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恒为常,应该是汉代的事。但文义如果能贯通,则咬嚼文字差别意义不大。

来源: 2018-10-08 14:55:22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这种攀附字义而不顾文义,把老子思想与仁义对立起来的读法,在当代学者中颇有典型性。比如庞朴一九八三年的文章就这样说:“。。。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第十九章)

这便是一条典型的道家反儒宣言;它所要求弃绝的,正是儒家所力求奉行的。其中的圣和智,是儒家所倡导的理性主义;仁和义,是儒家思想的基本核心;巧和利,则是儒家所谓的"正德、利用、厚生"三德之一。现在道家却斥之为万恶之源,必欲斩尽杀绝而后已;两家的差距和对立,可以想见一斑。。。。今本《老子》倡言"绝圣",本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家之意。而简本原非绝圣,而是"弃辩",则显然不是冲着儒家去的。

这是典型的为文字所戏。如果贯通老子文义,根本不需要考察版本用词差异,就可以明白老子对仁义的态度不是否定,而只是对刻意作为,昧失自然状态进行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