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理。 但我觉得最后一句是转了的~~~

来源: 2010-06-25 02:50:13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也是点睛之笔。开始文字嬉戏感强,粗笔入,对仗,每句前后有对比(雅字/俗念,春风/苦心),后两句突然升华,引起美感和代入感(别笑话俺在网上涂鸦弄文看似情无寄托处哈,天涯明月有知音)。不读完不会知道这样收笔。这首我也力图求变(最早 一堆雅字压俗念 的压更把 堆 显得重,满面春风藏愁心的藏也有点意思,改前改后,主要特色还是“自然风趣”吧。

你看 此文所列三首名诗,翻来复去也是说一个意思,杜写逢友,李写回家(发配途中被释),第三首杜写草堂之冬,窗外小景。

你别小看李白那首转的不多,其优点除了你说的写了几个景致,更在于他明写景,言外之意是表达重压释放后万分激动,轻松欢快的心情。

我读诗歌主要先体会文字的诗意,然后读言外之意。两个黄鹂那首,看似只是写景,但透露出杜甫对草堂的喜爱,心情不错,和意欲出远门的打算(“门泊东吴万里船”)。

你这么说后,我觉得堆字不可改了,粗笔入,雅笔转,多一些趣味变化感。 这首还有一个缺点,比较直写,少曲笔。但若求潇洒自然,就不得不少些弯弯转转,哈哈。李白写“与君同销万古愁”也是直写,直写而又有强烈诗意, 我觉得那是李白过人之处。

思思看来挺懂诗的,露两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