7799

最近朝鲜歌剧《卖花姑娘》又到中国来演出了。很多上了点年纪的人在怀旧的氛围中重温着当年的那份感动,更有人拿咱们中国的红色经典《红色娘子军》与之相提并论。我不怀疑《卖花姑娘》整体上的艺术感染力,而且无论当年还是现在,我听到《卖花姑娘》的时候都会被感动。但是,被感动是一回事,客观地进行音乐分析是另一回事。因为感动而必然熟悉,因为熟悉而必然对与之相似的音乐素材高度敏感。当70年代末改革开放起步的时候,我听到了一首据说创作于十九世纪的美国歌曲《Clementine》(其歌词有几句是“Oh my darling, oh my darling, oh my darling Clementine……”,相信很多人都熟悉)。这首歌曲让人无法不想到《卖花姑娘》的主题音乐,太相似了。一首歌剧的主题歌是它的音乐上的灵魂,而恰恰《卖花姑娘》的主题歌与《Clementine》有着高度的相似性,这就从基础上动摇了《卖花姑娘》音乐的原创性。

把两首曲调都调整到相同的首调、相同的速度,去掉重复、变奏和装饰,对曲谱主干进行对比,可以定量地分析两首曲调的相似性。我的比较分析结论为:

 

(1)两首曲调的拍号和节奏型完全一致。

 

(2)由于节奏型完全一致,我们可以对音符进行一对一的对比。以四分音符为一个时值单位,音符相同的,对其时值进行累计,最后统计对应相同音符占总时值的比例为11/24,约等于45.83%。

 

如果节奏型权重为30%,音符权重为70%的话,那么两首曲调的加权相似度为62.08%。

 

如果不仅对完全相同的音符、同时也对相同和弦的内音进行累计,统计结果远高于这个结果,这说明如果不仅考虑旋律的进行,同时还考虑和声的进行的话,二者的相似程度还要更高。

 

当然,根据史料记载,《Clementine》出现不晚于1880年,到《卖花姑娘》出来,估计已经没有了版权问题,但是《卖花姑娘》的音乐基调是借用《Clementine》的,这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