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贝多芬第17钢琴奏鸣曲《暴风雨》的第三乐章,由钢琴大师肯普夫演奏。
贝多芬第17奏鸣曲,作品31之2。也就是《暴风雨奏鸣曲》,完成于1802年。是贝多芬最富有美妙诗趣的灵感作品。这首富有强有力和鲜明内容的奏鸣曲,充满了成熟性的音乐风格和浪漫主义精神,代表了贝多芬的作曲原则和创作成就。
1802年正是贝多芬精神危机最严重的时刻,也是其生涯中最痛苦的一年,在该年所写的遗书中,反映出贝多芬被绝望的耳病侵袭,面临精神与肉体难以忍受的打击后那悲剧般的宿命观,然而,贝多芬并没有丧失勇气,仍然以坚韧的意志进行工作。《暴风雨奏鸣曲》是基于灵活而复杂的心理描写,它的性质热情、狂暴、悲怆,但标题并非贝多芬亲自题写。当时有人问贝多芬这部作品的内容是什么,贝多芬回答说:“请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暴风雨奏鸣曲》的名字由此而来。
《暴风雨奏鸣曲》全曲充满着奇异的、灰暗的紧迫感,各乐章在结构上虽然多少有些差异,但都严守着奏鸣曲式,并富于幻想意味。第三乐章是急促和不安的,但具有更多的客观性。这个末乐章是小快板,是个非常优美的终曲。由川流不息的快速十六分音符的音流组成,仿佛描绘了衣一幅轻快飞翔的图画,自始至终充满了温柔与爱的感情,这个乐章的美是虚幻的美,展示出贝多芬所追求的梦的世界。
乐章的主要主题由急速的音流组成,充满了一往无前的精力,副主题明显地体现了民歌的音调。主题的每一小乐节的结尾音都要轻柔的提起,手腕带起来。第43小节副主题在a小调上出现,沉溺在幻想的心境里,这个主题是紧张激动的。庞大的展开部巧妙的运用明暗的色彩层次,较多的使用离调,是感情的状态达到极限,狂热的风暴猛烈地向前冲进。215小节进入再现部,结尾在人们心中留下明净的悲哀痕迹,停留着一股前进的力量。
(文字来自网络)
_(u) _(u) _(u)
【古典】贝多芬第17钢琴奏鸣曲《暴风雨》
所有跟帖:
•
頂DooDoo兄弟介紹的古典音乐. Thks!
-TyHongAu-
♂
(0 bytes)
()
03/12/2008 postreply
12:11:19
•
顶!
-纸纸-
♀
(0 bytes)
()
03/12/2008 postreply
12:14:10
•
久违威廉-肯普夫,钢琴声象一阵又一阵的风雨。谢谢。
-johnz002-
♂
(0 bytes)
()
03/12/2008 postreply
12:48:43
•
《暴风雨》,美妙!谢谢DooDoo。
-法国薰衣草-
♀
(46 bytes)
()
03/12/2008 postreply
13:19:45
•
经典多多~!
-秋凉~-
♂
(0 bytes)
()
03/12/2008 postreply
13:50:56
•
DooDoo古典真多!
-一程歌-
♂
(0 bytes)
()
03/12/2008 postreply
14:18:29
•
这里刚过去。:)
-葳蕤-
♀
(0 bytes)
()
03/12/2008 postreply
14:31:22
•
顶DooDoo的经典音乐和介绍~!
-lili~-
♀
(0 bytes)
()
03/12/2008 postreply
17: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