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主要还是靠信念, 他反复念<<为人民服务>>那段就说明这个了,

来源: 2009-05-04 08:56:21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那是他人生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 当然首先是因为爱情, 爱人牺牲以后为了抚平创伤, 寻求心理上的支撑点. 但是一遍一遍念了>以后, 明显看出来他有一个信念上的升华. 这个片段也很真实. 因为那篇>在当时确实是影响很大的, 现在我们读起来好象觉得很左很教条, 但是当时的社会上根本没有那种高度的思想, 所以那篇文章一出来, 有人说, 是有划时代意义的. 所以当时作为一个小知识分子的余则成, 突然间接触到那样一种思想, 对他的冲击很大.

事实上, 长期从事敌后工作的那些人, 如果没有信念的支撑, 是做不下去的, 最后就会成为象站长那样的人, 什么都看淡了, 就自己捞钱最实际... 还有一个李崖其实也是个有信念的人, 只不过信的东西不一样, 他也比较轴, 所以他也能在"敌后"一直潜伏了那么久, 而且是从来没有被启用的状态下. 最后也是为了他的信念付出生命.

象这样的人, 我觉得他们的一生真的是bigger than life. 和平时代的人看战争年代的自我牺牲都觉得很无谓, 但正是一个时代推翻另一个时代这样的大的历史变迁才是社会前进的大跨越. 毕竟, 总是先进的取代落后的, 适合的取代不适合的, 这个从哲学上来讲是永恒的真理. 当然,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 曾经进步的也会变为落后, 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也是永恒的真理. 如果能在车轮滚滚的时刻有幸为推车出了一把力, 无论从什么年代看起来, 都是值得骄傲的吧.